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教人、教书、教课文,都需要在“人”的学问上做功夫。说的明白些,就是学了语文之后,我们能够识字、读书,能够写信、表达思想感情。要做到这一步,必须做到通过语文的学习明白事理,了解古今文化传承,接受中外思想和智慧的洗礼。这就是学者们说的语文有两个特征: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和传承思想、智慧与文明的人文性。直接的分数教学,必须突出课堂的智慧教学,这两个都建立在生活的人生教学之上。传道授业解惑,都要做到明白。
因此,我们从生活、生存、生命的范畴讨论“文气”,可以看到学习语言知识、能力、品格的兼备和融通。
一、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的表达生动起来
文气,就是在语文上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创造才能。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作者使气命笔,尽情挥洒,情志贯注,气势凌云,经常以“气”来达志抒情。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1];“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2];“我后横怒起,意气陵神仙”[3];“感心动耳,荡气回肠”[4];“念我平生亲,气结不能言”[5];“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6]。在以上所列的句子中,“气”之本质内涵大致有情感、志气、志向等义。
语文教学包括听的技巧、读的习惯、说的艺术、写作的能力。毋庸置疑,让我们的学生能说善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的目标。当然,人有个体差异,我们要做的,只是让学生的表达在其本来的基础上进一步生动起来。在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细细品味课文语言,学生从“读文”中吸收了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借鉴运用到“写文”中去,实现读写知识技能的转化和迁移。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这样的写话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运用语言的舞台,让他们的语言生动起来。
二、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的视野开阔起来
听说读写与人“气”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被认识得愈来愈深刻了。这主要表现在思想家、艺术家对文学艺术与气的关系谈得日益细致和具体了,从开始的语言与气的关系到音乐与气的关系,再到诗歌等文学语言、情感与气的关系,对象愈来愈具体,艺术的范围与门类也逐渐缩小和细化,对文学艺术与气的关系的本质解释也日趋深入和透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植根于环境的土壤。要让中学生多读课外书,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语文学习在净化心灵、转化气质的角度上讲,听和读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将班级布置成一个书香环境,潜移默化地熏陶、影响孩子。在学校里,笔者每接一个新班,都先进行环境布置,设置学习园地、图书角,定期评选读书之星,交流读书摘记,对读书多、进步快的学生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所以,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拓展胸襟、开阔视野,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三、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的才能发挥起来
讲究文气,重自我情感和宏远之志的抒发成为文人创作的主潮。对此时人与后人皆有评价。如曹植《与杨德祖书》云:“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也。”[4]曹丕云:“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5]徐祯卿《谈艺录》云:“魏氏文学,独专其盛,然国运风移,古朴易解,曹王数子,才气慷慨,不诡风人。”在此“气”可以用以表达人的主观精神、情感、志向的内涵与文学的抒情言志功能和建安文人的尚志重情之风,三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统一。故在建安时期,文人爱用“气”来达志抒情也蔚然成风。
净化心灵、转化气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学生要明白亲情、友情、师生情、乡土情、爱国情。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景观,感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壮丽雄浑美,茂林修竹、绿草鲜花的生机勃发美,珍禽异兽的独特美,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激发起对祖国河山的爱,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人格气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
四、语文教学需要真功夫
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属性,文气则在于人有社会属性——品德、情操、理想、追求,所有这些,我们都统称为人的思想。语文教学的境界在于人生的阅历越丰富,人在思想上也就越趋向成熟。语文教学中所需要的真功夫,就是文气浩大,努力把语文的各项学习内容当作人类文化的载体,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熏染,心灵由硬变软、由冷变暖、由简单变得丰富、由单纯走向成熟。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分辨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荣与辱。
教学上,高明的语文教师,教学立意贴近现实,明白显豁,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作”的精神。熟悉不代表真正关注,能说不代表就能写好,宣泄不代表灵魂深处真正受到触动,所以立意是否深刻,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准确、结构明晰,语言是否准确而且能够打动人,这些需要一些真功夫。
注释:
[1][2][3]俞绍初.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6]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周建江.三国两晋十六国诗文纪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8]严可均.全三国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董亿斌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