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瑞君
鄞州区位于浙江省东部,经济发达,2008年区财政收入达133亿元。多年来,鄞州区教育装备工作一直注重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充分保证了教育装备经费足额到位,中小学教育装备总投入持快速增长势头。至2008年底,全区中小学教育装备累计投入已达3.12亿元(其中2008年投入4 174万元),累计生均教育装备经费为2 690元,生机比达5.2:1,多媒体进普通教室达87.77%,装备水平处于省、市前列。
随着中小学新课改的实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此,鄞州区积极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精心打造教育新装备,全力服务新课程,努力将鄞州区打造为教育强区。
一、树新课程的服务观,积极探索教育装备新路子
1.按时到位。
新课程逐步实施,可与新课程配套的仪器设备一般是滞后的,这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鄞州区改变过去被动等待的做法,积极主动、保质保量完成新课程的教育装备工作。比如,普高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在2007年暑假就落实了经费、实验教师培训以及技术装备配备方案等工作,10月招标工作结束,11月底,鄞州区8所普高的通用技术实验室装备完毕,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2.搭建平台。
建立新课程实验室,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由教仪站负责老师、新课程实验教师与仪器供应商三方组成。会上,实验教师可以向供应商学习设计理念、操作技能,供应商向实验教师了解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特别是需要完善改正之处,从而达到双赢目的。通过联席会议,加强了新课程实验室建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益。
3.网站建设。
建立有特色的专用网站为新课程提供高技术的服务,成为新课程的网上基地。比如,利用moodle技术建立起“技术教育魔灯”,形成了一个新的课程平台及网上教育中心,吸引了众多教师在网站上学习和讨论;利用wiki技术建立起“浙江省通用技术教学网”,形成了一个新课程资源中心,教师们不仅可以进行交流,还可以相互支持、提供、修改,从而形成优秀、适用的教育资源,因此该网站被省教研室指定为全省通用技术唯一的核心网站。
二、树新课程的目标观,把握教育装备新重点
1.把握重点。
新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将学习知识与学习求知的方法并重,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倡导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应重点关注那些用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新装备。同时,我们还对现有实验设备的功能进行拓展,使之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新场所。
2.重点装备。
近两年来,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重点项目装备工作进展顺利。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8间、数字化探究实验室4间,高分子生物实验室5间,总投入210万元;自动录播系统(微格教室)5套,总投入120万元;小学生科学探究实验室15间,总投入75万元;中学生业余电台1个、校园气象台多个、地震测报台1个,总投入100万元。
上述项目的落实,为新课程顺利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为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提供了有利条件。
3.功能拓展。
注重拓展现有设备的功能,为新课程教育服务。如把劳动技术教室拓展成新课程的通用技术模型制作室;开放理化生实验室兼作学生“动手做”的活动场所,理化生准备室兼作技术实践的“工具库”,理化生仪器室兼作学生自主设计的“材料库”;在实验室四周建立学生作品的成果展柜等,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实验提供尽可能多的器材和条件。
三、树新课程的现代观,着力
推动教育装备应用
1.协作示范。
新课程注入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这是新课程高效开展、取得成功的关键。目前,鄞州区有6所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7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为进一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2008年初,鄞州区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协作组。一年来,协作组共开展经验交流活动4次,编写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区教师人手一册),发行《现代教育技术快报》4期,举行技术人员培训1次,每月定期上传教学资源进行交流。
通过协作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协作组成员在新课程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同时通过协作组的示范、辐射作用,提升了全区学校在新课程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水平。
2.活动创建。
新课程需要全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数字化校园为学校开辟了新的管理模式。从今年起,全区广泛开展“星级数字化校园”创建活动。争取通过3年的努力,使全区中心级以上学校和高中段学校达到星级数字化校园标准(标准已自行制定完毕)。同时为提高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区教育局将对数字化校园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树新课程的信息观,充实
优化新课程教育资源
1.明确思路。
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促使传统教育方式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
2.多渠建设。
为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新课程教育,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建设教育资源库显得尤为重要。
鄞州区先后购置了“浙大网络”,“K-12”,“甬成功”、“省电教馆制作的新课程资源库”等校园网资源,包括视频会议系统、邮件系统、数据库和资源库等,价值240万元,为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建立区内各级名师优质录象课VOD点播系统,一年来共有60节优质课放入此系统,可以让山区、边远地区的师生能随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对各校自制的教育资源进行收集,筛选整合后放入区资源库,供广大师生共享。
3.模式创新。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度,真正发挥区级教育资源库的使用效益,鄞州区改变过去先建后用,用时可能已过时的做法,在建库模式上进行创新。
目前,鄞州区以通用技术学科为试点,利用全区教育网络,引入web2.0式的广泛参与共享模式,使教育资源快速灵活、更新及时、大家共建,更重要的是满足教师个性的需要,使资源更具有适用性。全区的教育资源并不是直接给学校教师使用,而是作为一种半成品放在网上,然后经过学校的校本化处理、修改、选择以后放在校园网上,最后,经过教师本人的消化吸收,改编成教师自己适用的资源,放在自己的办公电脑上,成为教师真正有用的课堂教学资源。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区教学仪器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