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教育应从保证心理健康出发

2009-07-09 08:24曾建林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心理健康

曾建林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问题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索如何更好地对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教育;转化

作为一名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深地感到责任的重大和工作的艰难。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尤其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后进生),我们更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避免做一些“多余”的工作。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必须从保证心理健康出发。在这里,笔者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出发,分析心理健康与学生管理之间的紧密关系,试图重立一个新的管理视角。

把心理健康和学生管理联系起来,似乎有些牵强,其实不然。有这种误解的原因很简单,我们把健康过于单纯地限定在生理健康的层面,而忽略了心理健康乃至其它因素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可以断定,几乎每一个差生(即所谓的后进生)在心理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有些甚至较为严重。在学生管理的层面上,有时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心理是指人的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理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集体感,在学习和工作之中,能完全发挥自已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而事实上,这些可能都是我们所谓的差生所缺乏的。可以说,一个智力健全、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与人际关系好等的学生是不会成为差生的。所以,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对后进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会是一条可行的路。现在我们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指出解决的方案,供大家参考。

目前,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如下:

1.学习方面: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不浓,厌学等。这些可能是造成差生的最关键的原因。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浓和厌学的情绪,究其缘由,就是学不会,或者说不知道该怎样学,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来,这恰好可能就是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注意力分散等因素所造成的。这本身就是恶性循环,时日一久,学生便产生了厌学情绪。教育工作者不妨从引导学生从课外或业余兴趣入手,先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学习情绪,比如球类、吉他(音乐)、街舞、武术等,再逐渐把兴趣转向专业学习方面。爱屋及乌,一旦学生对你产生信任感,他也会听你的话,去认真对待他的学业。

2.品行方面:偷盗、说谎、斗殴、逃学、出走等。这些方面在校园里虽然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也不是没有发生,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事实上,我们常常忽略这些问题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学生为什么要偷盗、说谎、斗殴?难道只是单纯的没钱花,或者好动、手痒那么简单?其深层的心里因素的确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深思,对症下药,解决心理问题。

3.情绪和情感方面:焦虑、压抑、紧张、忧郁、恐惧、孤独、冷漠等。从笔者对学生所进行的心理健康问卷(测试)调查中看出,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上情绪或情感方面的问题。在一些针对性的问话中,笔者发现差生中更多处于焦虑、紧张和冷漠等心理状态中,这可能是造成学生偷盗、说谎、斗殴、逃学、出走等后果的原因。自然而然地,对学习、生活的迷茫和不确定,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一种悲观情绪,从而主宰着自身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恰好是偏激或过激的。

4.人际关系方面:胆怯、自卑、内向、孤僻、自负、不随和等。人际关系不和谐是造成学生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主观方面来说,学生自身的性格、脾性以及情绪等因素是造成人际关系僵化的主要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也有学校教育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原因。当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等关系,即差生会认为自己受到冷落或排斥,这样,他们就会有比常人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平等的爱的要求,希望老师能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注,赋予他们更多的平等的爱。所以,这要求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管理,必须因材施教。

5.青春期方面:由恋爱、失恋、单相思和性行为等产生的问题。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男女之事都充满好奇,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让管理者头疼的事情。因为恋爱或失恋所造成的身心健康的损害的事件是有目共睹的,而这类学生是最容易做出“傻事”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教育和管理,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人性化的问题。对于爱和性这个问题,做好前期的教育工作比事情发生后单纯的处罚效果更为显著。事实上,青春期的性教育恰好是我们做得最不够的。

6.个性与人格方面:猜疑、固执、狭隘、怯懦、妒嫉、独断、专横、自私、残忍、对立和破坏等。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是这个时代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根本特征,尤其是被我们列入差生名单者。这类型的学生容不得别人冷落或忽视自己,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超出个人年龄或心理范围的事情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比如在校园里抽烟、喝酒、斗殴或者耍酷等行为来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企图向世界宣布“我在这里,我还活着,别忘了我”诸如此类的想法。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的管理者好好反省。因为在校园里,最难管而且最具破坏力的学生可能就是患有这类心理障碍的学生。所以说,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入手进行教育和管理,可能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7.严重心理失常问题:强迫症、轻度精神疾病、自杀、性变态(窥阴癖、恋物癖、露阴癖)及反社会情绪等。这类型的学生比较少见,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其中反社会情绪这种心理问题的学生还是比较多见一些。不管学校和老师说什么,他都可能会反对,即和学校或老师唱反调,甚至通过行动来证明这种“唱反调”所产生的破坏作用。因为这类型的学生往往觉得这样做能在同学中间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从而受到同学们的“敬拜”,却不知这是一种畸形心理在作怪。因此,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从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出发去作好教育工作。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为目标的,遵循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性,提高人的自信心,增强抗挫折的能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接纳自己;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重视普遍性问题,又要重视特殊性问题。在现实教育中既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用心理健康教育来取代德育,但必须看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与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应注意到二者的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从心理健康入手对学生进行管理,或许是一条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新的路子。

二、保证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

根据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突出心理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保证其心理健康出发对其疏导和教育转化。

1.营造校园心理“诊所”,为问题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针对问题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组织心理素质过硬的教师,经过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培训,成立校园心理诊所。心理诊所的主要功能是随时为问题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定期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点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掌握较为突出的问题学生名单,有针对性地定对象治疗。

2.加强生理卫生教育,确保问题学生身心健康同步发展。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快速成长阶段,心理成长未必与生理成长同步,所以必须通过生理卫生讲座和专题生理知识宣传栏等方式,正确引导问题学生面对身体发育状况,调节心理,避免发生早恋等影响其健康成长。

3.丰富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力保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有益的学习活动上。问题学生一般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易被网络游戏、早恋、打架斗殴等坏习惯吸引。因此,我们必须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优点,组织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树立其信心,扬长避短,抑制其反叛心理的滋生,培养其高尚的情操。

4.以人为本,创建和谐集体氛围,争取不让一个问题学生掉队。问题学生多半不合群,甚至行为故意与集体相悖,缺乏集体荣誉感。我们应该主动与问题学生接触,引导其向集体靠拢,消除其他学生对问题学生的偏见,用集体的宽容和温暖使问题学生的心理回归健康。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彭琳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转化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