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与党主席的前世缘今生情

2009-07-14 09:54吴新明
世界知识 2009年10期
关键词:吴伯雄王金平党政

吴新明

不谙“世事”,执意“党政分立,各司其职”,引起党务、立法反弹,政令不畅:谁当主席并不重要,理顺三方关系才是关键,党内尚未有人能撼动马英九。

并非空穴来风

4月上旬,台湾媒体传出马英九要兼任党主席,逼现任党主席吴伯雄转任海基会董事长,导致现任董事长江丙坤萌生去意。4月底第三次“江陈会”刚落幕的节骨眼上,5月4日江炳坤突然当面向马英九递交辞呈,虽然马英九当场表示“绝对不可以”,但此事已闹得沸沸扬扬,圈内更风传,马英九兼任党主席的基调大致已定。若无意外,待6月15日国民党完成县市长初选提名,吴伯雄将卸任,马将轻车直取党主席。

前世缘

马英九兼不兼任党主席,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大转折。就职之初,即有人提议兼任党主席,搞党政同步,但遭到马英九坚拒。当时马英九的说法是不会再搞老国民党党政一体、以党领政的“党国体制”,强调要党政分立,各司其职。在政府新班子的人事安排中,马英九还刻意不买党务系统的账,宁可把油水厚的职位送给无党籍人士甚至长期反马的绿营人士,也不愿用连战、吴伯雄等被推荐的国民党人士,曾引起党务系统怨声载道。因为大选之前,吴伯雄为换取地方桩脚卖力辅选,曾向一些人许诺胜选后将安排职位,但胜选后握有提名权的马英九以“执政不是政治分赃”为由,不买吴伯雄的账,让吴下不来台。吴后来一再公开要求党政一家,以党辅政,并修改党章,要求行政系统列席中常会,以加强对行政系统的沟通、指导和管理,牵制马的行政系统之意尽在其中。马英九与立法系统的关系也暗潮汹涌,马一手提名、任命的行政系统高官与以王金平为首的立法系统“相敬如冰”,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当时有人分析,马英九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不愿接受连、吴等老人指导,显示自己才是真正的当家人;二是要当“全民总统”,拉拢浅绿,分化民进党;三是效法西方体制,搞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四是认为国民党太烂,是包袱。结果,马英九及其团队遭到来自党务、立法系统的强大阻力。先是马英九提名的“监察院”及“考试院”部分绿营人选遭到党籍“立委”否决,搞得马很没面子。接着金融危机爆发,“六三三”政见(经济年增长率达6‰人均GDP达3万美元,失业率降至3%)跳票、台北股市跌破20年线,党内挞伐声不断,要求“内阁”改组声浪排山倒海,比在野党的攻击力度还高。导致国民党在“立法院”虽拥有3/4席次,也未能通过马英九任后首次编列的总预算案,几乎使行政系统无米下锅,不得不加开临时会解决的“怪事”。特别是不久前“立委”补选国民党兵败苗栗、险胜大安区,被视为马当局期中考试的县市长选举也频亮红灯,给马英九不断敲响警钟。受到一系列挫折之后,马英九“幡然醒悟”,不再提党政分立,而要党政一把抓,指挥党务、立法系统拱卫行政系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马英九与党务、立法系统的矛盾,与党主席一职有着很深的关联。2005年6月,前主席连战任期届满,国民党需再次选举党主席。其时连战挟5月份首访大陆“破冰之旅”、开创两岸关系新局的余威,党内人气达到顶峰,王金平等人力劝连战连选连任。马英九等唯恐连战把持党主席,2008年再次参选“总统”,于是放出风声有意加入竞争,名曰世代交替,逼退连战之意昭然若揭。连战心高气傲,不愿与马英九等后辈同台切磋,干脆宣布不再谋求连任。当年7月,马英九与王金平两强相争,竞选期间马阵营不择手段,发生攻击王金平为“黑金政治代表”抹黑事件,引起王系势力的不满,种下了马王不和的心结。马胜选后虽然想向王金平道歉,但王拂袖而去,坚拒担任第一副主席,之后马王关系一直面和心不和。早在2007年,马英九因特别费案受到绿营攻击,主动宣布辞去党主席。为防堵王系势力杀回马枪,马英九三顾茅庐,力请副主席吴伯雄代理党主席。匆忙中,吴伯雄步上了他政治生命中最重要的道路。“姜还是老的辣”,吴在位上展示出作为“政治禅师”的深厚功力,时而隐忍,时而犀利,令外界刮目相看:先强势主导修改“排黑条款”,给有案未结的马英九排除参选障碍。接着拉连、联王、迎宋(楚瑜),为国民党、亲民党合作打下基础,排除了连、王、宋合伙对抗马英九的隐患。再下来投棋布子,安抚地方派系,把过去马英九不擅长、不会做或做不好的政治和人事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在大选期间,为防民进党使出“奥步”,吴伯雄拖着老病之躯,三天三夜吃住在办公室,替马看家护院。要说吴伯雄这两年来的功劳,不可谓不大。马当上最高领导人后,却不知向吴及其代表的党务系统让渡利益与权力空间,当然会遭到党务,立法系统的抵制了。说到底,党务和立法系统的“集体怠惰”,其实是马英九不懂人情世故,未解政治三昧,自己结下的“孽缘”。

今生情

既然马英九决意要染指党务系统,那么由此带来的两个问题是:如马亲自兼任党主席,会否出现理想中的党政一体,如臂使指、指哪打哪?如马不愿直接出面,会指派谁担当代理人?

先分析问题一。马英九完全有理由兼任党主席,毕竟从两蒋到李登辉,均是这样干的。陈水扁执政时期,也有兼任党主席的先例,所以日前民进党攻击马兼任党主席将导致一人独大,似乎理不直气不壮。抛开兼任党主席效果好坏,至少兼任党主席完全符合党内伦理和政治惯例。但就马英九所念兹在兹的党政合一、精诚团结、沟通顺畅来看,恐怕并非易事。前已分析,马英九与党务、立法系统的矛盾,一来在于过于刚愎自用,自认为党需要马英九大干马需要国民党,不愿向党务系统让渡权力和利益,二来在于马英九处处看不起立法系统,不愿放下身段与“立委”搏感情,不愿面对政党政治就是肉桶政治的现实,不愿承认“立委”就是“利委”(即受利益驱使、以权力寻租为常态)的潜规则,三来在于马处处想保持“政治洁癣”,“身”在厨房心中还不想惹油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刘兆玄为首的“博士内阁”、“学者内阁”与马英九气味相投,亦与党务、立法格格不入。退一万步说,马英九即使兼任党主席,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党务、立法系统的性格差异,不设身处地站在党务、立法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不能保证所有行为主体利益均沾,就无法换回党务和立法系统的全力支持,马就是兼了党主席也做不到一言九鼎。反之,如果马英九能做到这一点,即使不兼任党主席,立法和党务系统也会照样抬轿。毕竟,立法、党务系统与马英九并不存在根本冲突,他们在乎的只是是否得到应有尊重和应得利益。至于有些人认为,吴伯雄战功显赫,马逼吴惨然退隐江湖,担心引起吴反弹、王金平兔死狐悲,未免多虑。一则因为今日国民党内无人能与马英九抗衡,二则因为吴年高多病,去年8月即有隐退之意,只是当时有人以“国民党已有一个笨总统,决不能再出一个笨主席”为由力谏,吴才勉为其难,答应廷任至今夏。目前吴伯雄只有一事牵挂,即儿子吴志扬的前途。只要6月15日吴志扬获得桃园县长提名,吴老爷子甘愿全力替儿辅选,尽早脱离党内俗务。

再看问题二,如马英九不愿亲自兼任党主席,将会指派谁当代理人?一般而言,党主席候选人要具备副主席资历。从2001年国民党采取党员直选,三任党主席连战、马英九,吴伯雄均是由副扶正的。就目前的形势看,马的代理人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稔熟党务工作,二是有选举经验和操盘能力,三是从政经历丰富,四是配合度高。摊开现任八位副主席来看,吴敦义历任南投县长、高雄市长,做过地方民意代表,身受马英九提携担任党秘书长和副主席,辅选“立委”及“总统”选举,立下汗马功劳,对马英九配合度也高,应是代理人的合适人选。蒋孝严身为蒋家后代,历任民意代表,“外交部长”、党秘书长等职,从政经历完整,但缺乏地方执政经验,加上外省背景,身份敏感,恐难成为马英九代理人。林丰正历任台北县长、“交通部长”、党秘书长等职,党政经验丰富,但其与连战走得太近。被贴上连系标签,估计很难进入马英九法眼,再登高峰可能性不大。詹春柏是马英九核心幕僚,配合度高。但其人守成尚可,开拓不足,操盘能力不足以应付年底县市长选举,难当大任。江丙坤在经济方面很有造诣,两岸方面也着墨颇深,无奈年事已高,体力、心力均难担当党务严苛考验。朱立伦被视为中生代人选,桃园县长连选连任,选战经验丰富。有地方首长行政经验,最具2016年接班迹象。黄敏惠兼具女性、南部、本土、年轻多重因素,是党内政治新星,与朱立伦都是马英九的两张牌,但马英九如果现在就掀开底牌,恐怕也不明智。曾永权担任过“立委”,贵为“立法院”副院长,从基层一直走到中央,熟悉立法系统生态,可以说后势看涨。再观党内,在无人足堪挑战马英九的前提下,出面与马指定代理人进行竞争的人也不会有几个。王金平已不太可能亲自上阵,其代理人洪秀柱、连战之子连胜文出马的可能性也不大。届时真有人出面竞争,大约也是插科打诨之类,难以影响马英九布局。

猜你喜欢
吴伯雄王金平党政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本期民居人物——王金平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
1949~1956年党政关系的建构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