解读艾丽斯·沃克作品中的妇女主义

2009-07-24 08:51马玉梅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艾丽斯沃克

关键词:艾丽斯·沃克 妇女主义 爱与救赎

摘 要:艾丽斯·沃克在其小说和文学评论中提出的“妇女主义”概念受到美国黑人权力运动和妇女运动的深刻影响,同时又是对这两大运动思想体系的一种反叛。以爱与救赎为灵魂的妇女主义思想始终贯穿于沃克的艺术创作,而尤以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紫颜色》为杰出代表。妇女主义是解读沃克不可或缺的金钥匙,妇女主义批评也成为当代美国文学文化批评中不可忽视的少数话语。

引言

在当代美国文坛史上,艾利斯·沃克(AliceWalker)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与文学评论家之一。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艾利斯·沃克一直坚持弘扬爱与拯救这样一个主旋律。她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她对美国黑人大众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种族平等的殷切呼吁。但是,她不仅同情整个黑人种族在美国社会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更关心存在于种族内部的严重的性别主义(sexism)问题。可以说,身为黑人女性的她关爱的第一对象便是她的黑人姐妹的生存状态,并且她把毕生都致力于为黑人妇女在男权社会中“寻找一间自己的屋子”,也因此被称为黑人女权主义者及“黑人妇女的辩护士和发言人”。在作品中,她无情地揭示了黑人男性对黑人女性的歧视与迫害,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致使她们成为艾利斯·沃克的《她们的眼睛望着上帝》(Their EyesWere Watching Gods, 1937)中老外婆对外孙女说的“世间的骡子”。正像另一位黑人女作家赫斯顿描绘的那样:“白人把包袱扔下,叫黑人捡起来,黑人捡了,因为他不得不这么做;但是他并不背着它走,他递给家里的女人。黑人妇女是世界的骡子。”①沃克在呈现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时,所设置矛盾的尖锐程度、所表达情感的强度,足以穿透任何一副冷石心肠。这种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借助一位愚昧的黑人女子作为叙事者以及书信体这一较独特的文本样式造就的。

一、蒙昧中的妇女

《紫颜色》(1982)中女主人公西丽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生活在暴力中,幼年时被继父强暴,后来又被像牲口似的卖给丈夫某某先生。结婚的当天就被丈夫的儿子打得头破血流。此后日复一日马不停蹄屋里屋外地为他干活,行动稍有怠慢就会导致某某先生的鞭抽或拳打脚踢。尽管白天已累得直不起腰,晚上却还要满足他的兽欲,她真的成了一头骡子,什么都可压在她背上,而她却一声都不能哼,否则便会招来更多的鞭笞。这些都深刻地揭露了黑人男女之间不平等状况的根源及其对整个黑人种族精神健康(spiritualwholeness)的损害,从而在美国黑人乃至整个社会之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沃克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恋爱与困境:黑人妇女的故事》(In Love and Trouble,1973)讲述了13位黑人妇女因恋爱而陷入的困境。著名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指出沃克在作品中“下意识地真诚地探索黑人妇女生活的面貌和恐惧”②。因为自身的性别和种族身份,使她们的人生无法逃避恐惧。《紫色》(1982)因其揭示了存在于黑人家庭内部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探究了黑人女性解放与发展这一独特的视角而一举获得美国图书界三项大奖:普利策文学图书奖、全国优秀图书奖和全国图书评论奖。沃克的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1998)深化了这一主题,并进一步阐释了其首创的妇女主义思想——两性和谐平等才是妇女走向真正解放的道路,才能实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完美。

二、新生中的妇女

艾丽斯·沃克出生在一个穷苦的佃户家庭,成长的年代适逢美国黑人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高涨时期。她是美国妇女运动的积极分子,曾担任妇女运动的喉舌《女士》杂志的编辑。童年的贫困生活和青年时期的政治运动经验,赋予她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使她视争取种族平等和妇女解放为己任,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③更为可贵的是沃克提出了“妇女主义”(womanism)这一精辟的思想概念,为苦难中的黑人妇女指出了一条自强、自救的道路。而她的小说也几乎全部涉及到了妇女主义,并且女主人公也多为妇女主义者。妇女主义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得到了美国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她们被沃克称为“美国最伟大的英雄”,因为她们“被难以想象地压迫着却从来没被给予表彰”③。这些所谓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们几个世纪来完全处于被压迫着不得出声的状态。妇女主义者沃克为之感到心痛,因此她呼吁她们说出来。正是由于艾丽斯·沃克能深切体会到黑人在白人主宰一切的社会中生存所承受的种种艰辛及种族歧视,所以她竭尽全力地想在作品中既表现一个白人中心社会中的黑人意识,又表现一个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抗争。

妇女主义出自于沃克独创的妇女主义者一词,面世于《紫颜色》(1982)轰动美国文坛后一年,在批评文集《寻找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othersGardens)的散文集扉页里沃克详细给出了她的妇女主义的定义④:

1. 来自于女人气(即“女孩子气”,亦即轻浮、不负责任、不严肃的反义词)。指一名黑人女性主义者或是有色妇女主义者。来自于黑人民间用语, 如母亲对女儿说:“你表现得女人气”,也就是说像一个女人。通常指刚毅、勇敢或倔强的行为。想知道的比别人要求的多,且更深刻,且对成年人的行为非常感兴趣。做事成熟老练的成年人。可以与另一个黑人民间用语“你想长大”相替换。

2. 也指一个热爱其他妇女的妇女,不论有否性含义。钟爱妇女文化,妇女情感的灵活性(将哭看成是笑的自然对等,并且同样尊重它们)和妇女的力量。有时也会爱上个别的男性,不论有否性含义。致力于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全民族的生存和精神完整。不是一个分裂主义者,除非有时为了心灵健康。传统上是一个普济主义者。

3. 热爱音乐、热爱舞蹈、热爱月亮、热爱精神、热爱爱情、热爱斗争、热爱人民、热爱自己。

4. 妇女主义者之于女性主义者犹如紫颜色之于淡紫颜色。⑤可以看出,关于妇女主义者的定义在形式上是反传统的,在话语表达方式上已经具有相当的颠覆性。而它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足以描绘出一种理论的轮廓,也就是以爱与拯救为灵魂的妇女主义思想。沃克不拘一格的定义揭示出妇女主义思想是一种成熟的以(黑人)妇女团结友爱为核心反对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不畏斗争、热爱生活,以实现包括(黑人)男性和女性在内的全民族生存和心灵完整为目的的思想或信仰。妇女主义不仅贯穿于沃克一生的艺术创作,也充分融汇在沃克现实生活中的激进主义。尽管妇女主义与女性主义似同出一辙,却有着自己独特而易被忽视的内涵。正是为了凸显黑人女性主义的特殊性,沃克才坚持自称为妇女主义者而不是黑人女性主义者。这种强调黑人女性主义特殊性并坚持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的黑人女性主义者其实不止沃克一人。女性主义常被认同为是以白人中产阶级妇女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而处于边缘之边缘的黑人女性主义者应设法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妇女主义正是黑人女性主义争取自身独立性的硕果。

三、走向自强的妇女

在人类历史中,黑人的命运是极度悲惨的,而黑人妇女因遭受种族歧视及夫权专制的双重压迫,命运更为糟糕,她们必须安分守己、百依百顺,为家庭牺牲自己的一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涌现出了很多女性主义的学派。“但它们只是反映了发达国家中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反对性别歧视的愿望,对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者,尤其是少数种族女性主义者来说,定义太狭隘了。”⑥于是,艾丽斯·沃克提出“妇女主义”的概念。在《紫颜色》中,西丽是沃克迄今为止所塑造的一个最丰满、最成熟的黑人新女性形象。沃克有关西丽的苦难生活的描写是相当详细的,唤起了广大读者对西丽的无限同情。但是,沃克真正的意图是让西丽在经历了苦难之后,能觉醒过来并加以抗争,为自己开辟一条辉煌的人生之路,追求到自己的幸福,从而与众不同。从爱到拯救是仅一步之遥乃至同步的行为。既然爱了就必须拯救,拯救那些历史上被埋没的黑人妇女的声音。伤痛在心,拯救也就始自心灵,包括那些行使男权特权而给女性带来伤痛的人。是他们不健全的心灵驱使他们犯下这样那样的恶行。沃克的第一个长篇《格兰治·开普兰的一生》(The Third Life of Grange Copeland, 1970)就是这样一个反映男主人公格兰治·开普兰心灵逐渐健全的故事。可以说,艾丽斯·沃克的妇女解放不仅意味着女人的解放,也意味着男人思想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解放。在《紫颜色》故事末尾,西丽的丈夫不但痛改前非,还变成一个能心平气和地陪西丽一起做针线活的和蔼小老头。他的改变是令人惊喜的,也说明男性能够摆脱男尊女卑的思想,与女性和平相处。鼓励黑人妇女勇于挑战男权,摆脱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并不意味着沃克提倡的是以女权取代男权统治。她真正的目的在于提倡两性达成和谐,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紫颜色》这部小说还塑造了一些具有妇女主义特征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西丽最爱的亲人——妹妹耐蒂,她是黑人知识妇女的代表,为了反抗继父及某某先生的淫威,她勇敢地孤身一人远走他乡,寻找自己的道路;竭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的索菲亚,使西丽看到婚姻生活中从没见识过的男女平等关系;帮助西丽成长的歌唱家莎格,是一个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的女人。可以说,莎格是作者心目中真正的妇女主义者,她以独立的经济和人格赢得独立的社会地位,不臣服于任何人,过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她帮助西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启发西丽正视自身的价值,使西丽明白给上帝写信是没用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为自己谋求幸福。正是在这些女性的影响和帮助下,西丽不再逆来顺受。她不但觉醒,而且奋起抗争,勇敢地离开家庭去寻找自我、寻找新的生活。而小说正是通过叙述这些勇敢的妇女在反抗男权、反抗压迫、寻找独立自我的斗争中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为黑人妇女在男权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指明了途径:黑人妇女只有在经济上取得独立,不再依附于任何男性,才能获得人格上的尊严和独立。团结一致,互助互爱,是她们摆脱男性的奴役和折磨的唯一出路。当我们看到当初那个可怜兮兮的黑人小姑娘、那个逆来顺受而又懦弱可欺的倒霉继母——西丽,竟敢与高高在上的丈夫争论辩理,竟然毫不犹豫地离家出走,竟能靠自己的力量闯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时,我们无不为她的勇气与成长欢欣鼓舞。西丽的成长体现了沃克的一贯主张:妇女只有自尊自立,才能自由自强。西丽的成功,也是对传统观念的一大打击,沃克不仅鼓励黑人妇女向旧观念挑战,还教导她们应奋力摆脱长期以来强加在自己身上的重重精神枷锁,进行自我救赎。她塑造的西丽—— 一个全新的黑人妇女形象,为黑人妇女反抗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结语

综上所述,沃克的妇女主义是一种较为符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妇女斗争特点的女权主义思想。它不仅关心黑人妇女所遭受的性别压迫,还关心整个黑人种族在美国社会受到的政治、经济和心理压迫,因此它强调整个黑人种族的心理健康,其最终目的是争取黑人男性和黑人女性在性别平等的前提下的大团结。无论作为一名地球人,还是一位极具使命感的作家,沃克都将妇女主义者所包含的爱与救赎的灵魂淋漓尽致地奉献给了她热爱的地球和人类。所以妇女主义成为解读沃克其人其作的金钥匙,妇女主义批评的提出和实践既是黑人女性主义的胜利,也给少数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因而成为当代美国文学文化批评领域中一片不可逾越的荒野。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马玉梅,河南师范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①Reginald Martin, Ishmael Reed and the New Black Aesthetic Critics[M] .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1988:5.

②Sharon Malinowski, ed. Black Writers[M].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1994.

③Alice Walker,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Wom-anist Prose[M].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3.

④刘戈,韩子满. 艾丽斯·沃克与妇女主义[J]. 郑州大学学报, 2004 (3):111- 114.

⑤Alice Walker.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Womanist Prose[M].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3.

⑥丁文. 奏响生命的乐章[J]. 国外文学, 1997:(4).

猜你喜欢
艾丽斯沃克
未来科幻城
卡戴珊助“模范囚犯”艾丽斯获释
快递爱情
世上最美丽的吻
世上最美丽的吻
琴缘(上)
笔友
78岁的笔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