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达富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大气磅薄,雄贯古今,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实践和远大的革命理想的表现和再现的高度统一。我在最近一次的教研活动中重温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有一些新的感受,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感觉,现将它写出来,供大家探讨。
词的上阙中“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学教材教参中的大意是:霜晨中,冷月下,红军向娄山关进发,军马在山路上发出细碎的哒哒声;军号时断时续,深沉悲壮。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够确切,“碎”者,小步也,指步幅小而频率快的步子,完全是一种霜声中,冷月下的急行军,确切地说是一种长途奔袭。“喇叭声咽”,是根本没有吹军号,“咽”有多中解释,在这里最恰当的应当是“填塞、充塞”一义,如“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汉·刘彻《新序》)、“乃饮坤大醉,投于井下,以硙石不咽其井”(唐·裴钅删《传奇·水坤》)、“咽哽”(泣不成声、气塞声断)。全句指写的应是红军的一次或几次人衔枚马勒口式的长途奔袭。所以不可能吹响军号。
红军在黔北期间实际上是两夺娄山关、二占遵义城。第一次是1935年1月8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完全采用夺袭的方式,爬上悬崖,由上而下攻占了娄山关。第二次是二月二十六日,敌我双方均派出部队向娄山关前进,都力途控制这一战略要点,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十二团、十三团比敌人早几分钟占领陡峭的娄山关。当红军登上顶峰俯视遵义方向时,发现敌军离他们只有二三百米远。可见两次夺取娄山关都是奇袭奏效,都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而这时在娄山关与遵义之间有王家烈的八个团,吴奇伟的两个师也在赶来。27日三军团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娄山关上压了下来,会同赶到的一军团,向遵义挺进,在以后的三天里击溃和消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毙伤敌人三千,俘敌二千,缴获颇丰,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指挥红军四次赤水,一次次从冲破敌军重围,有时甚至从只有几里宽的缺口中悄然遁去;一次次把敌人抛在脑后,运动战术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创造了战机,创造了北渡金沙江的条件。所以无论从当时的环境条件,还是实战情况来看,我认为自己对词上阙的理解更为准确,更能体现长征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伟人毛泽东也从此一扫长征以来的沉郁,相继表现了“三军过后尽开彩”的喜悦,表达了“太平世界,环球同此深热”的宏愿,抒发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坚定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信念。他的诗词确实是中国革命历程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