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之所以能够安然过冬,是因为它们有储备的食物;蜂蜜之所以香甜,是因为蜜蜂采集好看的花朵。在规定时间内,选准新颖恰当的素材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写作时就要像它们一样,在占有一定数量的材料中,善于精取,从而写出具有新意的佳作来。
一、选材要着眼于新
选材要新颖而生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有的时间,换个角度想问题,可以老材料出新意。比如:“让座”是老掉了牙的材料,有一考生把“让座”写成“谢座”,使材料新颖了。有一位学生让座给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这位妇女教小孩“谢谢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达感激之情,到站了,这位妇女让孩子再次说“谢谢大哥哥”,“大哥哥再见”,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谢意。作者从中感悟,做了一点“好事”,得到的回报是一谢再谢。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再如,以“20年后的我”为题,全班60名同学,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这显然落入了选材俗的窠臼。有一位同学则以一位水利专家为人们寻找淡水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这样写就深刻多了。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可是,有的同学选材,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
二、选材要典型有意义
典型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全面地反映事物本质。比如有位考生写《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班上有个叫李玲的同学为灾区捐献。一人捐出的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当然还可写平时节俭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学习上,平时不吭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再如:作文《尝试》,不少考生写的都是学骑车,学游泳,学烧饭烧菜,学干农活等等。这样的材料固然切题,却没有什么深层开发的主题潜能,充其量只是告诉人们“只要去尝试,就能成功”的道理。而这样的道理是人们共知的常理,是相当肤浅的,它没有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和新的启示。
三、选材要挖掘深度
我们在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必然会看到和听到许许多多的事,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文素材是很多的。我们要从中发现那些新颖的材料。有些现象或变化可能很不起眼,但如果能抓住关键深究下去,就会发掘出新颖的材料来。如以“变化”为题,同学们多以自己家住房的改变,餐桌上美味的增加,交通工具的升级等来反映“变化”这就不够新。一位同学留意了爷爷的烟斗的变化:爷爷最先用的是又粗糙又难看的竹蔸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上去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烟斗“退休”了。这小而平常的烟斗的一系列变化,不正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吗?这就从小处落笔反映大的主题,新颖了很多。假如以“水”为话题作文,同学们可联系《社戏》中“归航偷豆”、《如梦令》中“争渡”的野趣;可联系《听潮》中的海水、《小石潭记》中潭水……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如“南水北调”,可见水之有用;“三峡工程”,可见水之有利;“水乃万物之源”,可见水之重要;“保护母亲河”,可见水之污染严重;生活如海洋——既有风平浪静又有波澜壮阔;人生似长河——九曲盘旋而始终向前等等,如此选材那就新颖深刻多了。由“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想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治水要善疏”联想到“治人要善导”等等,这样可以拓宽写作的思路,就会有独特的亮点。
(张晓燕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中学育贤初中22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