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的个性化职业指导

2009-07-09 08:24黄文大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个性化

黄文大

摘要: 本文从关注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入手,运用“人职匹配”理论,抓住人格特点与职业的匹配关系、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两个重点,阐述个性化职业指导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职匹配;职业指导;个性化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的新形势下,专科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了更大的冲击。要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除了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其中个性化职业指导即是打开高职毕业生就业新局面的一把“钥匙”。

一、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主要困境

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占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的60%,每年的就业率也与本科毕业生相差无几,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高就业率下的低就业质量。

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自2004年起连续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但根据我们对06届毕业生采取抽样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的跟踪调查,学生大部分属于“灵活就业”,占92.9%,在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就业的占了74.8%。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专业对口率只有12%;毕业生平均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占65%;半年内更换过一次单位以上的多达5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评价平均分值为3.88(满分为5分)。从中看出,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没有找好第一份工作。

就业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个性化指导不够。过去我们只是把学生当成层次单一的群体开展普及性的职业指导,关注更多的是这个群体的共性即普遍性的问题,而没有认真分析针对个体或某类人群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的匹配关系、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在强调普及性指导的同时严重忽略了对一些特殊个性特征人群实施个性化指导。

因为缺乏个性化指导,很多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比如说“考公务员热”现象,听人家说考公务员好,就跟风去考,根本不考虑个人的人格类型与公务员这种职业类型是否匹配的问题。又比如说“考专插本热”,很多学生不了解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而只是由于家长的要求一味追求高学历,结果每年真能考上本科的少之又少。目标的错位导致这些学生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影响了找工作。

反思我们自身的工作,因为缺乏个性化指导,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课堂说教式的就业指导课,犹如蜻蜓点水;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服务也是零敲碎打,缺少个性化支持平台;缺乏针对特殊人群的素质拓展,这些都是导致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个性化职业指导是开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新局面的一把“钥匙”

首先,要正确理解“职业指导”的概念和内涵。它有四个内涵:第一,强调指导对象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而不仅仅是求职者;第二,强调指导的最终目标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能够更好地做到人尽其才,而不仅仅以就业为目的;第三,强调职业指导是一个过程,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而不仅仅是某一个阶段和时期;第四,强调职业指导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功能作用,而不仅仅是提供就业信息。

其次,实施个性化的分类指导。个性化指导不仅包括对个体的指导,还包括针对一些具有某种共同特点或某类特殊个性特征的人群的指导。举例来说,有一些来自偏远山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他们因为占有较少的就业资源(社会人脉关系、求职经费投入、个人形象包装、参加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等),往往表现出性格内向、自卑、就业信心不足等特点。这一类人群是高校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需要重点帮扶。

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要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通过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与其特性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提高就业的质量。

三、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理论依据和成功案例

“人职匹配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特征与能力特点,并与社会的某种职业相关联。职业指导就是要帮助个人寻找与其特性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

我们在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指导时,要重点关注人格特点与职业的匹配关系以及各类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这方面可以参照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学说”,他把千差万别的人格类型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同时把成千上万的职业划分为相应的六大类,每一人格类型对应于一个职业类型。这六种类型分别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和常规型。

在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也发现很多成功的案例,试举两例说明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例一:谢同学是2002届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学校自律会主席。毕业时到黄埔区一家职业中介机构就业。用人单位对他的评价也很满意。一年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补充到县(市)级食品药品监督机构工作,正好有一个职位是需要计算机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他征求我的意见。我基于以下三点鼓励他报考:一是他的个性很适合,他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根据霍兰德的理论他属于社会型,跟这份工作很匹配;二是当时他参加了成人高考专升本,知识层面上不会与本科学生相差很远;三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他不应该错过这个机遇。结果他考上了,他说当时考官最欣赏他在学校自律会工作表现出来的社会工作能力,正是这一点他把很多本科以上学历的竞争对手淘汰了。

实例二:杨同学是2003届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她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但没有担任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中等。临近毕业的时候,东莞某企业来校招聘储备干部。当时报名面试的同学中不乏优秀的学生干部,她面试的表现也很一般,但是每次回答完面试官的问题之后她都会报以面试官爽朗的笑声。厂方公布录用名单时,我忍不住问面试官为什么会选中杨同学。他们的回答我一直没忘:“就因为她爱笑啊!”他们认为一个爱笑的女孩一定能够和所有的人搞好人际关系,而这正是这份工作对人的一种要求。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一些特殊性的人群,如想转专业的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的群体、特别缺乏自信的群体、长相一般的女学生群体、学习成绩一般的群体、优秀学生群体等。按照霍兰德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学说”,这些特殊性人群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需要分门别类为他们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从事的职

业类型,而不完全是由他们在校学习的专业来决定。

四、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对策建议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已经有了许多很好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一些方法可供同类高职院校参考和借鉴。

1.建立每个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记录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职业指导过程,从入学跟踪到毕业。

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加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包括介绍“人职匹配理论”、职业生涯设计的概念、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有需要的学生做职业素质测评,为每位新生发放《职业生涯规划手册》,从入学开始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跟踪三年,直至毕业。学校对于人格类型与将来职业类型不匹配、需要调整专业的这类学生,由二级学院、教务处和招生就业处会诊,以就业为导向,为他们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该转就转。同时,学校开设了第二专业选修或各专业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以满足各类学生不同的学习和职业选择需要。

2.重新设计就业指导课。

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重新设计就业指导课。课程性质为面向全校高职在校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38学时,2个学分。改变过去单纯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模式。新的实施形式为:课堂教学安排18课时(计1个学分)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新增加实践教学模块,由招生就业处统筹安排,实施个性化职业指导。课外实践安排20课时(计1个学分),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二级学院举办的各种企业人士讲座、职业生涯设计实践、创业设计大赛、就业成功素质训练等与个性化职业指导有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校期间累计达到20课时(超过按20课时计算)。

3.引入“就业超市”服务机制,为学生定制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

充分发挥学生服务中心的职业指导和服务功能,参照“超市”购物的理念,引入“就业超市”服务机制,为学生中一些特殊性的人群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平台,根据他们所选的时间、提出的指导内容配合适当的形式为他们“量身定做”,增强指导过程的有效性和指导对象的针对性。

4.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针对就业信心不足的学生群体举办“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营”。训练营安排在每天早上6:55开始,经过有氧训练、自我激励、理念交流、拓展训练、感悟分享、训练点评、延伸指导等七个环节,每天一个小时,历时21天,训练地点可选在校内足球场。教材选用李连营主编的《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共五个单元二十一个训练科目。第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改变自我、不畏挫折和提高自信;第二单元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忠孝言行、感恩心理、责任意识和博大爱心;第三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审视人生价值、规划职业生涯、坚定成功信念和践行智慧策略;第四单元是引导学生认识习惯与命运的关系、掌握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及自觉养成决定命运的良好习惯;第五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践行重要的职业素质及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成功理念。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光哲.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刘范.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办学质量社会评价的实践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1).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个性化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浅析中国职业指导发展的问题
同桌宝贝
试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