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程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里程碑。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编写的各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正在不断推出。笔者所在城市从2006年开始使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以下是笔者对该套教材的几点看法,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初看《必修1》《必修2》,觉得教材内容编排杂而且多,高中所要学的知识点在这两本教材上几乎都有出现,而教学时间又是有限的(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为36学时)。笔者首先细读了课标,发现教材在编写形式上,既有相对集中的课标主题内容,也有分散于各单元、各章节的课标主题内容;其次研读了四本选修教材,找出各自的侧重点。因而笔者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无一字不漏地讲解教材的内容,无随意补充教学内容,无不适当地引伸和挖掘、随意提高教学要求,而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进行化学教学活动。使用后,笔者发现教材还是有较强的可读性的。
教材设置了多种学习栏目,而且每本书的“序言”中都有指出各栏目的主要作用。如教材非常注重实验探究,体现在“观察与思考”(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分组实验)、“实验设计”等栏目的设计上。教材强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探究有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对信息进行加工”。
笔者使用教材时总觉得教材还有点美中不足。首先,选修教材上有许多内容简单重复必修教材上的内容。如《有机化学基础》第43页“石油化学工业”与《化学2》第58页“石油炼制”,《物质结构与性质》第8页“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与《化学1》第26页“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这两个内容的功能旨在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趣味性,无须简单重复。再如《化学反应原理》第2页“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化学2》第32页“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虽然这是个重要的知识点,但只需在选修中告诉学生焓变就是用△H表示。
其次,教材所选的实验没有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如《化学反应原理》第81页“PbI2的溶解平衡”,编者忽视了大部分学校中没有PbI2这种药品,且PbI2也不是普通化工店能买得到的,笔者所在学校的PbI2是从上海某研究室购买的。要说明溶解平衡不防选用教材第84页“沉淀转化”的AgI。再如《化学反应原理》第32页“活动与探究”,实验用意是通过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变化来说明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速率,编者把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了;笔者操作时发现前60秒注射器的活塞是不动的,而后面的体积变化又太快了,很难读准数据。又如《化学反应原理》第22页“活动与探究”,实验意图是通过比较铁粉在两种条件下腐蚀的不同程度(即a图导管中水柱会上升,b图导管中水柱会下降),让学生理解钢铁吸氧腐蚀与吸氢腐蚀的区别。而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观察到a图导管中水柱上升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而等了几个小时也不见b图导管中的水柱下降。显然本实验耗时较大,不适宜在课堂上完成。
再次,教材所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如《化学2》第30页“活动与探究1”,教材以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实验来证明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并说明许多反应是可逆反应。笔者按照教材步骤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在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中没有出现特征的血红色现象。笔者尝试了增加氯化铁溶液的用量,结果发现当氯化铁溶液的用量在2~3ml时,溶液可出现血红色。再如《化学反应原理》第33页“活动与探究”,实验意图是通过实验观察到“加入50ml1.0mol/L盐酸的锥形瓶气球膨胀的速率快”“两个锥形瓶最后气球膨胀一样大”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而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编者忽略了要实现第二个现象的前提是盐酸必须足量。按照教材的用量[n(NaHCO3)=0.024mol,n(HCl)=0.05L*0.1mol/L=0.005mol],这只气球几乎无法膨胀。
最后,《化学与生活》中的某些素材没有与时俱进。按编者的意图是:从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具体问题入手,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从化学的视角去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激发同学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笔者认为教材选用的素材就要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比较大众化的内容。比如介绍食品添加剂时,甜味剂(如“甜蜜素”“安赛蜜”)是食品工业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添加剂,教材没有提及;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药物时,生活中几种常见的药物(如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康泰克”“白加黑”“扑感敏”等,常用的抗生素“头孢”类等),教材没有介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祖浩主编.高中化学教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 孙夕礼,马春生.新课标三种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写特点分析[J].化学教育,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