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诺曼研究述评

2009-07-06 03:54陈莉莎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诺曼国内玛莎

陈莉莎

【摘要】本文研究美国杰出的当代剧作家玛莎•诺曼(1947-)。玛莎•诺曼因创作《晚安,妈妈》于1983年荣获普利策奖。然而,国内对诺曼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从父权文化的批判、性别政治的探究、女性自我精神的探究、戏剧美学的研究等不同的角度对国内外的诺曼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能带给读者和后续研究者以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玛莎•诺曼;研究;国内

作为二战后最为成功的美国妇女剧作家之一,出生在肯德基州的玛莎•诺曼(MarshaNorman,1947-)已经荣获普利策奖(PulitzerPrize)、托尼奖(TonyAward)、苏珊•史密斯•布莱克本奖(SusanSmithBlackburnPrize)、剧评人奖(DramaDeskAwards)等多个戏剧奖项。自从1977年第一部剧作问世,诺曼已经创作十部以上的戏剧、三部歌剧和一部小说,她同时也从事荧屏创作。这些作品中最有名的是《出狱》(GettingOut,1977)、《第三与橡树》(ThirdandOak,1978)、《僵持》(TheHoldup,1980)、《晚安,妈妈》(night,Mother,1983)和《夜间行者》(TravelerintheDark,1984)。其中《晚安,妈妈》已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上演,在中国就曾两次登上舞台。当代戏剧批评家珍妮•布朗声称她“或许是当今美国从事严肃女性主义戏剧创作的最为成功的作家”,并认为她的剧作“从明确反映女性心理学和女性主义道德伦理的视角抓住了深奥的主题”。

通过其独特的戏剧艺术,玛莎•诺曼在她的剧作中“向观众和读者展现了人们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普通人(妇女)所面临的一些异常困境”。诺曼通常将其剧作设定在一个单独封闭的房间或者房子内,同时写实风格的布景、平常的(有时为下层社会)角色、其中所呈现的日常生活图景以及适用的日常语言,勾勒出一个容易辨识的现实社会环境。她通过上述手法拓展其主要的创作题材——异化、孤独、自由意志、死亡、人生状况和身份认同。苏珊•克罗夫特曾指出,诺曼“由于描写社会边缘被贫困、剥削和疾病所包围的生命而得到称赞”。

一、国外研究现状

概括地说,国外学术界对玛莎•诺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关玛莎•诺曼的研究大多数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范畴内展开。从这一批评视角出发的研究又带有三种不同的切入点。

1、对玛莎•诺曼剧作中所体现的父权文化的批判。琳达•佩奇在其论文《窥镜的“另一”面:从女性主义视角探究易卜生〈海达•高布乐〉、海尔曼〈孩子们的时光〉和诺曼〈晚安,妈妈〉中的女性自杀》(1989)中提出“女性人物的自杀体现了对父权压迫的反抗,同时在拒绝用男女关系以外的任何方式定义妇女的世界中,这是向女性自主的迈进”(V)。在博士学位论文《家庭束缚和家庭谎言:普利策奖妇女戏剧中妇女对家庭、社会和自我的认识(第一卷)》(1995)中,卡罗琳•C•克雷格探究了在父权社会与文化中家庭对妇女自我的影响,并且指出在《晚安,妈妈》中婕西与妈妈是这种文化中最亲密的陌生人。凯伦•罗杰斯在其论文《英语戏剧的女剧作家选作中对约束与封闭的反应:从1980-81到1985-86获苏珊•史密斯•布莱克本一等奖的剧作》(1999)中揭示,在《晚安,妈妈》中婕西的死是她在封闭父权制中对其生存状况的调和。克里斯汀•汉森的《舞台上的母亲:二十世纪美国戏剧中的母女比喻》(2006)探究了诺曼的《晚安,妈妈》中母女关系所蕴涵的父权信息与传统。琳达•哈特编写的《作一次展示:有关当代妇女戏剧的女性主义论文》(1989)中有一篇论文讨论了诺曼三部主要剧作中父权文化下的“她者”悲剧。雷格拉•波格尔所编的《当代美国文学:诗歌、小说、戏剧和批评》(2000)中收录了一篇探究《晚安,妈妈》封闭的父权氛围中心理和社会状态的封闭性的论文。

2、对玛莎•诺曼剧作中性别政治的探究。其中有三个研究关注诺曼《晚安,妈妈》中所体现的不在场男性人物在家庭中的权利与影响,它们分别是:帕梅拉•摩纳哥的《约束的结合:当代美国戏剧中家庭的角色》(1995)、达里尔•贡德尔的《现当代美国戏剧中的不在场表现》(2001)和保罗•罗斯菲德所著的《现代戏剧中不在场的父亲》(1996)中题为“死去父亲的浪漫:玛莎•诺曼的《晚安,妈妈》”的一章。《戏剧的主题11:戏剧中的妇女》(1989)中一篇题为《社会地位的铁栏:玛莎•诺曼的〈出狱〉作为政治剧》的论文指出《出狱》是一部政治戏剧,它“展现了公共政策、法律或者无可争议的社会准则对阿琳私人生活不公平地和毁灭性地侵犯”(R.G.Scharine186)。在其论文《切断沉默与恶意言辞:二十世纪美国妇女戏剧中妇女愤怒的运用》(2001),辛西亚•维默尔分析了诺曼的《晚安,妈妈》,并阐明“女性气质标准和反射经济对女性人物的影响,以及愤怒在她们生活中的表达”(V)。另一篇关于性别权利的文章是琳达•哈特发表于《南方季刊》(1987)的《服刑:玛莎•诺曼剧作中的权利渴望》。此外还有两个关于性别身份的研究。珍妮•斯宾塞在《现代戏剧》(1987)发表了题为《诺曼的〈晚安,妈妈〉:女性身份的心理剧》的论文,探究了婕西的身份危机,并阐明这一戏剧“表现了具有潜在性别属性的妇女问题”。在《美国戏剧研究:从1945到现在》(1988)中,劳拉•莫罗的论文《〈晚安,妈妈〉和〈心灵之罪〉中的口头形态与身份》指出“妇女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由口头形态以及对食物、喝酒、抽烟和语言的态度决定”。

3、对玛莎•诺曼剧作中女性自我的精神分析研究。格雷琴•克莱恩在其论文《“畸形家庭”的心理剧:二十世纪美国戏剧中的欲望、主体性和回归》(1991)中用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和存在论的理论解读并评价了诺曼剧作《出狱》中描述的家庭。在博士学位论文《走向更加连贯的自我:丽莲•海尔曼和玛莎•诺曼作品中的妇女》(1991)中,琳达•G•布郎运用南茜•肖多罗的“自我理论”探究诺曼三部主要剧作中女性人物在追寻心理完整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斗争。保罗•罗斯菲德在学位论文《现代戏剧中的不在场父亲》(1994)中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雅克•拉康、卡尔•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讨论诺曼的戏剧,将父亲视为站立于文化之上或之外的空洞的在场。在论文《剥离缠结的网:玛莎•诺曼、丽莲•海尔曼、蒂娜•豪和恩托扎克•桑格剧作中的母女关系》(1994)中,凯伦•福斯特用精神分析理论探究包括诺曼《晚安,妈妈》在内的五部剧作中的母女关系。琳达•G•布郎编辑的《玛莎•诺曼:个案研究》(1996)中收录了一篇题为《逃离的不可能性:玛莎•诺曼〈出狱〉中的家庭心理政治》的文章,其中应用瓦尔特•戴维斯关于“地下室”的开创性理论分析阿琳的家庭和及其社会替罪羊状态,从而展现在一个家庭与宗教等大多数道德机构为暴力与压迫辩护的社会中,妇女是如何被塑造的。运用此模型的文章还有《陷于社会或夏娃:亚当的改良版本》(1999)。

一些学者从原型批评的视角研究玛莎•诺曼的剧作。安东妮娅•菲力克斯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影子的声音:玛莎•诺曼选作中伟大母亲原型的消极影响》(2004)中用原型文学批评探究《出狱》中“母亲的渗透性黑暗”、《幸运的讲述者》(TheFortunateTeller,1987)中的“女性自恋和得墨忒耳——科尔神话”、以及《晚安,妈妈》中“走向自主的黑暗之路”。博妮塔•瓦勒莉的《山姆•谢泼德和玛莎•诺曼选作中的现代神话创造》(2001)对诺曼剧作《出狱》、《晚安,妈妈》和《萨拉和亚伯拉罕》(SarahandAbraham,1988)中怎样运用圣经和古典神话作了深入分析。另一篇采用此批评方法的文章是琼•斯舒艾特所编《现代美国戏剧:女性经典》(1990)中的《玛莎•诺曼〈晚安,妈妈〉中的得墨忒耳神话与重合》。

还有批评家对玛莎•诺曼剧作进行戏剧美学研究。《玛莎•诺曼:个案研究》(1996)中有十篇论文分别对诺曼的以下七个剧作进行文本分析:《出狱》、《第三与橡树:自助洗衣店》(ThirdandOak:TheLaundromat)、《晚安,妈妈》、《僵持》、《黑暗行者》、《萨拉和亚伯拉罕》和《热爱丹尼耳•布恩》(LovingDanielBoone,1992)。威廉•德马斯特斯的《超越自然主义:美国戏剧中的新现实主义》(1988)在关于福勒、汉雷和诺曼的一章中分析了《晚安,妈妈》中的新现实主义特征。另一个关于诺曼剧作中新现实主义特征的研究是威廉•德马斯特斯的博士学位论文《八十年戏剧中的美国新现实主义(福勒、汉雷、诺曼、拉贝、梅米特、谢泼德》(1986)。卡罗琳•克普的《玛利亚•艾琳•佛尼斯、霍莉•休斯、温迪•瓦瑟斯坦、玛莎•诺曼和苏珊—洛莉•帕克斯选剧中的妇女美学》(2005)也是研究戏剧文本。此外,还有关于诺曼剧作《楚迪•布鲁》(TrudyBlue,1998)和《最后的舞蹈》(TheLastDance,2003)的文本评论,这两部剧都是关于妇女作家的,但很少有人作深入分析与研究。

米歇尔•格雷•雷蒙德则从阐释学的视角探究诺曼的剧作。在论文《记述我们的自我:玛莎•诺曼、卡瑞尔•丘吉尔和温迪•瓦瑟斯坦的四部剧作中的阐释学意识》(1998)中,他提出在《晚安,妈妈》中生理的死亡是存在的前奏——婕西通过自杀争取控制先前被丈夫、儿子、哥哥和母亲主导的自我世界,并分析了《出狱》中阿琳过去与现在两个自我的真实整合。

此外,一些学者用语料库、语义学和会话分析等语言学方法探究诺曼的《晚安,妈妈》。还有两篇论文分别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讨论《晚安,妈妈》在莫斯科和韩国的上演。演员米歇尔•瑞基和琪娅•费舍尔分别从表演艺术的角度展现各自在《出狱》和《晚安,妈妈》中扮演阿丽和婕西的经历。甚至还有学者用医学心理学和医学人文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晚安,妈妈》。尽管多数研究都是专注于诺曼的剧本,但也有某些评论家对她的音乐剧表现出一定关注。《玛莎•诺曼:个案研究》(1996)中有一篇题为《“这个烦扰的女孩”:玛莎•诺曼对〈神秘园〉的改编》。同时,关于诺曼三个音乐剧《神秘园》(TheSecretGarden,1991)、《红鞋子》(RedShoes,1993)和《紫色》(TheColorPurple,2005)的改编与上演,杂志和报纸上有各种各样的评论。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诺曼作品的研究大多数聚焦于最为著名的《晚安,妈妈》,对《出狱》的探究相对较少,而关于其它剧作的讨论则非常少。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学术界对玛莎•诺曼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唯一公开发表的论文是欧阳基的《当代剧作家玛莎•诺曼和她的剧本》(1984)。直到1993年,获普利策奖的剧作《晚安,妈妈》才第一次在北京上演。此后,国内的评论家对诺曼的戏剧创作表现出更多关注。

国内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探究玛莎•诺曼剧作的文章,有三篇是对《晚安,妈妈》在中国两次上演的评论。有四篇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诺曼的剧作。其中石坚的《论玛莎•诺曼的女主角的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1998)指出,这些女性人物有着不同的幻想世界,正是这些幻想让她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社会与家庭困境时得以生存;陈丽江在《杰西之死与女性意识》(2003)中探查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说明她用自杀的方式获得对自我的肯定;贺安芳在《后女性主义社会的女性自塑——从〈心灵之罪〉到〈晚安,妈妈〉再到〈海蒂编年史〉》(2003)中提出,婕西用生命追求理想自我的努力表达了她对独立自我的渴望和心理诉求;刘秀玉的《从〈晚安,妈妈〉看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戏剧创作》(2008)从人物设置、情节构建和语境等方面分析了作品的女性主义倾向。另有两篇论文关注《晚安,妈妈》中的自杀。汤利峰的《“因为你已经死了”——玛夏•诺曼〈母亲•晚安〉一剧解读》(1997)用心理学和哲学方法思考婕西的自杀;邓天中与刘伯茹在《美国当代戏剧中的代表性自杀》(2003)中认为婕西的自杀是失调型的。2008年发表的论文中有三篇从新视角探究《晚安,妈妈》。在《从杰西的选择看存在的困境——解读玛莎•诺曼的<晚安,妈妈>》中,蔡晓燕用存在主义理论分析剧作;朱姝的《一曲安魂为重生——玛莎•诺曼在<晚安,妈妈>中的创作思想》结合诺曼的哲学背景分析作品中探求生命意义的主题,并讨论形式和主题的统一;在《强迫的私人空间和救赎的姐妹情谊——解读美国戏剧<琐事>与<晚安,妈妈>》中,凌建娥从比较视野探讨了《晚安,妈妈》中母女生活的禁闭以及母亲与女儿在最后的谈话中得到姐妹情谊层面上的救赎。此外,三篇综述性论文中提及诺曼及其剧作《晚安,妈妈》,它们分别是:张玉兰的《冲破“社会道德守护人”樊篱的文学思潮——二十世纪美国妇女戏剧一瞥》(1994)、陈振华的《西方女性主义戏剧理论》(2005)和凌建娥与张敏的《译介•批评•方向:二十世纪西方女性戏剧在中国》(2008)。

与此同时,有两部主流文学史提及或介绍玛莎•诺曼。其中周维培的《当代美国戏剧史》(1999)介绍了诺曼及其代表作;刘海平与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2002)提及诺曼《晚安,妈妈》荣获1983年普利策奖的事实。刘海平与朱雪峰主编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教材《英美戏剧:作品与评论》(2004)率先在国内英语戏剧中收录了《晚安,妈妈》以及两篇来自主流的评论文章。此外,吾文泉在《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2005)一书中以《晚安,妈妈》作为妇女戏剧的代表,结合演出反响和导演感受,审视了美国妇女戏剧在中国的接受。

迄今为止,中国的硕博论文极少研究玛莎•诺曼。只有张金良的博士学位论文《多元语境中的当代美国戏剧:语言视角》(2007)中有关于诺曼的一章,其中讨论了《出狱》和《晚安,妈妈》中沉默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与女性自我之间的关系。由此看来,国内的研究几乎是《晚安,妈妈》的绝对扎堆,而张金良的研究标志着诺曼研究从一剧到多剧的开始。

三、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玛莎•诺曼的研究十分有限,而国外对她的研究主要是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范畴内展开。批评界极少关注诺曼在戏剧创作中所体现的哲学思考,尤其是她的“禁闭”戏剧思想,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的深切关注。仅有两个研究提及诺曼的“禁闭”命题,但都未做系统和深入探讨。同时,它们都将“禁闭”体验完全等同于女性经验,不无偏颇之处。诺曼在1990年说明《出狱》中“可怕时光”的来源时,第一次提到“禁闭”这一概念,认为身处困境、无路可逃的人就如同处于联邦监狱中的“禁闭”(solitarycofinement)状态,并指出自己“一直在写‘禁闭”(Roundane124)。因此,关注个体的孤独成为诺曼戏剧创作的中心论题。她在1991年的一次采访中进一步阐释了“禁闭”的隐喻意义,借用监狱管理学术语来表达自己对生存的困境与出路的深刻沉思(Craig333-334)。带着对现代人特殊境遇的深刻理解,诺曼勾勒出各种情境,其中主人公都深感禁闭,并以各种方式进行抗争。诺曼内化于戏剧想象的理论建构意识和哲学诉求都值得深入研究,尤其是其剧中人物的最后选择所体现的积极选择求生存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四、结语

当代美国戏剧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少数族裔和妇女剧作家都纷纷涌现。诺曼作为八十年代三位获普利策戏剧奖的女剧作家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并取得日益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妇女剧作家的声音得到广泛关注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诺曼用舞台诠释其独特的戏剧想象。对国内外诺曼研究现状的梳理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作品,同时,从各种新视角探索诺曼的戏剧艺术都是可能的,期待本文能够给予后续研究以启发和帮助。

猜你喜欢
诺曼国内玛莎
国内不动产登记制度初探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内二手市场交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寄往伦敦的爱情
小孩的世界
小资女人和绅士男人的三个夜晚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