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也叫诵读,即大声地有感情地读。现代的语文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朗诵。叶圣陶和朱自清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和眼之外,加用口和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诵读能够带动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学生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鲜活个体,他们富有悟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诵读中会自主完成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过程,感知文本的形式美与内蕴美。所以说,朗诵,是师生共同感知文本的一把金钥匙。
一、感知文本的物象美
何谓物象?物象就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感情相交融而创造的艺术景象。简单地说,就是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欣赏文本,首先要抓住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和其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把握意境。
比如余光中的《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物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诗人从时间的发展来组合物象(童年时期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新婚夫妇分离、中年时期的母子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高度概括了诗人成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绵绵不尽的思念。
物象有很强的意指性。教学中,可以通过诵读诱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间,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量,引导学生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和体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得美感,获得创造性阅读的乐趣。
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们不难找出其中的物象: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重要的是分析这些物象的特征,进而品味其意其境。藤,是一些枯藤,生命即将结束;树,是些老树,毫无生气;乌鸦,本来就是传统观念中一种不吉利的鸟,更何况是夜幕降临的黄昏?道,是古道,多年失修,坎坷难行;风,是凛冽寒冷的西风,不是春意盎然的东风;马,是瘦马,不堪载重,步履蹒跚;夕阳,则是摇摇欲坠的,光线愈来愈昏暗。把这些物象连接起来,就可归纳出衰败、凄凉的景物特征;透过这些表面特征,一种落魄天涯、羁旅异乡、仕途失意、抑或是生意尽亏、学业无成、前途茫茫、归宿不定的凄凉孤寂的心情就油然而生。
二、感知文本的情感美
感情是贯穿于文章始末的脉络,只有把握好它,才能读出悲切情怀中的一缕喜悦与欢乐语流中的一声叹息,就会把咽泪装欢的笑语读得放纵无忌。像朱自清的《背影》,以洗尽铅华的朴实和真切之情打动人心。朗诵此文如同品茶,应始终以一种极其平淡、自然、深沉而略带沧桑的语气来读,语调也应以平调和降调为主。又如郭沫若的《雷电颂》中一段:“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这一切沉睡在黑暗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作者的感情像海啸一样汹涌澎湃,气势磅礴,又像闪电和惊雷,直扑我们的心灵,此段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激昂有力、振聋发聩的。
优秀作家驾驭文字的能力让我们叹为观止,他们魔术般地调遣着文字、标点,内心深处的难以言传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马致远的《汉宫秋》第三折中,汉元帝送别昭君后回到咸阳,心中一片凄凉,唱词有:“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蝉;泣寒蝉,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这里运用了两组一字三叠,一字一顿的句式,三字重复,表达了难以吐诉的伤感和无法排遣的愁苦。八个连环叠句,不仅声调抑扬顿挫,而且随画面的流转,凄苦依恋之情也层层递进加重。鲁迅先生也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小说《闰土》中“啊!闰土哥,——你来了?……”一句短短的问候,竟用五个标点。“!”表示忽见儿时好友的兴奋和激动;“,”和“——”是目睹中年闰土沧桑面容后难以置信的迟疑;“?”和“……”则是轻声问询后,内心深深的感触:为闰土的巨大变化,为世事的沧桑变迁!
三、感知文本的语言美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学语言讲究音韵和谐,骈散有致,形式和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带有感情的诵读其实就是师生品味佳词,揣摩句式,领悟句意,陶冶感情的过程。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语言很精美,主要体现在景物描写和对称性的句子上。课堂上,笔者与学生反复地诵读原文:听名家朗诵;老师配乐示范朗诵;男女生分段比赛诵读等。笔者让学生多次诵读景物描写优美的重点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体会景物描写流露出的内涵以及对表达感情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可贵,抒发对生命的热爱。又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刻画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使学生明白,表现什么样的情态,就用什么样的语言。而初一学生对“对称性句子”还很陌生,所以笔者先给出几个例子:“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妻和儿子走在后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生活情趣。并让学生找出对称句子的共同点,看看这样的句子是怎样构成的,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反复玩味,感悟其传达的感情。
又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朗诵时要注意品味“嘶哑的喉咙”“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等词句,以把握文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感,理解诗人借这只不懈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也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来形象地表达他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的诚挚情怀。
无论诗歌还是散文,都是适合诵读的文学作品。通过诵读不仅可以领略作品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在这琅琅上口、愉情悦目的诵读中体味语言,把握作品蕴含,领悟文章的意旨。
所以,朗诵是师生共同感知文本的一把金钥匙。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重视朗诵的示范与指导,多用具体而典型的朗诵例子引导学生感受朗诵的魅力。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果学生朗诵的兴趣被激发,朗诵的欲望被唤醒了,那么学习语言时就会事半而功倍。另一方面,要多举行一些朗诵实践活动。只有在声音节奏上孜孜以求,读书作文才能渐入佳境。
(伍芳霞 东莞市石碣中学52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