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骏
用影像重构历史,不是一件新鲜事。历史尘埃落定之后,人们可以用影像铭记这段历史。反思这段历史,文艺化这段历史……如何选择重构历史的影像学手段和叙述角度,取决于导演想要通过这部电影去传递什么,表达什么,呼喊什么。
《南京!南京!》:
超越真实的诗化
二战之后,西方曾有名言:“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写诗即指艺术创作,因为再高明的艺术,也不可能替代真实的苦难。那真相背后可以写诗吗?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本身来说,它是一片永远无法被照亮的黑暗。拍“南京”题材的故事片,本身是不是就是野蛮的?如果这样,那任何人拍摄这样的题材都是错误的。不过,这显然不是我们需要的答案,就像《东方早报》王泰白的文章《南京的记忆与一部电影的文献价值》阐述的:“历史是大量艺术作品的灵感和创作来源,但是历史不能只是轶事(《色·戒》)、故事演义(《赤壁》、《七剑》)……我们需要更多的转述、更多的艺术形式来强迫历史不断返回现场,在一个健康、进步、人性的社会中,重新讲述历史的欲望代表了一个国家和社会自我反省的能力。”
历史的真实往往令人惊诧。在相当长时间里,1937年的南京这座生死之城中所发生的屠戮,在除去中国之外的世界“二战史”上,是被忽略与遮蔽的。1996年12月,在美国纽约的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上,德国人约翰·拉贝的孙女赖因哈特女士将2000多页的《拉贝日记》副本首次向外界公开,引发轰动,成为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1968年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让欧美世界真实地认识了发生在中国的那段历史,在此之前,关于“南京大屠杀”,在美国的历史书上是一片空白。在这个意义上,《南京!南京!》的拍摄为我们解读那段特殊的历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有人说,这部电影不仅拍给中国人看,更应该是拍给世界看的。
在真实的历史中,日军的确没有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拉倒孙中山铜像,这一细节是虚构的。毕竟《南京!南京!》不是纪录片,它需要虚构故事和人物来还原历史的真相。就如新浪娱乐《夹在真实和虚拟间的人物谱》一文所述:“陆川用《南京!南京!》尝试改变,一群面目清晰、有性格、有缺陷、有诉求的人物在历史的尘埃中浮现……这些或纪实或虚构的人物一起构筑了《南京!南京!》的人物长廊,产生了特殊的效果,让你仿佛置身历史事件中,同时又质疑其与绝对的真实有多大的距离。”影片努力呈现战争与屠杀中活生生的人、血淋淋的场面,让我们在压抑和悲伤中再次回到历史上惨绝人寰的那一刻。
《帝国的毁灭》:
普通人也在反思
作为第一部以希特勒为主角的纪实性历史影片,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从希特勒身边最后一任速记员的视角出发,以平实、客观的立场展现了这个战争狂人在掩体里度过的生命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
这部德国十年来制作费用最昂贵的影片(耗资1350万欧元),根据德国历史小说家阿希姆·费斯特2002年出版的历史小说《垮台》和希特勒女秘书荣格的回忆录《最后时刻》改编而成,影片以荣格的视角讲述了纳粹德国灭亡前夕,即1945年4月20日到5月2日之间发生在位于纳粹德国总理府花园下掩体里的故事。希特勒是这段历史的主角,在那里他度过了最后一个生日,面对纳粹德国的失败,他歇斯底里,痛哭流涕,他与爱娃·布劳恩举行了婚礼,然后双双自杀;他把氰化钾针剂发给身边的士兵,命令他们即使给敌人留下尸体,也必须面目全非……
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许多人感到惊讶。影片中的希特勒并不完全是以一个独裁者、杀人恶魔的形象出现,他有时也像一个身患帕金森症的孤独老人,会流泪,会亲吻爱人的嘴唇·喜欢吃巧克力蛋糕,经常牵着心爱的牧羊犬散步……德国人,难道要原谅希特勒吗?针对这样的怀疑,德国《明镜》周刊的观点看起来更客观一些。文章分析说,德国目前的政体是建立在对纳粹德国体制的完全否定的基础上的,所以德国政府对二战的反思是非常彻底的,德国政府要员也对那段历史多次做过真诚的反省。因此,《帝国的毁灭》表现出德国在对待二:战历史的心态上日趋成熟,对那段历史的艺术文化表现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自信。评论普遍认为德国人能够通过艺术形式来检讨自己的过去,这部电影拍出德国人的痛苦自省,没有虚饰和隐瞒,也让世人了解为何一个政治狂人会导致600万犹太人被杀、各国共计5000万人罹难的悲剧。
在《帝国的毁灭》中,片头是今天真实情境中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性的反思(影片中,她是希特勒的秘书):“我不是一个狂热的纳粹,当初在柏林我可以回答:‘不,我不去,我不想去元首的司令部。但是我没有那么做,我太好奇了。我没有意识到,命运把我带到一个不曾想到的地方。直到现在,我依然不能原谅我自己。”在片尾,她更给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下了这样的结论:“年轻不是借口。”——谁要为二战负责?当然是以希特勒为首的人间恶魔们。但是,在战争策源地生活着的普通人,应当怎样看待自己在战争中的角色呢?影片的导演试图告诉我们:反思不是政治家与历史学家的专利。60年来,德国的普通人也在反思。
苏联:影像还原,是为了铭记
苏联是二战的重要战场,为二战的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二战题材因此也成为苏联电影中最重要的表现内容,电影工作者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场战争。
尤里·奥泽洛夫导演的《解放》是苏联耗资最巨大的战争影片。影片分为五集,片名分别是《炮火弧线》、《突围》、《主攻方向》、《柏林之战》、《最后一击》。影片从1943年苏联库尔斯克战役反攻开始,继而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饿罗斯、解放波兰,最后攻克柏林的历程。影片是苏联电影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故事片,影片刻画了从两军统帅部到普通战士的角色形象,从全景角度表现了战争,堪称史诗式的巨作。该片按历史编年,表现了几次重大的军事战役,场面恢宏,人物众多,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进程,具有很强的文献性。
以影片《解放》为代表,这种气势宏伟的全景式战争片是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卫国战争题材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他导演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三部作品构成了一部二战欧洲东线战争史。这些战争大片,在表现宏大场面的同时,对细节精益求精,激荡着男性阳刚的豪情和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士气。在苏联,《莫斯科保卫战》放映到斯大林发出命令,对杀害卓娅的德军某师官兵不接受投降就一律就地枪决这一情节的时候,影院里曾经出现全场观众集体鼓掌的场面。还是在这部影片中,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领28名战士与几十辆德军坦克顽强对峙了四个小时,不惜以血肉之躯搏杀法西斯的钢铁巨兽,他在牺牲前喊出:“伟大的饿罗斯已经无路可退,我们身后就是奠斯科!”——这句经典台词至今仍为人称颂。
苏联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了那段真实的历史,忠实于史实的拍摄手法和拍摄理念,让苏联的战争巨制成为那段历史最有力的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的历史战争片,曾经有一个时期,是为了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