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百日:中美关系走出怪圈

2009-07-14 09:54
世界知识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中美两国

袁 征

“倾听”和“接触”取代了“敌视”与“对抗”——

到4月29日,奥巴马入主白宫整整100天了。对比布什时期,奥巴马政府的内外政策有了明显的变化。新政府采用的“巧外交”新思路以及向世界展示出的“倾听”和“接触”的姿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关系也平稳过渡,开局良好。

更多强调共同利益,低调处理分歧

奥巴马上台不久,中美两国元首就通了电话。两国领导人都表示要加强交流、对话与合作,坚持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妥善处理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随后,希拉里国务卿和杨浩篪外长进行了互访。希拉里在访华期间,向中方传递了美国政府愿意与中国合作、开创“新时代”的积极信号。4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在伦敦首次会晤,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成果。双方确定了“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和全面的中美关系”的新定位,并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分别由两国元首的两位特别代表领衔展开磋商(战略对话在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国务;即希拉里之间展开,经济对话在美国财长盖特纳和中国副总理王歧山之间展开)。相对于布什政府时期的对话机制,级别提高了,并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不仅如此,双方都表示要尊重和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奥巴马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持“三个联合公报”·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不支持“西藏独立”。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具体操作上,奥巴马政府更多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低调处理分歧,显示了务实的对华政策取向。在首次访华期间,希拉里国务卿将重点放在了中美合作上,淡化了双方在人权问题上的争议。4月15日,美国财政部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认定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在内,都没有操控汇率行为。这和奥巴马竞选期间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平稳过渡有其深刻背景

出现这样良好的开局,没有出乎人们的预料。经过多年的磨合之后,中美关系日趋成熟,正在步出过去的怪圈,不再因为总统的轮替而出现大的波动。

首先,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中美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较为平稳,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不断拓展。中美两国无论是在双边问题、还是在多边层面上,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涉及国际反恐、军控与核不扩散、地区安全与稳定、打击贩毒和非法移民、能源与环保等诸多领域。两国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随着中美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推进双方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1979年两国建交时贸易额只有25亿美元。到了2008年,根据美方的统计,中美贸易总额达到4092亿美元;而根据中方的统计,两国贸易总额超过3337亿美元。目前中美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美国在中国有巨大投资,中国1,9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的70%是以美元存储的。截至今年2月,中国持有7442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美方在不同场合公开希望中国继续购买美国的国债,并正面回应中方对购买美国国债的担忧。

其次,经过多年的磨合,中美磋商与合作日益机制化,并就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有助于降低双边关系的大幅波动。两国最高领导人频频会晤、通电话或互致书信,就涉及双边和多边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目前中美两国之间各种对话磋商机制总数超过60个,范围涵盖政治、经济、防务等多个领域。这些机制有助于减少分歧和增进互信,对于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美国上下日益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发展对华关系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已成为两党的共识。布什政府时期,美方提出了中国是“利益攸关方”的提法,希望中国担负更大的责任。而近期美方一些重量级人物提出的中美“G2”合作共治的构想也反映了对华关系的重视。在去年的大选中,对华关系没有成为竞选的话题,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一点。希拉里国务卿明确表示,“中国是现今正在改变的全球政治图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与中国建立一种正面的,合作的关系。”

第四,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为中美加强互信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奥巴马一上台就忙于应对金融危机,想方设法使美国经济步出低谷,主观上不希望在对外事务领域出现任何大的麻烦。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力量,中国有望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之一。中国握有大量的美元储备,还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一直希望中美能携手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并对中国刺激经济的措施表示赞赏。毫无疑问,中美利益交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合作共赢是双方利益的需要。

矛盾与分歧仍然存在

中美关系开局良好,但妨碍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些矛盾和分歧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甚至在特定环境下会凸显出来。

首先。双方的战略互信远没有建立起来。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地缘政治的考量和霸权心态,美国对于中国的防备心理远没有解除,未来对华政策的两面性还会继续下去,交往与防范并行。3月25日。美国不顾中国的反对,发布了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报告虽表示欢迎一个稳定、和平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但依旧是老调重弹,继续宣扬“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正在打破亚洲地区的军事平衡。报告称,美国防部将通过预防性行动,对中国不断发展的军事力量以及中国军事力量使用的不确定性做出反应。

其次,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同样存有分歧。尽管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反对和遏制法理“台独”、维护台海稳定方面,做出了共同努力,但美国不会轻易放弃插手台湾问题。奥巴马政府已明确表示,将继续依据《与台湾关系法》实行对台军售。中国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统一,但美国则对最终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没有预设立场,其所关注的只是解决的过程必须是和平的,最终解决的办法是两岸都能接受的。换句话说,美国只问过程,不问结果,一直拒绝就解决台湾问题的最终目标表态。与此同时,美国还有意利用台湾的民主化,来对大陆的政治变革施加影响。在缺乏战略互信的情况下,着眼于地缘政治的考虑,美国也不会轻易放弃用台湾牌来牵制中国。虽然目前奥巴马政府表态支持台海两岸关系的和解,但不排除未来美方会搞一些小动作,为两岸关系的发展设置障碍。

第三,由于双方在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还会继续下去。人权、宗教等问题依旧会困扰两国关系的发展。

除此之外,中美两国在气候、能源和经贸领域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金融危机为两国的密切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国内失业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可能会进一步抬头,甚至会将矛头指向中国。事实上,在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国会通过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已经显露了这种苗头。虽然两国爆发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双方在贸易平衡、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和反倾销等方面的摩擦会加剧。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随着奥巴马政府在这一问题上转向积极,美国将会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各种迹象表明,奥巴马十分重视气候变暖问题,并将新能源的开发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美是排放温室气体的两个大国,奥巴马曾表示,“美中两国都肩负着应对这一重大挑战的责任”。未来一旦美欧联手,中国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总之,在这些领域,如果处理得当,将会拓展两国合作的空间,反之,就会引发争执,甚至殃及其她领域的合作。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中美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