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媚
语文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充分利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下面我就以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一步巧妙设疑,为学生的思维指引方向。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语文教学若离开了思考和质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设疑是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如果这一环节运用得当,对于启迪学生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大有益处的。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伊始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首先出示一副手工绘制的小壁虎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许多生活在北方的孩子是没有见过壁虎的,在他们纷纷猜测它的名字时,我又趁热打铁出示课题,把学生的思维从图片引到课题上来,紧接着问道:“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呀?”这样一问学生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有的说:“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去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了吗。”也有的问:“小壁虎会咬人吗?”面对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到文中去寻找答案,把他们的思维自然地引导到下一个环节:对于比较深的问题,可让他们把问题先记下来,等到课文涉及时,再进行集体讨论。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个完整的交代,又不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步抓住重点词句,为学生思维扫清障碍。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阅读。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相关词句,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的好方法。
例如在解读小壁虎的尾巴断了的原因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挣”字来理解。让他们联系上下文积极思考,知道小壁虎的尾巴不是被蛇咬断的,而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同样。在了解小鱼、小燕子、老牛的尾巴的作用时,让学生抓住“拔”、“掌握”、“赶”字来理解。通过对这些重点词句的掌握,不仅为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而且也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有所提高。
第三步朗读感悟,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
“文章不厌百日读,熟读精思学自如。”可见朗读与思维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对于教材中的童话故事类课文,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更容易使学生理解课文,与其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在学生已有所质疑,并理解了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朗读。使他们把自己的思绪完全融入到文本之中,把小壁虎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且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第四步激发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间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最后一节时,有学生发现文中有三个自然段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我意识到这又是一个发展学生思维的极好机会,于是就问学生:“你们能不能仿照课文的这种结构也写出一段话呢?想象一下。小壁虎还有可能去向谁借尾巴?”听了这话后学生都跃跃欲试,有的真就仿写出了精彩的段落。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小壁虎爬呀爬。来到树林里,看见猴子坐在树上吃水果。小壁虎赶紧爬上去,说:“猴子哥哥,你能把尾巴借给我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还要用尾巴荡秋千呢!”看了这段描写。谁会想到它出自于一个8岁男孩笔下呢?
接下来,在学生明白了壁虎、牛、鱼等动物尾巴的作用后,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小白兔向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会怎么说?”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小壁虎会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来保护自己,要是我把尾巴借给了你,我就没有安全感了。”有的说:“小壁虎会说:‘不行啊,上次我的尾巴断了以后,我特别难过,现在好不容易才长出来,怎么可以借给你呢?那样我怎么办呢?也有的学生说:“假如我是小壁虎,我会说:‘小白兔,不要难过,我把尾巴借给你吧,反正我的尾巴还可以再长出来。”还有的学生说:“小壁虎说:“小白免,我很想把尾巴借给你,可我们的尾巴作用不同,即使我借给了你,你也用不上。”通过这样的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总之,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广阔空间。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