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晔:目前这一套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我们也应当对它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与评价。我认为这个考核体系是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最宝贵的经验,我们等于摸索了一条在中国行之有效的大规模高速发展的长期的“宝典”,这个是我们独有的经验,就像英国、美国各有一套经验,政府的作用是创造一套企业发展的环境;德国、日本、俄罗斯在工业化过程中政府起的作用比较大,和英美不一样,国家先去兴办企业,等到发展起来之后再转到民间。中国三十年来的发展充分利用了我们这套政治制度和行政体系的特征。中央集权式的体制里其实蕴含着很大的能量,在过去的时代里是发挥不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这套自上而下的考核体系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政府逐级地去竞争,谁做得好我就提拔谁,谁做得好谁就有政治前途。许多外国人都不理解我们这个经验,其实这个是我们发展的法宝,它带来的好处是十分巨大的。这套东西最大的好处在于它确实有助于实现我们的国家目标,它引领着我们走上一条通向经济强国的道路。
当然它带来的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性也很巨大,这是个一体两面的东西。现在要强调可持续发展,当然可以改变这个体系的内容,但是这也首先要涉及到你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国家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现有的这个体系,一直走到今天,它的脉络和方向还是很清晰的,如果要改变、创新,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去权衡、去考虑。比如保增长,这是必须要做到的,如果经济增长停滞了,就业、社会保障以及诸多由此而来的民生问题是我们无法承受的;但强制性的保增长指标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性也确实相当大,怎么处理这个关系?怎么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新的发展战略?这正是检验我们政治智慧和发展眼光的时刻。评价体系的内容在短期之内进行调节、变动可以实现,但是这种改变能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来看,还是存在很大疑问的。比如,原来的考核体系已经在县级主政官员中深入人心,中央真的要传递这个改变的信号,可能会给县级政府带来观念上和思路上的混乱,他们可能会突然觉得无所适从。所以不单单是一个考核体系的问题,要扭转它,难度是很大的。
国外点击
中外评价体系对比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府评价体系是很不一样的。中国的评价体系,是一种以公共权利为基础、以国家为主体、自上而下的体制内的一种评价体系,西方的评价体系则是以公民权利为基础,以社会为主体的评价体系。在国外,评价政府的多为非政府的组织、传媒等机构,经常性评价政府的就是传媒,而正式评价的多为智囊机构(如美国兰德公司)、专门研究机构、基金会等,而“绿色环保组织”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则能评价政府的环保政策。
西方国家针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大都采用体系繁杂的指标,有些指标体系甚至超过200个变量,原因在于:一方面基于统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得益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使绩效评价的技术过程变得相对简捷。我国的情况大不一样,作为实证研究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本质上不是研究这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一套既反映地方政府职能实现程度,又具有可操作性和公信力的指标体系并取得两者问平衡,是值得进一步细致探讨的问题。
美国俄勒冈州政府运用标杆管理法,通过广泛征询地方政府、立法机关、普通市民、商业团体、慈善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立了包括经济、教育、环境、市民参与、社会支持、公共安全、社区发展等7个领域共158个具体指标的俄勒冈州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美国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主要包括投入、能量、产出、结果、效率和成本效益、生产力等几个方面,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细分为150到1500种不等的评估指标。
英国地方自治绩效委员会根据公民宪章的精神,构建了包括居民应对、住宅供给、垃圾处理、地方环境、教育服务等17个领域280多个指标的地方自治绩效评价体系。
日本于2002年4月施行了《政府政策评估法》,东京市政策报道室通过全面深入的问卷调查,筛选出99个指标构建了东京都政策评价体系。(人民论坛记者王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