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芳芳
在关怀和拷问人性、呼唤人性复归的诸多影片中,以残疾人为主角的残障电影是不容忽视的。正因为其核心人物所具备的特殊性,此类电影也大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感人力量。据统计,国内外电影中,以残疾人为主角的达到了上百部。我们从中选择了三部电影,对之进行细致的解读与分析。它们分别为:《雨人》《我是山姆》和《第八日》。
一、《雨人》:寻回失落的亲情
1988年上映的《雨人》曾一举拿下了数项大奖,在电影史上书写了灿烂的一笔,得到学术界及大众的一致认可。然而电影本身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新颖别致的叙事手法,一切只是朴素自然、娓娓道来。影片如同一杯清茶,初尝时浅淡苦涩,细细品味,感人之处却历久弥香。时间的流逝并未消减它丝毫的魅力,时至今日,《雨人》依旧动人心弦。
影片在开头展示了一个繁华喧嚣、生机勃勃的纽约:人来人往的码头,欢快激扬的音乐,极速奔驰的汽车……一幅幅画面似乎都在宣扬现代文明的美好和精彩。然而镜头一转,文明背后的矛盾开始一一展现。
精明干练的汽车商查理不停地打电话、接电话、处理事务、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表面看来,他在自己所处的世界里可谓轻车熟路,处理各种问题也游刃有余、灵活果断;其实,稍作审视,就不难从中窥视到现代社会里人性的诸多弊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查理的生意是建立在对政府机关和客户的双重欺瞒之上的,他们彼此之间只有金钱和利益的联系,充满了冷漠、算计甚至对立。再看查理和自己的员工,即便面临共同的困难,也缺乏那种风雨同舟的激励和温暖;从他的语气中,我们能体味到的是急切、焦躁、愤怒和深深的不耐烦,这无疑是现代人精神状态的某种写照。
随后,爱情和亲情的矛盾也逐次展开。和女友苏珊娜的争吵、在父亲葬礼上的冷漠,反映出查理情感世界的失衡。明明就和苏珊娜并肩而坐,两人之间却无法进行真正的沟通;苏珊娜觉得自己就像个假人,孤独地坐在车里。和父亲多年没有丝毫联系,在父亲的葬礼上,听着牧师深情款款地念悼词,查理脸上写满了不以为然。人性中至真、至美的两种情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这是查理貌似正常的外表之下不易察觉的现代病。终于,在听到父亲遗嘱之后,影片出现了第一个矛盾的爆发。
遗嘱中提到的老爷车和玫瑰园在查理眼里成了莫大的讽刺,与父亲久未化解的矛盾在愤怒和不解中也达到了顶峰。他觉得自己应有的继承权遭到了彻底的剥夺,却不知多年来父亲对他的浓浓思念和难以表达的爱意。
为了夺取自己应得的财产,至少是其中的一半——150万美金,查理从一所医疗机构中“绑架”了遗嘱的受益人,一个单纯、木讷的自闭症患者,其实是他记忆中早已模糊的亲生哥哥。于是,从辛辛那提到纽约,七天的相处,影片最感人的部分由此展开。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到自己的电影《红》时曾说过:“我有一个愈来愈强烈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即使当我们注意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想自己。”查理无疑就是这样。当他听到自己竟然有一个哥哥的时候,没有任何激动或惊喜,心中只有自我,只有那被夺去的300万美金。他心怀怨恨,冷峻偏激,就像苏珊娜所说:“你不需要任何人!……你利用雷蒙利用我,你利用每个人!”然而这样的查理却因“雨人”雷蒙而改变。
雷蒙是一个高功能自闭症患者,有超强的记忆力和运算能力,同时又像所有的自闭症患者一样,无法正常沟通,理解力很低,还有各种各样的刻板行为。他的生活是严格按照时间表和规律来进行的,如三点钟必看的“人民法庭”节目,十二点半一定要吃的午餐,树薯布丁奶酪球苹果汁……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一分钟都不能耽误。他背得出所有航空公司的失事记录,死活不肯坐飞机去纽约;他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只愿意走二级公路。于是3小时的路程变成6天,可想而知,这一切对以自我为中心的查理来说是怎样的磨难。
一开始,查理对雷蒙的照顾完全出自迫不得已,心中没有真正的关怀和耐心,所以一次次被雷蒙的刻板要求弄得几近崩溃。雷蒙只是一个谈判的筹码,查理对他莫说手足之情,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可是,每一次冲突就如同一把钥匙,逐步打开了查理幼时的温馨记忆。原来,小时候安慰自己、倾听自己的朋友“雨人”就是哥哥雷蒙,父亲把雷蒙送到疗养院是怕他伤害幼小的查理。查理一天天长大,却把童年丢在了身后。
当雷蒙笨拙地唱起二十多年前对弟弟唱过的歌,当他看到滚烫的热水、歇斯底里地尖叫时,我们才明白他对查理的感情有多深。二十多年的相隔没有抹去“雨人”心中的亲情,就算与家人分离,他内心深处仍然记得有关查理的每一件小事。在他身上,仿佛能够看到永恒。雷蒙木讷表情和刻板行为的背后,是不易察觉的深深的爱。
于是,短短的七天,查理对雷蒙从最初的冷漠到同情理解、再到真正地尊重和喜爱,他逐步学会了心灵的沟通,学会了体味亲情;褪去了功利和贪婪,冷漠和怨恨。从辛辛那提到纽约,他完成了一次奇异的成长礼。谁说只有儿童才会成长?很多时候成人比儿童更需要成长和救赎。从争夺遗产到主动放弃并且想要照顾雷蒙,查理不仅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这个单纯可爱的哥哥,也原谅了看似冷漠实则用心良苦的父亲。等到两人无奈分离之时,雷蒙主动把额头与查理相贴的一幕令人深深为之感动;十分排斥肢体接触的“雨人”能做出这样的动作,是因为他也感受到了弟弟真挚的手足之情。
二、《我是山姆》:理性的缺陷与感性的完美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日益高涨,好莱坞于是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美国媒体称之为“反智电影”。这类电影往往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逐步的发展和成熟,这类电影已经成为好莱坞的一种类型片,《我是山姆》称得上是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人类一向自诩自己优于世间万物的根本特征在于人的理性能力,一个人优越于另一个人也应该在于他具有更完备的理性。而事实上,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体验无一不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理性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其作用一直被我们高估了许多;支配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最终仍是感性。这部影片以智商只有七岁的山姆为主角,用最动人的方式讲述了感性对于人的重要价值所在。
山姆是纽约市一家星巴克咖啡店的杂工,由于智力障碍他只能做最简单的端送咖啡和打扫的工作,但他生活得十分开心,自得其乐。每次递给顾客咖啡时,他的真诚和热情总能感染周围的每个人。然而,山姆出于好意收留的女子为他生下女儿露西之后不辞而别,他的生活从此改变。智力上的障碍和经验的缺乏注定山姆无法成为一个完美的父亲,但在朋友们的帮助之下,露西仍然快乐地长大了。
七岁的露西已经意识到父亲智力的异常,但这并未妨碍父女之间无比和谐的关系。她甚至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不是每个父亲都能常常带孩子去公园的”。这点似乎是对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讽刺,许多事业成功的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亲子关系矛盾重重,而智力障碍的山姆却和女儿亲密无间。当父女俩一起荡秋千时,露西带着孩子的好奇不断地问各种问题,山姆很多都无法回答,但两个人欢快的笑声像风一样在树林里四处回荡。影片在最初就向我们展示感性的力量,亲情的力量,即使理性上有所缺憾又怎样,山姆比影片中很多人都能更真切地感受爱、感受快乐。
然而地方福利机构却认为山姆没有足够的能力抚养露西,便剥夺了山姆对露西的抚养权。为了夺回女儿,山姆决定请律师丽塔来打一场看上去不可能赢的官司。精明能干而又自私自利的丽塔在同事的激将之下接了山姆的案子,从此开始了她律师生涯中一段特殊的历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心灵的救赎之旅。最终,丽塔很努力地帮助山姆夺回了露西,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父女之爱。
丽塔事业有成、能力极强,表面看来坚强自信,甚至有些咄咄逼人,内心深处却脆弱孤独,因为亲情和事业的矛盾而濒临崩溃。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她无疑是一个失败者。其他人被丽塔的强势所震慑,只有山姆浑然不觉,一心一意地信任她、满怀真诚地靠近她,而山姆的绝对信任最后反而成为丽塔的精神支柱。山姆是个好父亲,能给予女儿最纯粹最热烈的爱。他不会揣度人心,不懂说话的艺术,但他拥有一个最善良单纯的灵魂,能够发自内心地同情每一个流泪的人,安慰每一颗痛苦的心。看到丽塔与儿子的矛盾,山姆无意之中说出了做好父母的真谛: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足够的爱和耐心。在影片的结尾,山姆打赢了官司,夺回了露西;丽塔也在山姆的启发之下,和儿子重新找回了昔日的亲密。依然是智障人士给正常人上了宝贵的一课,然而这一课却充满了温馨。
虽然山姆的智商只相当于七岁孩童,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理性上的缺憾;他知道赢得露西的抚养权很难,却从未放弃过一丝一毫的努力。与其说山姆是一个智商低下的人,不如说他是去掉了伪饰和复杂的正常人。社会的发展使很多人逐渐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山姆身上却始终保持着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东西。他懂得孩子们的心,迷恋披头士的歌曲,兴趣盎然地给露西读故事,甚至煎鸡蛋时会真诚地说一句:“鸡蛋先生,对不起!”由此可见,是否具有爱和沟通的能力与智力无关,感性的完美完全可以弥补理性的缺陷。这个时代造就了太多的“丽塔”,精神上真正健全的却是憨憨傻傻、质朴单纯的山姆。
三、《第八日》:学会爱,学会沟通
影片《第八日》同样是以描写边缘人和正常人的关系为主要内容。这里的边缘人指的是影片的主角,一个蒙古症患者乔治。与带有纪录片性质的《阿甘正传》相比,《第八日》更为诚挚、单纯,它仅仅讲述了两个人之间的质朴情感,像一首耐人寻味的小诗。时不时出现的幻象更为这部影片增加了几分离奇的童话色彩,然而这个童话却蕴含着一丝惆怅和悲哀。
一个阴沉的雨夜,被妻子和女儿拒绝的哈里精神濒于崩溃。他慢慢把双手从方向盘上拿开,然后闭上了眼睛。日复一日的刻板生活早已让哈里的心渐渐变得麻木,也许他想就此结束生命。结果自由行驶的车子撞死了乔治的狗,于是,在上帝的安排之下,两个生活轨迹完全不同的人在此相识。
乔治是从疗养院出走回家去找妈妈的,而事实上他的妈妈四年前就已去世,只是智力存在障碍的乔治已经忘记了。孩子一样的乔治就此“赖上”了哈里,把他当做好朋友,让他送自己回家。回家的路途几经周折,在陪伴乔治、帮他找妈妈的过程中,原本麻木刻板的哈里也慢慢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因此,表面看来是哈里送乔治回家,电影真正的寓意却是乔治把哈里带回了他早已迷失的精神家园。
影片开头是乔治的喃喃自语,是他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创世纪》:很久以前,没有东西,只有音乐;然后,第一天,有了太阳,第二天,有了大海和风,接着是唱片,是电视……乔治心中的第五天更是充满童真,他说,人要是剪草坪的话,它就会哭,你必须轻抚它,对它轻声细语;用心触摸大树就会变成树,闭上眼睛就会成为一只蚂蚁。乔治喜欢女人的理由是“你亲她们的时候,不会被胡子扎到”。乔治的世界是如此奇妙,有美好的大自然,有母子亲情,有对艺术的赞美和欣赏,还有着无穷的想象。这是一个充满和谐的世界,没有受到工业文明的丝毫浸染;乔治就像无邪的天使,就像率真纯朴的“原始人类”,身上充溢着人类最为美好单纯的天性。
相比之下,哈里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成功者,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却被长久的繁忙工作和刻板生活所异化。久已疏离的亲情、巨大的心理压力、紧张的社会关系、苍白的情感世界……哈里就像一架没有生命的机器,在社会生产线上高速运转,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快乐和自由。他的生活就如每天准时响起的闹铃声一样机械、无味,直到他遇见乔治。
了解乔治之前,哈里并不喜欢他,甚至视乔治为累赘,只想急于摆脱。乔治似乎也完全打乱了哈里原有的规律生活:他热情地向街头乞丐打招呼,孩子气地索要商店里的鞋子和巧克力,很直接地对每一位心仪的女子表达爱意,很淘气地对卡车司机做鬼脸……等到闯祸了也像孩子一样逃避,但他却带给哈里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他直接、单纯、快乐、执着,勇于追求,毫不做作,尽情释放每一点痛苦和快乐,仿佛一个不谙世事的顽童。就这样,从排斥到同情,到接受,再到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欣赏,哈里人性中率真纯朴的一面终于被唤醒。他开始反抗一成不变的生活,撕掉罩在脸上的面具,开始追求生命中更为珍贵的东西,回归人类应有的本真。当被乔治感染,一边开车一边酣畅淋漓地大笑时,当在严肃的会议上细细观察一只瓢虫时,当穿着皮鞋在浅浅的水池翩翩起舞时,此时的哈里,正摆脱现实社会的枷锁,体会着心灵的释放和自由。
乔治和哈里关系的转折点也是影片最感人的两个情节,甚至可谓神来之笔。哈里对乔治的恶作剧忍无可忍之后,一气之下抛弃了乔治,把他丢在十字路口然后驱车离开。然而天降大雨时哈里内心的柔软还是被触动,于是忽然调转车头,发现乔治还傻傻地举着写有地址的纸片,在雨中一动不动。乔治看到哈里回来激动万分,大声喊着:“你喜欢我!好朋友哈里!”然后是不由分说的紧紧拥抱。哈里迟疑之后报以同样的拥抱,这是他第一次被乔治的热情所打动。另一处情节是哈里跑到妻子家,歇斯底里发泄一通后被赶出来,心情无比沮丧。乔治不停地安慰他、逗他笑,最后带他在树林的草地上躺下。两个人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静静地躺了许久。空气中只有草地的清香和小鸟的鸣叫,哈里开始学会聆听自然,感受昔日那些被自己忽略的美好。此刻,镜头弥漫着诗意,洋溢着大自然的万千风情,哈里像贴在一株松树上、听见松脂流动的声音一样,感受到人内心原有的沉静。
人类最初的纯朴和原始的想象力在工业文明中被异化,回归自然、释放身心,回归人性、人情的本真,回归人的无忧无虑的生存状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正是乔治的出现才拯救了哈里,让他与家人重新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会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可贵。可以说,正如片中乔治母亲所说的,乔治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是最好的礼物;他来到哈里身边,帮助哈里营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可是,与前面两部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影片也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悲哀。即使是单纯快乐不谙世事的乔治,也有着许多无法解脱的痛苦和矛盾。他不断寻找家庭的温暖,却只能在幻想中看见逝世的母亲;他本能地亲近喜爱的异性,却因自己特殊的外貌而遭受排斥;他想离开疗养院,和哈里住在一起,却明白哈里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最终,乔治在天台上吃掉一盒平时不能吃的巧克力,听着幻想中马连雅奴的歌声,慢慢旋转着从楼顶坠落,跌入青翠的草坪中。在闭上眼睛之前,他看着草叶上一只小小的瓢虫,露出了最后的微笑。
可以说,这一情节其实意味着文明社会对乔治们的拒绝和排斥;但也可理解为是乔治的另一种解脱,他会在天堂里找到自己思念已久的妈妈。他是哈里生命中的天使,教会哈里爱和沟通之后,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天堂。
片名含义隽永,对影片的内容有所揭示:除了上帝在这一个礼拜中所创造的东西以外,到了第八天,还有什么是这个世界所不可或缺的?是乔治。乔治的那颗童稚之心,其实是上帝最珍贵的创造。
四、教育的应然诉求:关涉人性与情感
回顾三部影片不难发现,三位主人公由于精神上、心智上的障碍,在现实生活中都显得有些滑稽可笑、幼稚笨拙,但他们的单纯幼稚恰恰凸显了自身尚未迷失的本性。在现代文明的浸染之下,所谓的正常人早已丧失了应有的淳朴和本真。当生活在高度文明社会中的人们善意地嘲笑他们时,更应当反过来关照自身而有所思悟。
在人们接受教育、追求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对人性自然发展的压制,于是所谓的发展实际上却成了一个异化的过程。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和教育是密切相关的。西方学者达拉里认为,教育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是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古典意义中,以培养完善的人为目的的教育在现代技术理性的胁迫下遭遇了自我的沦丧;如今,教育已经脱离了本真意义而从属于现代人狭隘的实用观念,沦为教学的技术,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于是,现代社会最为深刻的生存悖论就是:人对“外”知道得越多,对“自身”知道得就越少;人在物质上越丰富,在精神上就越贫困。三部影片都通过不同的视角反映了这个问题。
教育面对的是人,指向人的生活,关乎人生存的实践品格,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属人的,以培养人格健全、精神完善的人为目的。人之为人,不仅仅在于自身的存在,更在于存在的意义。现代教育太过于关切人之生存的现实性,而忽略了人的精神性存在。只有关涉人性、情感的教育才能成为一种历史的助力,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人类的进步;只有不断审视人类生存境况的教育,才能把人从非人的世界、非人的境遇中解放出来。这样的教育必能实现如下目标,那便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爱因斯坦语)
每一部残障电影和每一个具体影像的背后,无论是对残障人士的深深悲悯还是对完美人性的呼唤和期待,都透视着艺术家们对人类生存的关怀和思索。然而这并不仅仅是哲学家、艺术家的课题和责任,它必须贯彻在教育当中,贯彻在每一个个体的生存过程当中。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在匆忙之中停下脚步,如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有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人类的幸福生活或许才有指望。毕竟,历史和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已无路可退;惟有多一些温情,多一份关怀,人性和教育才能踏上真正的自赎之旅。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