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兆莉
【摘 要】我國江浙地区古称“吴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发源地。吴越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文化时期,象征着中华东方文明历史的开端,而在夏商时代与春秋战国时代,它更融合了良渚文化、马桥文化、湖熟文化等等多元文化内容,在春秋战国时期随吴越两国逐渐强大。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发迹并流行于吴越民间的“响屐舞”民族舞蹈艺术形式,对它的产生背景与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刻分析。
【关键词】响屐舞;春秋战国;吴越;民族民间舞蹈
中图分类号:J7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0-0124-02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地区,民间文化艺术极度盛行,形式多样,这其中就包含着吸收了吴越文化精髓的“西施舞蹈”。“西施舞蹈”由古代美人之一的西施表演而得名,其舞蹈就叫做“响屐舞”。
一、“响屐舞”的起源
(一)“响屐舞”的起源
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施舞蹈非常盛行,它就是著名乐舞伎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所创作的。“响屐舞”就是西施舞蹈中的一种,顾名思义,该舞蹈的最大特色就是通过脚下的木屐鞋来发出响声,通过响声节奏来表现舞蹈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西施舞蹈在当时的吴越地区颇受欢迎,吴地人将该舞蹈进行美化,加入了更多优美的舞姿形态和更个性化的舞蹈服饰,特别是对木屐鞋元素部分进行了多元化优化,使得“响屐舞”也成为当时吴越地区的艺术一绝,发挥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所提到的吴地文化区域主要以现今的苏南浙北环太湖区域为代表,这里的苏南也是吴越文化的发源核心,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浙北地区的良渚文化与苏南地区的吴文化融为一体,成就了当时吴越文化的极大盛行。在本文所提到“响屐舞”就是这一时期艺术文化的重要代表。在当时的金陵地区(现南京),当地颜料坊所出土的平底木屐颇受民间各个阶层欢迎,是当时人们出行首选的重要服饰之一,西施就通过“响屐舞”的艺术性表达演绎来充分发挥了木屐鞋的另一大特性,创建了西施舞蹈中的一绝,为吴越地区舞蹈艺术文化添姿增色。在198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在宁波市慈城镇西北角的慈湖遗址位置发现了两只珍贵的木屐鞋。它们也堪称是世界人类史上最早被发现的木屐鞋,更证实了当地吴越地区人民是最早穿戴木屐鞋的民族。作为一种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它也为后来的“响屐舞”发源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二)西施与“响屐舞”
在中国历史文学形象中,西施举足轻重,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与吴越地区的民间舞蹈“响屐舞”有关。可以说,“响屐舞”丰润了西施这一经典文学形象,而西施本身也是“响屐舞”诞生的重要根基。在有关西施人物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会表现“响屐舞”这一艺术形式的天然美感,具体来讲,在艺术文学领域西施与“响屐舞”的相互关联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响屐舞”的出现提升了西施倾国倾城之美感,在西施文学的众多作品中,文人通过“响屐舞”来展现西施人物的曼妙外在美,也将西施之美与艺术相互接洽,提升文学品位高度。例如在李白的《浣纱石上女》中就这样写道“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这一首五言绝句将西施的面部妆容之美巧妙的和她的“响屐舞”结合起来,由上至下的塑造了西施人物形象的外在立体之美。而在元稹的《冬白纻歌》中还有这样的描述“吴宫夜长宫漏款,帘幕四垂灯焰暖。西施自舞王自管,雪纻翻翻鹤翎散,促节牵繁舞腰懒。”在这一舞曲歌辞中,西施的舞姿婀娜妩媚,她当时所表演的正是“响屐舞”。这种外在美与舞姿美的自然结合,也让“响屐舞”本身完成了从“淳朴美”到“高贵美”的巨大转变。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响屐舞”让文学作品中的西施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多彩,为后人所传颂。
另一方面,“响屐舞”也间接美化了西施的爱国、救国情怀。在吴越漫长的战争历史中,西施一直胸怀一颗爱国之心,永远将爱国价值至上,在这里舞蹈就起到了极为特殊的作用,就比如说西施用舞蹈来迷惑吴王夫差,令吴王陷入美人计之中无法自拔。就这一点,在《中国古代舞蹈审美历程》(袁禾)中就有提到“西施脚穿木屐,群系小玲,带领宫女在上面跳舞,西施的‘响屐舞分外别致,每每令夫差神魂颠倒。”战国美人用倾城之美和“响屐舞”的艺术魅力迷倒吴王,为吴越争霸的战争走势注入了导向因子,甚至导演了战争成败,这无不说明“响屐舞”它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民间艺术舞蹈,它还是左右人心、引导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
总而言之,西施与“响屐舞”的发源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纯粹且透彻的诠释了容貌之美、人心之美、舞姿之美与艺术之美,也将“响屐舞”这一民间地区文化形式推向了整个国家,成为了迄今为止江浙地区民间还备受推崇与欢迎的优秀艺术形式[1]。
二、“响屐舞”的发展与演变
“响屐舞”依靠吴越文化生存并发展,它其中涵盖了西施文学、春秋战国文学,是先秦时期集大成的优秀艺术文化形式。可以说,“响屐舞”始终是以特殊的身份与方式来存在于历史中的,所以它的发展与演变也颇受人们关注。以下就来简单讲述这一舞蹈艺术形式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一)“响屐舞”的发展前期
“响屐舞”的发展前期为先秦两汉时期,当时的“响屐舞”与西施这一人物不可分割,在几乎全部的先秦诸子文学创作中,西施与“响屐舞”都是浑然一体的存在。也正是因为西施,“响屐舞”拥有了它显赫的艺术地位,成为先秦时期吴越地区民族民间舞蹈中的翘楚,成为西施舞蹈体系的代表。
而如上文所述,西施通过“响屐舞”来迷惑吴王,帮助越王赢得战争,这也让“响屐舞”成为吴越地区经典,被后人称之为“救国之物”这足以证明在先秦时期,“响屐舞”作为吴越民间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其所产生的艺术文化价值与政治战略价值都无法被磨灭。
(二)“响屐舞”的发展中期
从魏晋到唐宋是“响屐舞”的发展中期,此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期,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和不同造诣的文人墨客在这一历史阶段不断涌现,西施舞蹈包括她的“响屐舞”也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相比于先秦时代对该舞蹈形式的隐喻雏形表现形式,新时期的“响屐舞”更加开放,也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创造了新的舞蹈风格及舞蹈形象,同时在文学作品中也拥有了更多表现机会。魏晋时期的西施拥有了新的头衔——“浣纱女”,这一描述非常适合西施美人的气质与审美意识,她也为后期唐宋诗歌中的浣纱舞蹈风格描述起到了铺垫作用。而例如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扇赋》《抱朴子》等等都表现了对西施舞蹈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传奇化描述,甚至用西施及其舞蹈姿态与丑女进行比较,意图提升西施本身仙人面貌的高雅地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