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列国

2009-07-14 09:54
美文 2009年12期
关键词:马修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遥想当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周游列国,在游说各自拿手学说的同时,饱览锦绣风光,人文风情,令人何等神往!时隔千年,今日的列国早已超出中华大地的地理范畴,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激发起我们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你的好奇心被打动了么?还等什么?跟着我们一起去周游列国吧!

周游列国之——欧洲的千姿百态

勃朗特姐妹笔下冷峭的英国荒原,狄更斯书中阴重的雾都,哈代喜欢的那个苔丝姑娘,是否激起了你对曾经显赫一时的日不落帝国的激情想象?品味着文艺色彩浓厚的法国电影,阳光流转中,轻嗅到一丝淡雅的香水味,脑海中,那个在巴黎圣母院里敲钟的卡西莫多是否让你联想起他的爱人,美丽的吉普赛姑娘艾丝美拉达?先贤祠的伟人们是否会打动你那颗善思多想的敏感心灵?西班牙疯狂热烈的斗牛是否早已让你激情燃烧?威尼斯的浪漫,罗马的庄严,柏林的严谨,希腊的纯净……嗬,欧洲有着太多诉说不尽的风光魅力,有着太多打动我们灵魂的伟大人物,有着太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已经或正在上演……

第三站

法国电影:光与影的文艺魅惑

感受了爱尔兰空灵优美的音乐,行走过英国古老贵气的城堡,让我们穿越英吉利海峡,一起去法国,领略这个西欧最大的内陆国家思想文化的魅力。

于法国,我能想到是优雅动听的法语,是普罗旺斯薰衣草的芬芳,是香水沁人心脾的物语,是欧洲思想大师和文学大师聚集荟萃的街头咖啡馆,还有光与影的魅惑——法国电影。如果说街头咖啡馆是思想者哲思,文学家体验生活的绝佳处所,那么,法国电影就是将思想的力量转化为感性镜头语言的最好的表达方式。法国电影,让你顿空在格格不入的世俗中。

《巴黎夜未眠》:当孤独拥抱温暖

一个很法国的美丽女孩,一个很完美的法国帅哥,共同演绎一段法国式的浪漫爱情。

影片改编自法国作家安娜·加瓦尔达的小说《在一起就好》。电影延续了小说的风格,让人时而微笑时而揪心,以为摸到了生活的黑暗和残酷,眼眶湿润之后却望见了头顶那一缕舒展的阳光。在缓慢、愉快的节奏中,电影用写实的手法呈现着普通人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亲情,慢慢打动着每个人的心。

全片在舒缓的节奏中静静诉说了几个平凡的人,几个简单的故事,像安静的音乐一样,蜷缩在忧伤里慢慢寻找孤独的温暖。淡淡的,让人不由自主沉进了电影,感受着脆弱,释放着坚强,一点心痛,丝丝快乐,很清晰,只有水滴那么大,落下来是凉的,在心里是暖的。

她叫Camille,是个清洁女工,喜欢画画,害怕一个人却又依赖着寂寞,瘦小柔弱的身躯让那张凄凉却明亮的脸庞越发显得美丽动人。因为人情的冷漠,她没有什么朋友,甚至跟父母都难以沟通,属于她自己的空间就是楼顶那件寒冷狭小的阁楼。一个人的日子很脆弱,但她坚强着。

她碰上了Philibert,一个善良老实的单身贵族。他有点自卑,有时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流畅,因为同样孤独,他们成了朋友。一个寒冷的夜里, Philibert把发着高烧无人照顾的她抱回了自己的房子,他开心,因为他可以为她做很多事情;她也很开心,因为她拥有了别人对她的关心,哪怕是施舍。这是友情,不是爱情。

他叫Franck,是Philibert的舍友。他外表帅气、刚强,其实内心孤独,骑摩托车是他最放松的自由时刻。他是个厨师,每天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下了班就抽空去看已经上了年纪,敏感又可爱的祖母,他爱他的祖母。他和Camille不来电,甚至水火不容,吵架是两人关系最清楚的证明。

人的情感很矛盾,害怕什么却又不得不面对和承受什么,特别是孤独。一个人习惯了孤独,有时候就不敢去容纳和接受温暖,甚至爱情。Camille很喜欢祖母,因此,跟Franck渐渐有了交流,原本独立的两个灵魂慢慢地因寂寞在了一起,微妙得有些不真实。他以为爱情来了,只是没有确定,不敢开口;她害怕拥有,更害怕拥有之后的失去。

Philibert因为友情让自己有了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最终他勇敢地面对内心的脆弱,抱住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他开始幸福。一个平静的早晨,祖母安详地走了,她也很幸福,因为她从自己的小屋走到了天堂,窗外是她的花园还有那些小猫小狗。她很满足。

别人都快乐了,原本最有机会快乐的Camille和Franck却似乎更加孤独了。亲人的去世,友情的离开,让那根维系在两人之间的丝带慢慢滑落断开了。爱,一时间仿佛没有了理由,失去了保障。她害怕,他无助。沉默,直到临分别的最后一秒,爱才重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其实她爱他,其实他只想让她亲口留下他。

电影很适合深夜独自一人静悄悄地看,虽然结局最终成全了爱,但这是一个诉说孤独的故事,只有一个人才能细细品味其中的苦暖。一切那么平淡,像极了寒冷冬夜里的一杯热咖啡,轻轻地沾在唇边,苦涩的寂寞,忧郁的哀伤,却开心地被温暖包围着。

电影从头到尾都流露着一股青草的味道,涩涩的一点清凉。整个格调有点悲伤,结局是幸福的,也许,当寂寞成为一种习惯,终究会落入温暖的怀抱。

《放牛班的春天》:阳光情感电影的魅力

看影片之前,以为是一部讲述师生情谊的平常片子。可是,当缓如春天溪流的情节慢慢铺开,我确信这一百多分钟带给我的将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时光。

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的法国乡村。克雷芒·马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来到了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辅育学校做助理教师。一如那个阴郁的校名,辅育学校等待着马修老师的是一个粗暴、冷漠的校长以及几十个难缠的问题儿童。

马修老师秃头、矮胖,却能敏感善意地体察到孩子们在顽劣不驯的表象下掩藏着的纯良天性。于是他用包容、仁厚的爱心如春风化雨般地化解了学生们的危机。“我曾经发誓永远不再写曲了,但永远不要说永远,凡事都有可能。”马修老师组建了一个合唱团,他教会孩子们唱出清澈美丽的和声。音乐唤回了马修老师的创作热情,音乐也唤回了理解、尊重与欢笑,放牛班的春天终于来了。

干净、简单的音乐贯穿了整部片子,尽管我无法听懂那些歌词,但并不妨碍在乐曲声中得到享受。一场意外火灾的发生,逼迫马修老师离开了学校。他迟缓的脚步,带着留恋和失落,“孩子们的懂事对我来说比较像是冷漠。”但是,从城堡般高耸着的教室窗口,一只只写着孩子心声的纸飞机接二连三地飞出来,一起飞出来的还有清澈高亢的送别歌声。心酸中弥漫着暖意,马修老师微笑着离开,这样的画面让人无法不动容。

如同行云流水般的影片带着淡淡感伤,却始终温情明朗。或许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那样的年少岁月,我们也曾渴望生命中会出现一个像克雷芒·马修一样的领路人,他或许平凡,但在我们的生命中弥足珍贵。而影片给了我们一次虚构或重温的机会,让我们再次回味了过往岁月中那些愉悦或者感伤。很难忘记皮埃尔在歌声中不断变化着的清澈眼神,从失落到自信,冷漠到喜悦,怨愤到感恩,那是音乐馈赠给他的礼物,他的生命春天已揭开了珍贵的序幕。

《L Enfant/孩子》:

曾经走在离经叛道的路上

片子的节奏缓慢到让人不会不舍得按快进,对话很少,情节很简单,一个满口谎话但却又真诚勇敢的男孩,有两个小小的无助又早熟的小跟班,有一个执拗坚强的女友,有一件又脏又破的外衣,一直在路上,走过车站、公园、旧工厂、河边、小酒馆……冬日的不明不昧的天气里,顶着满脸的青春痘,他走在他离经叛道的路上。

不知道为什么,这电影不停地让我联想到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虽然一个是文字,一个是电影,但是叙述的感觉都让人觉得出奇地相似,通篇散乱而毫无目的的细节,没有重点的一片氤氲,没有目的,只呈现一种愈演愈烈的状态。

男孩在他的路上,准确地说,这并不是普通意义的离经叛道,而是属于回首往事时候,每个所谓最终的成熟者都会定义的离经叛道。那些日子,属于青春,属于前途一片茫然的未知,属于荷尔蒙分泌过剩的味道。

他低眉抬眼,犹豫又肯定地还着价,700,500,

450,带一个手机……或者80,70,65,加一件外套,只有1欧元……又或是沉吟着不想工作的孩子气,打打闹闹咬着面包又洒起雪碧来……还有小小的狡诈,小小的屈服和大大的承诺与大大的尊严之间的抗争……

全是些散乱的片段,可是那种状态却是淋漓尽致,一个在形成中的个体,感到自己和社会分别时候的那种状态,犹豫中似乎也知道,自己必须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前行,抗争的尝试与不可抗的束缚相互作用,就形成了那样一种很难定义只能表现的状态。

没有好看的脸,没有变换的服装,取景毫不修饰,对话毫无文采,但是真挚到连每一个眼神都传情达意,我已经不知道该佩服演员抑或是导演。纪录片再成功也不过如此吧,采集瞬间的迸发来表达设定好的结局,没有刻意的痕迹但是成功表情达意,过程很困难,但是很有力。

走在离经叛道的路上,当你这样感觉的时候,你其实已经给自己加了“曾经”二字,老了老了,青春已逝,唯余叹息。

不过幸好,方向有了,你终于完结了在路上的状态之后,被彻底地改造成为一个社会人,或许这不是你所期待的目的地,但是也许不在路上也就不再感伤。

《天使爱美丽》:平淡的幸福

清晰地记得高二时春天的某个中午,窗外缓缓飘过淡淡的游云,阳光安静地洒落在课桌上。悄悄地问自己,何时才能拥有这份平淡的幸福。果然,站在大学边缘的我,只能把平淡视为追忆,揉碎之后烟消云散。

封套上,艾米丽漆黑的眸子漾着温暖的笑意,活泼而狡黠。这个和名字一样普通的女孩喜欢将手指深深地插入米袋里,用汤匙敲碎结成固体状的油层,在河里打水漂——和所有划分在“芸芸众生”这一庞大而模糊的群体中的其他人一样,她简单地生活,感受小小的悲伤和淡淡的快乐。可是,当艾米丽在河边习惯性地捡起一块石头轻轻丢出,当石块在水面上激起一串涟漪的时候,这个从小生活在自我世界中的孩子却让人感到,也许她能够让平静如水的生活发生某些改变,在平庸琐碎的生活中找到幸福的目标。

走走停停的镜头,展现着好莱坞电脑制作无法超越的法国春天的绚丽和清澈。我看到她把收藏有孩童时美妙记忆的盒子以一种“奇妙的方式”送到已是满鬓白丝的主人的手中;她在扶着盲眼的老人走到地铁口的短暂时间里,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也许他永远也没有见到的街头热闹景象;她把尖酸刻薄、趾高气扬的水果店老板整治到“精神崩溃”;她帮助憨厚老实的伙计吕西安找回自信……塞纳河畔,微风抚面,艾米丽漫步在巴黎街头,步履轻巧。这个帮助别人摆脱心灵阴云的女孩,终于有勇气抱着相册迎接属于自己的奇妙命运。因为那个一直在家中孤独作画的老人对她说:“敲开你的幸福之门,如果你错过机会,随着时间飞逝,你的心也会枯竭干涸。”

一直不太习惯听Enya——甜美的女声,精致的配器,让你感到缥缈。或者说,是我已习惯了喧闹。天籁般乐音中浅吟低唱的那些最朴素的向往和感怀,那雪白墙面上淡淡的花影,已经成为这匆忙的世界对纯真最奢侈的回忆。骚动的城市上空,一只白色的鸟鸣叫着飞过,翅尖掠过之处便是一片惊人的美丽。那是里你越来越远的感动和消失不再的天真。忽然感觉Enya的歌就像艾米丽的眼神,灵动、纯美。在这个艺术家争先恐后张扬愤怒的时代,细腻地描绘着那些不为人留意的细微景致。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都像静静流淌的河流,也许会遇到一些美妙但称不上壮阔的风景,也许一切都平淡无奇。

十二年的基础教育,本科四年甚至硕士的三年,为了能够在社会上拼得一隅之地,我们在未清楚生命意义的时候就已经被打磨包装得如出一辙。等到某个思想的邂逅,立志而无奈地放弃了生命意义的追问,背起装满责任、名利的行囊继续蹒跚在人生的旅途上。

熙来攘往的街头,漂浮着冷漠的表情;陌生,成了最安全的距离。鸢飞戾天的浮躁,经纶事务的世故,壮怀激烈的抱负——还有什么是值得珍藏的?

世尊问弟子:人生究竟有多长?弟子们互相十年、三十年地乱猜。世尊叹息地摇头:人生只在呼吸间。一花一草,也许就是幸福的所在。

猜你喜欢
马修
生日谜语
父亲的秘密
父亲的秘密
一张刷不完的卡
父亲和岳母的惊天秘密
脑洞极开的少年
马修曾迷上摄影
马修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