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芳
摘 要: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
关键词: 中学数学 创新素质 培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因此,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内化、吸收和创新,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所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创新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古人云:“学贵知疑,小题则小进,大题则大进。”巴洛夫也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学生在课堂上只有遇到问题,才有主动求知的欲望。故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新旧知识之间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的内部矛盾,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进而呼唤学生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认识的内驱力,调动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想创新。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创新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兴趣对他们的学习尤为重要,是他们深入学习初中数学的重要动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科学登高,入室窥奥,努力探求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主要是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在此我提出几种做法,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①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就是逻辑推理整理而成的知识系统,这种系统以简驭繁,论证了几何内容的正确性。因此,我们要以逻辑美去吸引学生。②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分为若干章节,具有各个知识系统,在教学中这个庞大的网络内各部分知识之间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相互贯通、相互派生,表现为高度地和谐统一。例如:学完“四边形”一章,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种图形归纳出结构系统(略),结合结构图很自然地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和它们的相互关系融汇其中。从而使全章知识浓缩并系统化,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进而以结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使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一题多解是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变通性、灵活性、批判性的升华,同时学生也从一题多解的探索中体验到数学的美,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的各种手段,从不同侧面充分体现数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渴望知识达到孜孜以求的境界。
我还根据一些知识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章节小结、数学小窍门、思维方法的总结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总结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上。
三、鼓励大胆质疑,让学生勇于创新
疑能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需要,从而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活动也就应运而生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习惯,引导他们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第三册“米和厘米的认识”时引导学生用尺子量一枚钉子的长度。我让学生将钉子的一端与尺子的零刻度对齐,看钉子的另一端指着的数是几,从而得出钉子的长度。绝大多数学生都在量,此时有一个学生把手举了起来,我问他有什么问题,他说:“老师,在量铁钉的长度时,一定要把钉子的一端与尺子的零刻度对齐吗?”我首先对这个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他。这时,我因势利导,出示一把断尺(没有零刻度),放手让学生讨论,问:“用这把断尺能测量出那枚钉子的长度吗?”通过操作和讨论,最后得出:“没有零刻度的尺子同样也能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而且在解疑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激发动手兴趣,激发学生操作创新
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激发他们敢于创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在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我采取分组实验,让学生操作、讨论来完成。我把全班分成四组,每一组提供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其中第一二组圆锥圆柱等底等高,第三四组用的是不等底不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水,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看几次能装满。由于存在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情况,很快有了实验结果:第一二两组得出相同的结论,用圆锥装水往圆柱内倒了三次,即可装满。而另外两个小组却得不到这样的结论,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产生疑问同时,一部分学生提出跟它们的底和高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时教师顺势引导,让他们比较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通过再一次实验比较分析得出,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引起变化,才出现不同结果。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培养自己创新意识,尝试到成功喜悦,自然学习兴趣更浓了。
陶行知先生曾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3]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出版社,2003.6.
[4]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