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的演绎

2009-07-22 10:12陈爱苾
中小学管理 2009年7期
关键词:领导力

陈爱苾

[摘要]北京怀柔三小校长彭兴江在短期内让一所无名小学成为当地人气最旺的学校之一。从安静与变化、简单和复杂、近和远、固守和超前等特别之处解读其领导力。“慎独”是其实现领导力的源泉。

[关键词]领导力;“慎独”;怀柔三小;彭兴江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7-0020-04

彭兴江,异地人不太熟悉的名字,北京怀柔三小(以下简称三小)校长,在公开场合很少听到他的讲演,在媒体上很难找到有关他事迹的专项报道。然而他是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自从他来到三小,这所无名小学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就变成了当地人气最旺的学校之一。老百姓的话很朴实:“在这地方学习,孩子得益。”一位外地引进人才在把孩子送来后说:“遇上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校长,是我们孩子的福气!”口碑胜于丰碑,学校赢得了“家长满意、社会赞誉、初中欢迎”的盛誉。

为解读这位校长的特别之处,揭示他特别的领导力及其来源,我们几位来自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的导师和《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的编辑们一起,走近这位长期默默耕耘的校长。

安静和变化

“我喜欢安静”,这是彭校长对自己倾心的状态所作的概括。在面对面的对话中,虽然彭校长有问必答,且所言句句实在,但很明显,他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我不怎么演讲”,他说。“我只在几种场合讲。如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我是必须亲自讲的。开学典礼的讲话,必定让每个学生信心十足、充满期望、心明眼亮;毕业典礼的讲话,必定让毕业生热泪盈眶、依依不舍。而平时的讲话,多是聊天式的、不用稿的、即兴的。”看来,彭校长不说则已,说了就要选好场合,说了就要有震撼力;而平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能精简就精简,不为了说话而说话。就拿每月一次的学校例会来说,学校能不开就不开,开了就严格控制好时间,4:30开始,最晚到5:10分结束,接孩子的教师还可以提前10分钟离会。做事不张扬,不浮躁,不跟风,稳扎稳打,是我们对彭校长的“安静”的解读。

“我不爱提口号,不滥用新名词”,从彭校长的话中,感觉他似乎属于那种“守摊型”、偏保守的人,似乎是一个不求变化的校长。然而,在他当三小校长的这些年里,三小发生了由表及里、有目共睹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深刻的,但经历的却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彭校长认为,他们是遵循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原则,确保学校在“不折腾”中稳步发展的。这不禁使我们想到,有学者曾归纳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创造型人才的风格:一种是追求与众不同,试图向全新的方向伸展,以导致戏剧性的变化;另一种则是设法把事情做得更好,在已有的事物上赋予价值,逐步地、小心翼翼地导致变化。显然,彭校长是属于第二种风格的创造型人才。或许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更呼唤具备这种风格的创造型校长。

彭校长固然喜欢安静,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为彭校长的好静心态与现实的种种“不静”相冲突而感到担忧,于是问道:“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任务和指示,您还能静得下来吗?”彭校长坦然地说:“借他人之势,办好自己的事。”也就是说,他把来自上面或外边的各种指示、要求,转化为一种机遇,借机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把这些指示、任务落到实处。比如说,2008年,怀柔区接受北京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先进区县的评选验收,在教育系统,三小作为唯一的一所学校典型参加验收。彭校长趁势把这一任务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谋划学校愿景,让全校干部、教师、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中,让原来的办学习型学校的追求更加具体化、系统化。三小的做法得到了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认可,三小的经验成了典型。

彭校长说:“我始终认为,学校是读书之地、修身养心的场所,安静是学习、思考必要的条件。”在与彭校长讨论他对“安静”的理解中,我们很容易意识到,彭校长追求和营造的安静不是听觉范畴中“无噪声”的概念,而是一种文化氛围,它是在和谐育人理念关照下所形成的环境和气候。在三小,干群团结,师生和睦,人际关系单纯,去除了烦躁,人人在享受宁静之中安心学习和工作,充实了自己,也改变着整个校园。孔子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苍天虽无言而孕育万物,这不正是三小山水涵阳促万物茁生的写照吗?

简单和复杂

“我们这里一切都很简单。”彭校长轻松地说。可这怎么可能呢?哪一个校长不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层出不穷的棘手难题?我们带着疑惑,就彭校长的“简单”二字,进行了深度追问。结果发现,择校生收费问题、各种劳务费发放问题、奖金问题、教师评优问题、新老教师的待遇公平问题等等,这些困扰许多学校的难题,到了三小,都变得单纯简单。其原因也似乎很简单:依法治校,规范管理,自律办学。

彭校长说:“按制度办事,据规定处理,照计划执行,就是这么简单。”比如:关于择校生问题,学校明文规定:择校生一律不收费;本校教师及配偶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可为择校生;本区乡镇教师的子女原则上可以到三小就读,其余人免谈,事情就简单了。关于教学问题,学校规定了“不得调换课表”,教师就不能因某个“指示”来了,说停课就停课,说换课就换课。又如:学校规定“必须认真考试”,各科就规范地举行月考、期考。每次统考,三小不仅有骄人的成绩,考场秩序最佳,而且最差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及格水平。三小在给教师发放奖金福利时,操作也极其简单——奖金数额小,等级差距小,重在其荣誉性与导向性。比如:学期期末有一个效益奖,由教导处、教科研室、总务处操作,获奖者只比别人多得100元,但是获奖名单是由彭校长亲自宣布的,获奖教师很有成就感和光荣感。教师奖励不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但是导向性明显。例如:某年有一个班主任获奖,原因是他所带的班近视眼的新发病人数为“零”。为了实现简约式管理,三小取消了加班费,撤掉了多部电话,只剩3部桌机,改为每人发放通讯费,鼓励个人买手机。这些措施,“一旦规定,就不含糊。”一切照章办理,事情就简单了。

其实要想让事情变得简单,关键不仅在有了规章制度,还在于规章制度在实施中畅通无阻。那么,彭校长是如何确保这点的呢?这其中就有许多不简单的因素:

——制度是经过教职工的反复讨论,最后才确定下来的。由于制度是大家认可的,因此大家执行起来心甘情愿,“照办没商量”。

——规章制度的决策过程透明。每项条款都明明白白,大家没有什么疑惑和困扰,事情当然就简单了。

——规章制度的解读到位。如年计划制订后,校长要亲自解

读,这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了清晰的目标,懂得如何迈开自己的步伐,到了期末不用多费口舌,人人对照计划检查总结各自的工作即可。

——规章制度的内容周全。“老教师是看家的,中年教师是当家的,年轻教师是发家的”,忽略哪个人都会导致其心理不平衡。因此学校各项规定方方面面,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麻烦自然也就少了。

——规章制度为工作需要而建。彭校长为工作经常外出,为了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三小实行执行校长制,把权力下放,副校级干部每人当一周校长,这样,既培养和锻炼了干部,使他们学会系统思考,形成全局观念,又让工作有人抓,没漏洞,使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规章制度为民谋利。三小的干部没有什么特权,校长唯一的“特权”是有一辆汽车作代步工具,彭校长自己的结构工资在全校排第23位,副校长的通讯费和班主任同等。“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自律办学是干部们的口头语。干部不给自己谋私利、搞特权,复杂的事就会变得单纯,也许这正是三小的事情简单好办的核心要素所在。

看来,将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这本身就不简单!

“近”和“远”

彭校长是个不爱开玩笑的人,大家对他有些“敬而远之”。听起来他似乎不可接近,其实奉行“慎独”的彭校长,是一个眼睛向下,心里装着师生员工的人,因此也是个让人感到贴心的人。

他提倡自律办学,不做违纪谋私利之事。每年的招生工作是让校长最为难的事。为了避免老上级、老朋友的“求助”,彭校长总是在招生期间“躲”起来,并嘱咐学校承办招生工作的同志,认真把关,严格按照招生程序和条件去做。面对荣誉和机遇,他常说的话是“让其他人上吧!”因此,在彭校长获得的荣誉里,多数是上级领导直接认定的;学校内部的荣誉与他“无缘”!他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了学校,留给了教师。他淡泊名利、律己为人之举,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他重视民主管理。学校的发展规划、学年或学期计划,乃至教师的奖惩条例,只要涉及大家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均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教代会代表或年级组长等组织大家广泛征求意见,在教师中初步达成共识,再提交校务会进行讨论。每项决策的形成,都代表着大家的意见,因而深得民心。彭校长的民主是让人讲真话的民主,是让人献计献策的民主。

他尊重每个干部,平等对待教职工。人们说:“他是能为年轻教师出谋划策的长辈,是中老年教师能说心里话的老朋友。”平时,大家不轻易找他,但是当同事之间有了矛盾或误解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找他。因为大家知道,彭校长不会偏袒任何一位教师或领导,他处理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教师们经常说:“跟着彭校长干,不用担心有人在背后给咱‘放黑箭!”

他眼里有员工。尽管平时不苟言笑,但他无时无刻不把全校2000多名师生放在心中。教职工家中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前几年,部分教职工家属下岗,临近冬季,家里要缴纳千元左右的供暖费。他正式将这个问题提交教代会,通过教代会成员的积极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按照每个困难家庭教职工供暖费的80%的标准给予补助,让这部分教职工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他心里有学生,而且是每一个学生。为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得到关注,彭校长推行“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策略,于是就有了三小教师珍藏全班62个学生人人高举奖状的照片;就有了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为一名不吃早餐的贫困生破例加菜的使命;就有了为个子高的学生调桌子的行动……在彭校长的影响下,教师们树立了“学校无小事,处处是育人”的理念,真心关注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固守和超前

彭兴江虚心求学,是个孜孜不倦的好学者。他从上世纪70年代初参加工作时的初中学历,一直进修到中师、大专、本科,直到研究生课程班毕业。他是北京教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进修的常客,自称是个“终身的学员”。

他思维开放,反对封闭式办学,倡导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学校敞开大门,举办开放课,邀请家长到学校听课,评价教师和课堂教学,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广大教师也自觉地走出“象牙塔”,与家长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满意率在96%以上。

他眼光超前,为了让三小教师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势,他鼓励教师积极进修,学习与专业对口的知识。在他的倡导下,全校90%的青年教师参加了“小自考”的进修,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几年前,在教师对于电脑的认识还几乎是空白时,彭校长就在全区率先提出在全校普及电脑的要求。为了鼓励教师积极购买电脑,他提出给买电脑的教师每人1000元培训基金的奖励政策,并利用假期聘请教师来校讲电脑知识。

他固守理念。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不以分数论英雄,向过程要质量”,关注细节,关注课堂,尊重教师及其劳动,这也正是三小教学质量稳居全区之首的重要法宝。他喜欢看到孩子们在校园里生龙活虎。清晨,他会和篮球队的孩子们一同到校,在场外为他们鼓掌叫好;课堂上,看着孩子们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他会露出欣慰的微笑……面对每学期的全区教学抽测,个别干部建议:“校长,咱也把不检测的科目停了吧,别的学校都停很长时间了……”“不行!如果我们要用牺牲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换来检测成绩的第一,那我宁愿不做校长……”未及这位干部的话说完,他已经表态。干部们说:“彭校长是一位办教育的‘大家,他关注的不是能为自己贴金抹彩的检测分数,而是注重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和受用一生的良好习惯。”

慎独和领导力

彭校长对怀柔三小所在的文庙原址和校门前的那三棵老槐树情有独钟,似乎它们是三小的图腾,三小由此获得了永恒和灵魂。为了继承文庙积淀的文化底蕴,2005年,三小就在全校开展了《论语》诵读活动,2006年在学校小操场的玉兰树旁竖起了古色古香的“《论语》墙”。老槐树是大自然的造物,是三小崇尚自然的象征,为此学校特请专家维护这三棵槐树,使它们与文庙相呼应互融合,造就了一个人文和自然合一的“三槐文化”和谐育人的环境。学校强调行动要扎实、严谨,做事要“取中求和,和而不同”……曾经沐浴其中的人,尽管阔别多年,依然会从祖国各地(包括台湾)回到三小,探望文庙和老槐树,回味三小给他们留下的那刻骨铭心的宁静与和谐。

《领导者的对话》一书谈到,领导力是把握组织的使命并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奋斗的一种能力;领导力的基本原则是关于“怎样做人”的艺术,而不是“怎样做事”的艺术,最终决定领导力的是个人的品质和个性。在彭校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两个醒目的大字——“慎独”。慎独,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指人们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这个解释虽然不甚准确,但它内含自律的意思,与彭校长倡导的“要管得住自己,自律办学”相吻合。彭校长崇尚慎独,期望自己做到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固守自我的道德本性。

慎独是彭兴江实现其领导力的源泉。由它演绎出了三小跨越式发展的亮丽轨迹。

由于慎独,他修炼出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因为有了平和与宁静,所以就可能冷静、理性地把事情想得周全而细致,教职工自然“不用扬鞭自奋蹄”。

由于慎独,他修炼了一种简单纯朴的心态。因为有了简单与纯朴,所以只要认准了的目标,他就会“一股劲”地追求。三小人跟随着他,只能将步伐迈得更加坚定。

由于慎独,他修炼了公正民主的作风。因为有了公正和民主,民意得到尊重,正义得到伸张,错误得到纠正,所以三小人对各项出台的制度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去遵从。

由于慎独,他修炼了律己利他的品质。因为有了律己和利他,所以学校风气正了,人心顺了,人际和谐了。人们说,怀柔三小,是居于闹市而不乱、行于凡尘而不浊的一方心灵净土!

彭校长成功的办学经历,让我们对校长的领导力多了一层认识,它可以是一种惊天动地的感召力,也可以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描述的那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无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如此境界,令人敬之、仰之。

(编辑孙金鑫)

猜你喜欢
领导力
危机中如何展现领导力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行动学习手册:21项可实践、可提升的领导力行为习惯》
领导力的名与实
德育领导力:校长的核心素养
领导力是“说”出来的
转型期,必须“更新”你的领导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领导力在于你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