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宣
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说话质量,是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意识,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把说话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之中。
一、从朗读课文中学说话,训练学生说话的语气和完整性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是学习普通话、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说话常常结结巴巴,表达不完整,读课文时习惯于拖声拖调。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按句逗停顿,正确地朗读,并采用引读法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读出符合人物性格的语气。
如《小马过河》一文,朗读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要求朗读的语气符合人物的性格:老马的话要读出耐心帮助教育的语气;老黄牛的话要读出低沉的语调;松鼠的话要读出急切的语气;小马的话要读出天真、幼稚以及难为情的语气。由于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这样的朗读训练,提出恰当的朗读要求,使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说话逐渐变得完整、连贯而又动听起来。
二、从观察插图中练说话,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和具体性
低年级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每个基础训练中都有插图。这些插图使教科书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注意引导学生从观察课文插图人手练说话。在观察图画时,首先要求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再要求学生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而后让学生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达。然后,再图文结合,分节朗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渐把话说得有条理而且具体。如教《美丽的公鸡》一课时,可以先要求学生按图的顺序逐一观察,大体说出每幅图的图意,再要求学生把几幅图连起来说出故事梗概。学生口述图意后,可以进一步要求他们认真读课文——美丽的公鸡要和谁比美?为什么大家都不和它比美?老马对公鸡说了什么话?公鸡听了以后怎样?这样图文结合后,学生看图说话的内容就又具体又有条理了。
三、从模仿课文写法中练说话,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极强。学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仿说,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语言能力。
如教《精彩的马戏》一文时,让学生先掌握课文的内容,即:先总说图上画的是谁,在表演什么节目,再说它是怎样表演的(从外表、动作到神态),最后说观众看到了这样精彩的表演反响如何。然后要求学生仿照这种写法,从课文略写的三个节目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节目练习说话。有的学生这样说道:“我最喜欢的节目是猴子骑车。猴子穿着小孩的衣服,戴着帽子,打扮得像个小丑,一下子跳到自行车上,使劲地一蹬,在台上转了好几圈。它瞪大圆溜溜的眼睛,顽皮地对我笑了笑。表演得多精彩啊!全场观众都为它拍手叫好。”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为将来的作文训练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从谈体会感想中练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传情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收益。文章中的人物品质、故事情节、事理哲理、情感内含等,一定会震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多种“思绪”。在此基础上,如果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绪”说出来,一则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传情能力。实践证明,“我口说我心”比“我口说我见”要难得多,尤其是让学生说说像“体会”、“感触”这类的“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内心体验,更会使他们感到既无处下手,又说不清楚。笔者认为,此类的语言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要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多次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养成怎么想就怎么说的习惯,掌握“我口说我心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形成表达内心活动的流言传情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想着法子,变着法子让学生多说,培养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责任编辑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