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

2009-07-06 03:54王文生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军校学员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本文认为优化培育环境是培养军校学员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优化文化环境;其次,优化同辈群体环境,最终达到牢固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环境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军校学员

最近,胡主席在军队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军队人才基地的军队院校,培养学员的军人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这也毫无疑问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一项内容。要使学员树立牢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真信真学真用,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培育环境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一、环境优化的必要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对于高中毕业直接跨入军校的学员来说,他们的身体、知识、心理、世界观、人生观都处在成长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军校才能将学员培育成适合军队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同时,军校军事化管理的集体生活使学员无时无刻不处在同辈群体环境中。个人、同辈群体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促进的关系,但二者又同时受到军校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好的环境将促进二者的健康发展,反之则催生恶性循环。军校培育环境这些年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在短期内仍无法消除,这就决定了军校培育环境必须优化。

二、文化环境和同辈群体环境的优化

优化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归根结底是在以树立“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而文化环境和同辈群体环境的优化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1、优化军校文化环境

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军校文化环境的优化,其实就是在狭义文化的概念上,对军校组织、管理等一系列环节的优化。

首先,必须注重军校文化的区域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区域的产物,反映着那个区域的特有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与它所处的那个区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军校文化作为军队院校这个特定区域中的产物,既有院校的特点,也同时具备着军队独有的传统和特性。优化军校文化环境,也就是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平衡。军校环境和基层部队环境截然不同,简单地将基层部队的文化环境移植到院校这是行不通的,因为二者的人员素质、结构组成、工作重心等各个方面都截然不同。把握住学员的军人身份、学生角色,兼顾学员的社会属性,才能真正地营造适合学员成长发展的文化氛围。

其次,必须注重军校文化环境的社会性。从宏观而言,建立开放兼容的军校文化环境是大环境所决定的。军队思想问题的存在,说到底是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在军队的反映,协调军队思想与社会、与政府外交政策、军事政策的关系,是国家和军队上层加强军队思想建设的一件大事。军队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军校作为军队系统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军校文化环境建设需要在保持军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到社会大环境当中。从微观而言,建立开放兼容的军校文化环境是学员社会人身份的实际需求。“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军校学员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个人性格,他们分别是其自身社会关系的总和,有着独一无二的社会属性。军校学员相比较同龄的大学生而言,具有学生和军人的双重身份,这也使得军校学员的社会属性更为复杂。学员的思想受到军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仅仅依靠军队内部的教育资源是不够也是行不通的。通过发挥民间组织、大众传媒、学员家庭等多方面的社会资源,加强学员与地方的联系、了解和沟通,建立一个思想开放、观念兼容的人文环境,让学员在社会大环境中感同身受,在内心认可国家在经济、国防、政治上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从内心激发出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同辈群体在军校相对封闭的军事化管理环境下容易形成,并进而发展成较为独立的小环境并对个体施加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作用不可小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米德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优化同辈群体环境,需要兼顾个人和群体。

(1)从个体角度出发,建立适合个人发展的良好环境。首先要尊重个人,促进个性发展。培养人的个性一直是现代教育予以关注的问题,没有个性便没有创造性。当前,在军队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就更应该发展学员丰富的个性,培养创造型人才,唯诺是从、胆小慎微、循规蹈矩的学员担负不起信息化军队建设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尊重学员个人,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最终促进学员个人的个性发展。在军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把学员看成同一摸样,用统一的模式来扼杀个性和差异性。尊重学员的个性并不代表溺爱放纵,而是要在帮助、引导学员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前提下,引导并激励学员的健康发展。要允许校园内百花齐放,但也要将杂草秕子剔除干净。要做到尊重个人,促进个性发展,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解决学员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了解学员的心理世界,解学员之困、供学员所需,了解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帮助学员处理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其次要关注学员兴趣,挖掘兴奋点。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考虑青年人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结构特点,从关注学员们的兴趣入手,寻找那些能引起学员们共鸣的兴趣点,由浅入深,寓教于乐。

(2)从群体角度出发,建立适合群体发展的良好环境。军校虽然具有固定的编制,但是在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家庭背景等共同点的牵引下,不同的学员聚集形成不同的同辈群体,而这些同辈群体不仅对个体施加影响,不同的群体之间也相互交流、融合甚至发生碰撞。正确认识并重视同辈群体,建立适合同辈群体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军校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优化的重要一环。首先,承认并肯定同辈群体对于学员的积极作用。同辈群体不仅可以满足其成员情感交流的需求和促进情感的发展成熟,还是学员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它在对学员生活目标和价值观施加重要影响的同时,还对学员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进行培训。实际管理中存在着对同辈群体的错误认识,认为那是搞小团体、拉帮结派,进而一杆子打死,这种

分包商与总包商都以法人的地位签署分包合同,合同的法律地位自然明确。由公司的发包职能部门选择合适的分包商承揽总包项目的分包工程,签定分包合同,其工程施工交由项目团队管理执行。这种方式,公司掌握着较项目更为广泛的信息渠道,公司的采购发包管理更为规范和程序化,又有能力与承包商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优势,公司集中管理发包,能够在市场中找到更有价值的(性价比最佳)分包价格,有利于公司对项目成本的宏观控制。缺点是,项目团队在执行中,存在一些信息不明,形成“难管”局面,但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沟通渠道,这个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2)项目团队发包这是由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寻找和选择分包商,由公司授权项目与分包商签定分包合同,工程管理由分包商直接管理。这种方式效率高,发包便捷,更贴近实际,项目管理较为有力。可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效率和成绩,如融垫资、超范围施工等等。缺点是,由于项目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找到最低价格,宏观上对成本控制不利,管理上一旦发生恶性事件,互相推诿,容易出现失控局面。

(3)公司发包与项目发包结合式这是上述两项的结合,对大中型的、复杂程度高的、合同额较大的分项由公司集中控制;小型的、简单的、合同额不大的采用项目自行处理,公司审批的方式。笔者认为,发包方式应以公司集权的方式发包为主,两者相结合的形式,但管理均由项目团队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这样既能便于宏观控制,又符合分包是项目分项工程的分包,这一事实,可以调动项目团队的积极性。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由自己经验和知识积累,提出的对分包管理的模式的一些看法。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来说,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使用外包的形式,更有效率的利用资源。

【参考文献】

[1]姜淳.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探析[J].科技资讯,2008.

[2]亓凤华,赵飞.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信息,2007.

[3]俞卫东,王红英.建筑企业管理科学探索[J].科学大众,2006.

[4]刘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6.

[5]于丽娜.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

【作者简介】

王文生(1965-)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学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军校学员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培育有血性军校学员
浅谈长征精神在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回归经典,学好“看家本领”
唱响军歌是培育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