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是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土壤和血脉的母语教育,中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民族母语的习得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是一种民族诗意的拯救、民族情感的激荡以及民族精神的厚植”。然而,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社会环境和时代思潮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偏离了这个方向,而滑向了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在语文教育这条路上,我们失去了太多美好的元素。
社会审美环境的变异,我们失去了语文教育“清且涟漪”的生态资源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天地自然乃一流动欢畅之大生命。所谓“神用象通”,“物我相融”,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想当年,孔夫子讲学,曾皙言志:“浴乎沂,风乎舞雩”,那是一种即景入咏、与物为春的潇洒,也是因为有那大化氤氲流转的“绿色”。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主义与商业文化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上帝创造的乡村黯淡了,人类杀害了绿色,建构起封闭“自我”的城市风光。在钢筋水泥的建筑里,人类再也找不到腾踔万象的审美体验;在物质碰撞的声音中,人类再也找不到虚空明净的审美心境。
多少优美的诗词风景“黄鹤一去不复返”,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纷纷吹落轩辕台”——文化现场自然风物的流失,意味的不仅仅是我们在实施语文教育时找不到气韵生动的物质参照,更重要的,它意味着儿童的心灵已不再投放鸟声与花影,意味着我们很难再一往情深地去仰观俯察,驱役众美,以达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的审美佳境。
语文教师知识分子身份的放弃,我们失去了语文教育得以腾飞的翅膀
放眼今天的语文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正逐渐放弃了其知识分子的身份与使命。他们不再以文化、历史、时代、社会真相的守夜人是任,担荷所谓的“道统”与“学统”;他们没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意识,更缺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学术底气;他们躲进知识的角落里寻章摘句,而不再对学术的高峰心驰神往;他们不能充分的生命自治:精神不够辽阔,学养不够丰厚,理性不够健正,人格不够璀璨……一句话,他们生命格局的狭仄,造成了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再生动,不再优美。
敢问今日之中国教育,还有多少语文教师的文章风清骨峻,篇体光华,音情顿挫,有金石声?!
对“语文”的理解,我更倾向于“语言文化”的“定义”,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戴上“知识分子”的桂冠,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接受汉语严峻的精神使命;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复活汉语汉字的骨血与筋脉,还原语文教育的雄肆与灵性……
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偏移,我们陷入了南辕北辙的尴尬境地
问: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答:为了帮助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对于这样一门“形而上”的学科,如果我们的教育者没有一种超越现实价值体系的更为广大更为深远的思考,很难想象,我们的教育行为不会陷入一种南辕北辙的尴尬境地:
表现之一:我们的语文教育失去了审美的立场
《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语文教育的功用,即在于以优雅的内容与方式,去其浊心,震其暮气,从而涤荡出一种生香活意、有滋有味的“诗化人生”。
然而,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却放弃了审美的立场,我们的教育者以“知识王国”的君王自居,津津乐道于字、词、句、语、修、逻,淡化了对受教育者审美态度的关照和审美趣味的培养,致使一个受过十二年国语教育的人感觉迟钝,性灵颓丧,“虽觉如梦,虽视如盲”。悲夫!
表现之二:我们的语文教育失去了情感的内核
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最为温润,最具激情。“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有了情感的“相荡”“相击”,我们的语文教育才嬉笑怒骂皆成妙笔,“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培养了许多知识丰富、学问渊博的“人才”,然而,在他们身上,却难寻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如果我们只是带领学生“孜孜不倦地去充塞自己的记性”,而一任他们的情感荒芜,那么,我敢肯定,他们步入社会后也一定不会生活得春风拂面,神采飞扬。
表现之三:我们的语文教育失去了思想的深度
不可否认,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超拔于知识之上。然而,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却视知识如利器,弃思想如敝屣;趋知识如孤鹜,禁思想如鳏寡;我们缺乏对受教育者精神上的引领,缺乏对“课本知识”承载的价值观的洞见,缺乏对人类文化“思想的探险”,缺乏对人类未来“智慧的创生”——如此,民族精神何等空茫?文化香火如何延续?生命尊严势必践踏!绝对真理必遭离析!
我们呼唤思想,意味着我们企盼人生的解蔽,
我们光大思想,意味着我们催生时代的理性。
……
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
雄奇瑰丽的语文教育,归去来兮!!!
杨高旺,语文教研员,现居河北大城。本文编校:黄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