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菁婧
一、在生活中感受,承上启下,贯穿一条主线
每一节课都必须有一个主题,就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不可或缺。如讲授《我们手拉手》这一课后,就要了解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的反应,以及通力合作的案例,让学生初步认识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并认识到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进而升华到让学生体会“携手合作”的必要性这一主线上来。授课伊始,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段国人抗击“SARS”病毒的视频,加深对那一段历史的回顾之后,便提问:关于“SARS”,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怎样?面对这样的灾难,人类应该怎样应对?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世界各国为什么不能单独攻克防治难题的原因,体会“地球村”的村民在灾难面前相互合作、携手共渡的重大意义。
二、从生活中感悟,学有所思,从点到面发散
杜威曾说过:“资金积累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所以,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关注身边事例,引导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在进行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可感可知的事件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感受到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快速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注了身边事,在教学中又不能流于空泛,我在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信息碰撞信息的方式,试图为学生提供多个视角来提高其对“携手合作”这一概念的理解。从国内的“SARS”的解决,到席卷世界的“疯牛病”事件,以及奥运盛会的举办等等,指导学生从国内转向国际,用比较的方法看问题,使学生的视角也进一步扩大,思维层面得到最大的扩展。
三、在生活中学习体验,互动对话,形成学习共同体
新课标提倡课堂教学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教学方法上,我大胆尝试探究学习与体验学习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的运用。通过播放各国人民欢迎圣火传递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各国对于奥运这一国际盛会的反应,强化学生“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体验深化主题,强调携手合作的必要性。
四、在生活中反思,重视生成,善用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国家间携手合作的必要性,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游戏,让学生在模拟联合国背景的环境氛围下,体验代表国家利益携手商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情境。“各国代表”根据各国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方案中突出携手合作的具体措施。通过“全体代表”见证“国际公约”达成的签字仪式这个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学生对国家间、区域间的合作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教学主题进一步升华。
凭借“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理念,尝试学生结合社会生活,深入理解携手合作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