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慎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更是外交实践高度发展的年代。本文从春秋战国的典籍入手挖掘其所蕴涵的外交思想,并从“纵横之策”、“质子外交”、“经济外交”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春秋战国 纵横之策 质子外交 经济外交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这其中包括了丰富的外交文化,本文就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先秦外交文化策略进行概述。
一、纵横之策
千百年来,《鬼谷子》和《战国策》[1]这两部反映纵横家思想的代表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广泛传播,对历代政治家和外交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纵横家的祖师鬼谷子,他的主要策略是合纵、连横。《鬼谷子》一书提出的纵横谋略与游说之说是对中国古代外交学与世界外交学的一大贡献,书中不仅包含外交思想、外交经验,而且系统地阐述了外交方法,反映其纵横之策和游说之术最为典型的是在《鬼谷子·飞钳》中的所述:“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就是说如果把“飞钳之术”用于他人,就要揣摩对方的智慧和才能,度量对方的实力,估计对方的势力,然后以此与对方周旋进而争取以“飞钳”之术达成议和,以友善的态度建立邦交,这就是“飞钳”的妙用。
实行飞钳之术,既要“因其所好”,又要“钳而制之”,就是要诱导对方说话而又要加以控制。苏秦,张仪都师从鬼谷子门下,鬼谷子的谋略思想对他们二人影响很大,因此二人都是运用“飞钳”的高手,七国君主,几乎无一不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同时苏秦和张仪对鬼谷子的思想在继承的同时,更发展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这就是苏秦的合纵思想与张仪的连横思想。他们都认为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外交谋略是极其重要的,有时它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在先秦诸多典藉中都有反映。
苏秦合纵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六国联合起来,在游说齐闵王时就体现得非常充分,苏秦不主张先发制人,同时苏秦提出了在多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一个强大的回家,也应当尽量避免于冲突的中心,即使冲突不可避免,也不要先发动战争。同时在邻国之间发生冲突时,应保持足够的冷静,要与形势相同的国家结盟。我们了解最多的是苏秦的合纵思想,孰不知苏秦也曾向秦国提出过连横的建议,但秦惠王拒未采纳他的意见,后来他才主张各国联和反秦的合纵战略。苏秦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外交实践,而且直接把一个国家的安危与外交联系在一起,认为外交是关系一国根本利益的大事,绝不可忽视。苏秦以合纵战略作为其外交主张的核心,这一战略是要以外交的手段联合数个力量相对弱的国家,以外交联合的方法来改变实力对比,保存各国实力,在《战国策·卷三·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中有记载:“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张仪是连横战略的提出者和实践者,他提出了要想连横必须具备综合国力的思想,张仪正是从政府的效能、国民土气、军事实力等诸方面将秦与各国进行比较,突显综合国力的重要性,是连横战略合理性的基础,有了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就不怕别国施行合纵战略。因为国家综合国力是最根本的,是进行连横战略的基础。同时张仪认为,一个大国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必须重视外交,外交策略的正确与否,可以决定一国是抓住时机还是错过时机。张仪认为秦国当时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却没有能够称霸,主要在于秦国没有一个好的外交谋略。张仪当时面临的任务是:如何破除对付秦国的合纵战略,他提出要利用矛盾,使用离间的办法,破坏各国的联盟,积极大胆地开展破除合纵的外交活动。采用一切手段,以达到外交目的,这在《战国策》中都有体现,如《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张仪为秦连横说楚怀王》。
苏秦,张仪各自的合纵、连横战略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均势政策,二者也是中国古代的均势大师。在战国时期,整个局势是一超多强的格局。苏秦的合纵思想就是要联合六国以与秦国抗衡,建立起一种力量平衡,以此来求得六国的安全,而张仪则要以连横的战略力求打破这种均势,使秦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4](P29)他们结盟与反结盟的措施实际上是要建立均衡与打破均衡,因此说他们是均势策略大师,是纵横之策的理论创立者之一,也是纵横之策的实践者。
二、质子外交
《说文解字》云:“质,以物相赘。”又云:“赘,以物质钱,以敖欠,赘省,犹放欠当复取云也。”从许慎的解释中可知,“质”最早是指交换过程中物品的抵押行为,但到西周初年出现了以人为质的情况。以人为质,一方面更能表示诚心诚意,另一方面也更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在此基础上,加之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春秋时期形成了专门以人为质来解决双边关系的“质子外交”。
关于质子制度的记载,最早发生在公元前720年,《左传·隐公三年》所记“周郑交质”之事,此后在解决诸侯国间关系的过程中,质子制度便应运而生,质子外交频繁地开展,并兴盛于战国时期。
交质活动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在信义的价值体系还未完全崩溃的时候,用这种方式来处理诸侯国间的关系,无论是互求放心、罢兵议和、乞援求救,抑或是要胁勒索,都能兵不血刃而达到一定目的,从而避免了血流成河的杀戮与破坏,从这一角度来看,质子制度应是当时最值得称颂的解决相互间问题的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鲁宣公十六年,宋楚通过交质,楚除围宋之兵;十八年,齐向晋送了质子,晋才撤伐齐之兵;鲁成公十五年,郑伯让太子到楚国做了质子,楚国才出兵替郑国抵御卫国的进攻;公元前328年,秦将公子繇作为质子送到魏,从而得到了魏国上郡十五县包括少梁在内的大片土地;公元前315年,韩将太子苍送到秦做质子,才平息了秦对韩的进攻等等,都是历史明证。
然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巨变、“诸候力征”的时期,各诸侯都以“耕战”为立国的基础,以实力为解决彼此间争端的凭据,虽然他们也曾受过前代“讲信修睦”之风的影响,但在处理相互关系时,首先顾及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质子制度逐渐变成各诸侯权衡利弊的一个筹码,成为诸侯们尔虞我诈的一种方法,质子制度所带有的和平色彩也就成了虚伪的外衣。
当“忠信”与各诸侯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忠信”便被抛弃,使得质子制度失去它所能发挥作用的条件,两国虽有质子却不受其约束,此即当时所谓的“抱空质”或“抱虚质”。诸侯国为了土地等利益,绝对不会信守道义上的诺言,交质活动成了麻痹对手的一个策略,所谓的信誓也就无从谈起,质子制度完全成为诸侯国谋利的工具。既然抱空质可以成为事实,并可以利用谋取利益,那么,质子在所质国的境遇就不容乐观了。本来,质子在国内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们多为太子、公子或重臣,一旦出质到他国,便住住成为诸侯们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一粒棋子,而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和平时期,为了拉拢、稳住对方,也会给质子较好的待遇,甚至可以把王室子女嫁给他们,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过是诸侯王通过控制质子而控制出质国,视质子为奇货可居的手段罢了,质子的一切生活都不能与在自己国内时相提并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了圉之事:“晋太子圉为质于秦,将逃归,谓嬴氏曰:‘与子归乎?对曰:‘子,晋太子,而辱于秦。子之欲归,不亦宜乎?”一个“辱”字,道出了做质子的子圉的无尽悲哀。而《史记·刺客列传》载燕太子丹从秦国逃亡的理由时亦说:“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两诸侯国关系趋于紧张,甚至兵戎相见时,质子的生命就更难得到保障,如《战国策·卷三十一》载,“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张丑只得逃亡。质子们完全成了诸侯间争权夺利的牺牲品,质子制度所起到的解决国家关系的功用也就被破坏殆尽了。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处理诸侯国间关系的质子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丧失了讲信守义、和平处理事端的色彩,变成了诸侯国用以较量的手段,而这种巨变,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分裂与重组,混战与兼并在诸候国关系领域的必然反映,并不以当时诸侯们意志为转移。但无论质子制度怎样变化,我们还应看到,在战国以后的中国历史上,质子制度仍然被作为中原诸国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以及分裂时期各政权之间处理双边关系的特殊方式。
三、经济外交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丰富的经济外交经验。当时各诸候国间的经济外交行为已较频繁,形式多种多样。
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以经济手段辅助实现政治等目的的外交。在用送礼辅助外交活动中,苏秦的“合纵”外交比较具有说服力。据《战国策》记载:苏秦向赵王进献“合纵”策略,得到赵王的赏识。赵王让他带重礼到其他五国游说,实施“合纵”策略,与其它五国建立反秦联盟。苏秦为达到目的,带领“革车百乘”,载着“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苏秦凭借自己的才干,依靠赵王的信任,辅以锦绣、白璧、黄金,使赵国与其它五国建立了信任关系,达到了“约从散横,以抑强秦”的战略目的。此事说明赵王和苏秦在外交活动中,善于利用送礼这种经济手段,它是古代以经济为手段,谋求政治利益的经济外交获得成功的典范。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典籍中,有记载纳贡的经济外交,当时弱小诸侯向强大诸侯进献礼物是常事,运用金钱服务于外交政策的经济外交,也是当时一种重要的形式。还有许多为保全或获得经济利益的经济外交行为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有很多夺取宝物与保护宝物的记载,诸侯国为保护或夺取某一宝物而展开的外交活动,严格来说不仅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外交活动,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经济外交形式。
《战国策·东周欲为稻》中的记载是这一时期以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最典型的经济外交。文中写到:“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使西周下水,可乎,仍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东周要种水稻,而西周掌握上游的水源,截住东流的水流,使东周无法种水稻,苏子替东周天子游说的目的,就是要使西周放水,以获种上水稻的农业经济利益。这是通过外交手段谋取直接经济利益的典范,西周国君主所以由停水而转为放水,是想通过控制水源这一经济手段,实现从经济上控制东周,进而在政治上制约东周的目的。因此,东周和西周在目的与手段上,都带有浓厚的经济外交色彩。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外交是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各诸侯国重视利用经济手段获取经济利益。赵国的送礼为外交的辅助手段,实现了“合纵”战略,在相当长时间内阻止了秦国对赵国的侵略,维护了赵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经济援助在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富国和大国应该加强对外经济援助。援助也必能增进国家人民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双方的长远友好和经济交往。东周要求西周放水的外交活动,根本目标都是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当然我们也看到有时除单纯的经济利益外,“经济”为手段,争取保全国家最高利益——安全也是重要目的,如《左传·秦晋殽之战》中的郑商人“弦商犒师”的记载:“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敞邑;为从者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无论是以经济为手段的外交活动,还是以经济为目的的外交活动,从春秋战国的典藉文章中都可见到,可见古代文献中所蕴含的外交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四、结论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云蒸霞蔚,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在历史的长河里又出现了多少杰出人物和不朽诗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就是历史长河里闪烁着的一颗璀璨明珠。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中的明慧敏捷者,面对当时纷乱的社会现实,钻研文化典籍,参与社会实践,自由地发挥所学,奔走于诸侯之间,游说于宫廷之上,宣讲自己的政治、社会见解和主张。他们广收门徒弟子,传授自己的学术道统于学堂之中。于是,在中国历史上的这五百余年中,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形成了一个辉煌壮观的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犹如无数喷涌而出的清泉,汇聚成了悠远宏大的中国文化的源头。可以说,诸子百家的思想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心理思维特质,奠定了中国社会生活中基本的道德准则与习俗,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心理文化基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文章包含了哲学、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丰富的内容,它所蕴含的外交思想是十分杰出的。其中的“纵横之策”、“质子外交”、“经济外交”的外交思想为研究外交和发展外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打开传统文化这座宝库的大门,人们就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被它的伟力所震撼;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努力地去学习、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力求做到借鉴其精华,服务于现代,从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其与西方的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2).
[3]洪亮吉.春秋左传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7.
(邹慎 安徽黄梅戏学校 24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