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而教”教学理念探究

2009-07-07 09:52唐冰军
教师·上 2009年6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预习自主学习

唐冰军

摘要:新课改教育实践与探索中,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点,形成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即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教,为学校的发展、师生的共同发展而教。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同步提高。

关键词:为学而教;预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习惯

我校是一所创办三年的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高级中学,生源基础差。创校第一年招高一新生1100人,一个学年下来只留下近900人,学生严重流失。失流的学生除少数是家庭经济原因外,绝大多数学生是因为满怀信心进入高中。其中许多学生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但收获很少,陷入厌学的困境中,最终要么以失败者的身份退学,要么留在学校里混日子。如此情况,只有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才有希望。我们把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突破口,同时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师是学习者

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且经验丰富的学习者,教师每天的工作就是学习。如果问教师记忆中最深刻的课是怎么得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自己独立探究、认真备课,然后上公开课,课后专家点评、教师互评,并写了课后记的课记忆最深刻。因为教师备课、上课、点评、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按有效学习方式进行的一次有效学习的过程。根据自身的体验与平时经验,教师们总结出学生在学校的有效学习方式应有四个主要环节:①预习环节。以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②协作学习环节。这个过程以上课为主,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③复习环节。这个环节是教师根据记忆与遗忘的规律,让学生对当天所学进行自我归纳,及时强化;④巩固拓展环节。学生通过作业、检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师批改后,学生查漏补缺,拓展所学。

教师自己是优秀的学习者,但教学生时却没按有效学习规律去教。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率是大不相同的,学生采用不同学习方式对同一内容记忆的平均率如表1所示。

而现实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的平均率如表2所示。

我校教师反思并统计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惊奇地发现教师讲授与听教师讲授用得最多。

二、学生学习方式调查

通过对我校889名进入新课改的高一学生学习状态综合调查显示。养成了预习习惯的学生只有19.3%,说明大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33.5%的学生上课未做发言准备,56.1%有时做好了发言准备,经常参加讨论的学生只有30%。说明学生上课时状态不佳,这与大多数学生没有预习是直接相关的。每天都能坚持复习当天所学的学生占13.3%,每周能坚持归纳复习的学生只有7%。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尚未养成复习的习惯,学习过程中缺了复习环节,学习效率低是大多数学生的现状。每次都能先复习后完成作业的学生只有25.8%,而每次作业时能限时、不看书、不看资料、独立完成的只占16.8%,有过抄作业行为的占到了40%,这说明多数学生的作业习惯差。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学不得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的“学”,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的习惯不好,学的环节不到位,直接影响学习的结果,教的全面教革如果没有学的变化与之相适应,没有“学”的落实,教的全面教革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三、教学实践

通过学习、讨论与调查,找到了问题所在,明确了方向,教师们开展了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探索。

第一阶段是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协作学习的教学实验。教师们主动搬掉了自己的讲台,学生按学习能力及特长相互搭配,每班分成九个学习小组,在教室中同一小组对面而坐,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室中学生面向教师而坐的习惯。这样一来,上课教师讲得少了,小组学生之间讨论、学习的时间多了,小组与小组间的竞赛多了,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第二阶段是综合协调学习用时,强化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调查发现学生学习中缺了两个重要环节——预习与复习。年级组综合协调,调整教学的时间与作业量,使学生在校学习,确保课前有预习的时间,上课学生有发言的机会,下课有复习的时间,作业有作业的时间。教师总结出了预习课模式,强化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班主任总结出了对学习小组管理的一整套办法,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

第三阶段是全面落实,把学习方式内化为习惯:①预习后要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检测上,发现学中的问题;②每堂课要落实到知识的验收上,发现学中的漏洞;③每次作业后要落实到个别辅导上,及时补缺;④每月要落实到学生阶段性评价上,总结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人是有惰性的,好的学习方式必须通过习惯固定下来,不能内化成良好习惯的方法是靠不住。而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坚强意志的过程。为此,学校专门研究出一个“471学习策略”与学生的成长记录。即把有效学习的4个必要环节与7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融入到学生的成长记录之中,变成学生学习生活的每日常规行为,由科任教师、班主任、小组成员等相互激励、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教学理念

经过两年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前瞻性与正确性,体会到了对学习者的尊重以及给学习者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我们形成了以“为学而教”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1.为学而教

为学生而教。一切都要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既要让学生学到适应高考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与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学习而教。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规律去教,是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有效教学原则。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相结合,师生才能共同发展。

为学校而教。学校即社会,是社会中的一块净土。教师的教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维护好学校的尊严。

无学不教。没有学的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只有当学生想学、愿学时才去教,只有当学生学后感到困惑、急于解惑时才去教,这时的教才是最有效的。

2.先学后听,敢当先生

学生在听老师讲课前必先对所要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要敢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敢于当同学的小先生,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事。

3.学必形成习惯

有教师的为学而教就必有学生的为学而学,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终身享用。

学与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与教的探究永无境止。但我们坚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陆怡如译.M·希尔伯曼著.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肖成全著,刘芳主编.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预习自主学习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