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表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1、初次分配也要关注分配公平;2、增加财政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通过完善税制系统来缩小部分不合理的高低收入群体差距;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居民收入;收入差距;理性认识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明显扩大,无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城镇和农村内部都是如此。国内外不同机构对我国基尼系数测算数值均在0.4~0.5之间,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近几年,尽管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政策措施以增加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是扩大了。2000年城乡收入差距为1∶2.79,2007年扩大到1∶3.33,根据社科院有关研究,在考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在1∶4.2以上。
2、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地区间收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欠发达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6年,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与上海收入差距达1∶2.31,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上海差距达1∶4.28。
3、行业收入差距扩大
2005年的数据也表明,平均工资排在前十位的行业,工资增长率都超过了10%。而同时,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后十位的行业,增长率都比较低。
4、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扩大
按照5等分法,城乡内部的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也是在扩大的。城镇高低收入从2000年的3.61倍扩大到2006年的5.56倍,农村内部的高低收入从6.47倍扩大到7.17倍。在城市内部,2000-2006年,20%的城镇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由3121元增加到4567.1元,年均增长率6.5%,而20%的高收入人口由11299元增加到25410.8元,年均增长14.5%。在农村内部,2000-2006年20%的农村低收入者人均纯收入由802元增加到1182元,年均增长6.7%,而20%的高收入者由5190元增加到8475元,年均增长8.5%。
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打破“大锅饭”,克服绝对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差距,在经济领域全方位地引入竞争机制,使中国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和持续的高速增长。但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也必然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出现差异甚至出现很大的差距。一般地说,导致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主要有如下原因:
1、体制因素。我国初次分配秩序还存在混乱现象,其中的不公平因素有城乡分割、地区政策差异造成的起点不公平,还有垄断行业高收入、灰色收入、腐败收入等。
2、市场因素。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秩序还未完全形成。某些特殊的行业和特殊的企业掌握着垄断性的权力和资源,与其他一般的行业和一般的企业处在不平等竞争的地位,可以获得垄断高额利润。一些掌握着行政权力和稀缺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可能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寻求在行政定价与市场价格之间产生的巨额的政策“租金”。这就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导致了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
3、价值取向问题。由于重视市场效率,忽视“社会公平”,导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越拉越大。我国不少地区现代高端产业同传统低端产业并存,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基尼系数偏高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与我国发展模式中,重视市场效率,忽视“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也是分不开的。
三、理性认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1、收入差距的存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适度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适度合理收入差距的存在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有利于刺激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产经营积极性。其次,适度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人们进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引起的收入差距会成为社会的良好价值导向和激励因素,有利于在全社会掀起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热潮,从而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收入差距的存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首先,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其次,收入差距过大,会造成财富的过度集中,影响社会的稳定。最后,收入差距过大,会降低居民的消费倾向,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1、初次分配也要关注分配公平
初次分配领域的分配不公,不是指由于效率差别,如善于经营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差别、个人人力资本的差别及其决定的劳动差别带来的收入差距,而是特指与效率无关,是由于经济体制、用工体制和逃避或规避政策法律规定等非自然原因而形成的分配不公。按分配不公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垄断性造成分配不公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造成分配不公。具体来说,必须破除分配政策的垄断,对垄断企业和竞争性企业实行统一的工资成本列支政策;必须消除身份垄断,制订包括各种用工人员在内的统一的工资制度,实实在在地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必须针对利润普遍侵蚀工资的现实,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增加财政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尽管我国财政支出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总体力度仍不够,基础建设有待继续加强,支农、扶农方面也存在增长的空间。从结构方面,我国财政支出的分配效率不高,用于行政管理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过高,行政管理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是负相关的;相反,用于支农方面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却严重不足。
3、通过完善税制系统来缩小部分不合理的高低收入群体差距
改革个人所得税,建立综合申报与分类扣除相结合的混合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推进增值税和营业税税制改革,全面完成增值税转型和营业税改制工作;继续推进消费税改革,突出收入分配调控功能;加快改革房产税、车船税,突出其财富税性质;从速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坚决堵塞税收制度制造贫富分化的制度漏洞。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虽然我国基本建立了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但仍存在着立法不完善、覆盖面窄、体制分散、基金筹措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全方位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加大农资综合直补力度,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协会,拉长农民增收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的服务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张东生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2.
[2]孙祖芳.政府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的职责与对策.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赵振华.理性认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理论学刊,2008(3).
【作者简介】
李亚娟(1977-)女,陕西宝鸡,硕士,西安外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