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会来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既是课表上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在校领导和班主任参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活动课程。
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时间长,一般多则40分钟,少则25分钟,平均达到每天30分钟;内容多,组织形式活,强度适宜,并将“快乐教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贯穿于活动之中。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第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第二,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活动量,活动时间最好安排在30分钟左右,学生每分钟脉搏次数最好控制在145次以内,这样有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恢复;第三,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多变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搞的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寓健身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创新性,要符合标准,要形成学校特色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大课间活动来。对于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健美操、球类项目等,要以年级、班、组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去创新,要使学生在创新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艺术性,要体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所以在大课间活动中要重视音乐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动的节奏,要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名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活动中也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要以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渗透性,要使指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在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把德、智、美、心理教育等活动融合进行,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其活动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以体促德,以体促智,以体促美,以体促心的目的。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群体性和安全性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的价值。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教师要高度重视,要组织好、指导好,避免事故发生。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实效性,要深化组织管理学校工作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科学化的管理,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也不例外。玉田县第一中学成立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形成校长统帅、分管校长和体育组牵头、班主任主抓、任课教师辅助、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学校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客观情况,保证学生每天30分钟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艺体组的教师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为大课间创编动作优美、具有特色的校园操和健身操;体育组教师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特点,因地制宜,反复研究、推敲、实践,制定出适合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方案。教师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多种体育器材,自编许多丰富的活动内容,使不同爱好、不同兴趣的学生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积极与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了把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体验快乐,学校还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冬季采用运动量相对较大的健身操,夏季选用动作优美舒展的校园操,雨雪天气就开展室内自主活动和收看录像等,使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
总之,大课间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多彩的锻炼天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身的价值。通过大课间活动,学生课后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疲劳得到调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体育与艺术、学习与锻炼、课堂与课间相结合的完美统一,使学生更加快乐地享受学校时光。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