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误区及其对策探讨

2009-07-15 04:42罗勇珍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误区中职心理

中职语文是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中职学生的文化与专业素质具有很大的辅助、影响作用,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中职学生对中职语文的学习却产生了“厌学”情绪,与普通中学相比,其现象也更为普遍和严重。究其原因,既有考试制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客观原因,也有学生本身的性格、行为等主观原因,但心理认识影响人的行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心理认识因素。针对于此,本文从心理角度出发,并以处于初中与中职教育转折期的较具代表性的中职一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语文学习中所存在的心理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心理误区

所谓心理误区,即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心理认识,它可以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不良的情绪与态度。根据笔者的现实观察和调查,并结合中职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语文学习心理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

中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大致在15—17岁左右,经历了中小学的教育,其认识发展已经相当丰富,在思维方面也是比较活跃和积极的,但在学习课程的选择和兴趣上却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据相关资料显示,相对于物理、化学等操作性、探索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喜欢语文和数学的比例从小学到初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对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处于专业课以外的语文更是兴趣大减。其实,与中小学时期相比,中职学生并不愚蠢,思维能力也没有退步,但由于学习兴趣的转移对语文的态度也随之改变。

(二)人生观务实,轻视语文的学习作用

大部分中职学生选择读职中,其目标都是为了学习更多的务实技能,如模具制造、数控技术、财务计算等,他们注重实际技能的操作,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实利性,对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也较为积极与热衷,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特别是跟专业关系不大的语文等课程则产生了轻视与厌学心理。据笔者面谈,较大部分不喜欢学习语文的中职一年级学生都存在着“语文无用论”的心理误区,认为语文课程学习不到对他们以后就业比较实用的知识,学不学都不重要。这些错误的心理认识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缺乏动力,上课睡觉、说话等个别现象也随之产生。

(三)接受疲劳,厌倦语文学习

据笔者现实调查,部分中职一年级学生反映认为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语文已将近10年,所接触的语文知识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学习语文已经没有必要了。以前,他们学习语文是为了应付考试,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麻木、厌倦心理,本以为上了职中便可以摆脱语文学习的束缚,但却难以如愿,无形中更加深了他们对语文的厌倦甚至是抵抗性学习心理。

(四)情绪变动,反师厌学

中职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有所加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一定的理想和抱负。但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加上学习环境的变化,其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情绪变动明显,具有易暴躁,易激动,思想偏激等特点,在语文学习上的表现之一便是“喜其师,爱其学”,反之则是“恨其师,厌其学”,一旦对老师的言行产生反感,则对其课程也不感兴趣,上课不积极,有时甚至扰乱课堂教学。

(五)衔接失衡,不适应中职语文的教学方式

中职一年级学生刚由初中升入职中,很多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都受到初中教育的影响。在语文学习方面,初中的教学目标是升学考试,更主要偏向于传统的单向教学,即注重知识的传授、记忆和背诵等,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开拓性学习,使部分学生养成了“重知识轻能力,重接收轻反馈”等的学习方式。进入职中,考试压力的缺失使得部分中职一年级学生找不到语文学习的重点和目标,传统的学习方式没有了用武之地,久而久之也改变了初中时对语文的重视态度,产生了漫不经心的学习心理。

二、解决对策

对于中职一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所存在的心理误区,我们老师固然要看到其错误、消极的方面,但也要怀着一颗理解的心去分析其错误。如何利用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矫正他们的心理误区,化劣势为优势,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对症下药,从以下方法入手: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让学生“知学”

对部分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厌学”情绪,我们不可以以懒惰、愚蠢等原因一语蔽之,必须要尊重他们的个人情感,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平时授课、谈话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语文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对于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学好其他专业课,提高他们以后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上语文课时,也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指出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作用,如上比较枯燥的应用文写作课,我们要强调其在学生以后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上诗词、散文课,指出其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感悟、鉴赏能力上有很大作用,从而让学生具体懂得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有一个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在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动力。

(二)把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重学”

教育部周济部长曾指出:无论中、高等职业学校还是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为主办学。中职语文和初中语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以培养学生未来的就业、工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同时根据中职学生注重“实用”性知识的心理特点,我们应该尽可能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联系、结合起来,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情感性”作用,让学生学有所得,重视语文学习。如通过开展辩论、模拟面试、自我介绍、口才演讲等实际活动,结合职中一年级《听话》《说话》《介绍》等教材课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聘能力等等;在学习《提醒幸福》《为你自己而高兴》等课程时,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和工作,爱岗敬业,为社会做贡献等。只要我们善于发掘与总结,认真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职业实际需要,就会发现中职语文教学也可以吸引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认真学习并不难。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

中职语文教学不是以升学应试为最终目标,这就给其教学方式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根据中职一年级学生表现欲较强,思维活跃,重视实际操作等心理特点,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如质疑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联想创造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质疑讨论法,即让学生就课文中的疑点进行讨论乃至辩论,不拘于原文,大胆、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讨、分析能力。如笔者在讲授《中国的牛》一课时,让学生就“中国牛的精神是否值得提倡”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打破了教参“全盘吸收中国牛的精神”的答案,有部分学生还结合自己将来的工作表现谈了自己的看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树立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联想创造法,即让学生自由想象,延伸自己的思维,如笔者在讲授《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让学生发挥想象,也来动手绘制一下自己的空中楼阁,学生积极参与,想象丰富,部分平时上课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主动站到黑板前,一幅幅充满奇特想象的作品也随之产生了,大家都兴趣盎然。教材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就一定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给予语文课程丰富的活力,让学生乐而好学,并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四)激励、关爱学生,让学生“爱学”

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初中与职中学习的转折期,同时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虽然喜欢我行我素,但也深深地渴望被人关心和了解,有时甚至采用不适当的方式以引起家长或老师的注意。但对于部分学生的语文“厌学”情绪,有些老师或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或采用鄙视态度,冷嘲热讽,更有甚者采用谩骂、惩罚方式,这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教育结果,而且还使部分处于性格叛逆期的学生对他们产生了反感、厌恶情绪,对语文课愈加不感兴趣。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当我们说某学生不可救药时,我们正慢慢丧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所需的耐心和高超的教学技术。”我们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我们必须担负起引导、教育他们的责任,而不是采取视而不见或粗暴的态度。对于那些存在语文学习心理误区的学生,我们要多找他们谈话,真切关怀他们,激励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产生一种“我也是受老师关心的”的被注意心理。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我们也不能给他们定太高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们更应该给他们以获得成功和表现的机会,强化其成功体验,增强学习信心。除此,作为老师,我们也要尽可能记住学生的名字,脱口而出的呼唤往往能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缩短交往的距离。对于那些性格较为孤僻、腼腆的学生,我们可以在作业批改,特别是在作文评语中进行感情沟通和教育引导,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和情感。老师和学生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可以是朋友关系;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

三、注意原则

针对中职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点和误区,结合现实情况,我们在实施解决对策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心理认识误区只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只有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捉住关键原因,才能更为彻底地解决问题。

(二)有效性原则。所谓“有效性”,即在追求效果、效能的同时,还要注意“低成本,高效率”,根据学校、班级的现实条件,用最为切实可行的办法收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语文教学只是文化基础课,我们不可能抽出太多的时间,花费太多的成本来进行彻底的语文改革,从实际出发,灵活实施对策,取得最大效果,是该原则对我们的要求。

(三)逐步提高原则。由于学生的心理误区是长期认识发展的结果,甚至与个人性格有关,根深蒂固,一下子要求学生发生改变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监督、改进过程。

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存在的心理误区,我们要有所认识和理解,相信他们有学好的愿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现实情况探索下去,对症下药,一定能改变学生对中职语文的厌学态度,顺利完成国家颁布的职中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并创造出让学生喜听乐学的有特色的中职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林莎.师魂[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7.

[3]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钟山.青年学生健康指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赵松珍.21世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2,(3).

[6]沈勇.谈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和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7,(38).

[7]彭勃.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3,(3).

[8]吴晓君.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4,(26).

(罗勇珍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510800)

猜你喜欢
误区中职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