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丹丹
摘要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信息网络化的进程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以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短短半个世纪不到的时间内,接触网络的人群呈几何级数增长,许许多多的学生也开始或已经涉足网络世界。自20世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对学生的教育带来了许多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进行网络规范化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网络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ARPANE网在美国诞生以来,互联网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传播知识、获取信息主阵地的高校,网络已在教学、科研和德育工作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步实现了网络远程教育、网上招生与发布就业信息等。校园网络的发展,使学生上网意识普遍得到增强,上网热情不断高涨。但是,一方面它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接受先进理念、了解先进技术等;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
2 目的、意义
归纳分析出目前互联网络对学生的正面以及负面的影响,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给出治疗方案,有效的排除互联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为高校今后如何加强校园信息网的管理,特别是学生宿舍局域网的管理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
3 网络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网络进入大学校园,特别是宿舍局域网的建立,为学生上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广大青年学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了更多的求知机会和途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快捷、全面的特点给高校学生求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学习主要通过老师讲授和个人阅读资料,由于资源有限,其中可能还存在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相对过时的知识。而互联网络正好可以克服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大大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学生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即可通过个人终端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学到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网络教育优化师资配置,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最好的教师,快捷地与老师沟通,享受到名师指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
(2)提供了立体和快速的信息来源。网络已日渐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通过网络快速地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在互联网走进学生的生活以前,获取信息主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平面”媒体,信息往往比较滞后、零乱,要得到对某一新闻比较全面的报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网络这种“立体”媒体能即时传送声音、文字、图像,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终端,快捷地了解国内外大事及一般的社会信息。对一些感兴趣的新闻,还可以通过专业网站得到更为详尽的报道。网上电子公告、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室,还为他们提供了与网友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这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3)开辟了学生接受思想教育新天地。思想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以来,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途径、方式比较单一。互联网的普及,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联为一体。形成教育合力,改变了原有思想教育单一的“灌输式”、“说教式”,实现了由“灌输式”为主向,“交互式”与“灌输式”并重的转变。在网上建立思想教育网站、开设网上德育课堂,一方面可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另一方面,也可在网上开展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话动,将思想教育融入其中,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网络进入学生的生活,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必须具有选择、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面对网上大量的信息和新鲜事物,他们要有捕捉机会的敏锐性,要有举一反三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能力,才不至于丧失机会、人云亦云。正是由于信息网络的独特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上网中得到了培养、提高。
4 网络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都有两面性,互联网络也不例外,它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时,也不可避免地从另一方面伤及学生自身,给他们造成一些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部分学生的学业和学习态度提出了挑战。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无节制地花费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利用网络看电影,玩网络游戏,在聊天室聊天等,一少部分学生则迷恋网络而无心思上课。据武汉市原华中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发放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60%以上上过网的学生中,有近二成的学生利用上课时间上过网。又如湖南某高校已将网络引进学生宿舍,学生上网的积极性骤增,常常造成校园“信息公路”塞车,而在这些上网的学生中,40%左右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下降,有的以前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出现一学期有部分功课不及格的现象。
(2)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互联网络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疾病。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正面的接触和了解,易造成学生逐渐远离集体,减少社会活动,不愿与人交往。“网络性心理障碍”也是上网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网络职业病,由于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聊天,以致出现了行为异常、心理障碍等问题,损害身体健康。据报载,复旦大学一位学生因上网过度而出现了睡眠障碍、厌食、体重下降、精神忧郁等异常现象。
在现实生活的圈子里,人际关系网的复杂,恰恰是网络虚拟社会为这个年轻的社会群体提供了获得某种莫须有的交流成就感的机遇,契合了学生们袒露情感又惧怕情感受伤的心理。在互联网上得到情感认同与满足的同时,更多学生开始由心理上对网络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延伸到对现实的厌倦与冷漠,在这种消极的不为世情所动的抵触心理下,自我封闭和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便在所难免。
(3)易造成青年学生网络犯罪。自网络诞生以来,网络犯罪就成为网络发展的伴生物,利用网络从事犯罪成为网络时代的另一个社会问题。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营造的是一个数字化的环境,不具备现实形态可触可感的方面,这样的隐蔽性使部分学生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弃伦理道德于不顾,隐藏个人的真实身份,自由发布消息,包括一些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甚至有些涉世尚浅的学生们为了表现自我能力的卓尔不凡,不惜做出破坏他人数据信息系统的过激行为,催生出学生“互联网犯罪”的事件,产生出忽视法制观念的不良心态。网络进入学生宿舍后,使学生上网缺少了相应的监督,为一些心理失窃或有好奇心理的学生利用网络犯罪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网上进行诽谤恐吓、搞恶作剧、电脑情报、经济盗窃以及进行电子赌博等,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
(4)面临西方意识形态等的影响和渗透。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大量的网上信息开阔了学生视野的同时,由于网络的互动性、隐蔽性、快速性,使网络信息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过滤,各种合法信息和非法信息,有益信息和有害信息混杂在一起,西方政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借互联网大量涌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掌握的数字信息技术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网络中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利用网络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发表政治言论,其中不乏诋毁和歪曲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宣传,学生由于好奇心强,加之,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极易受“西化”的影响。世界上的邪教组织也利用网络发送邪教宣传品,在国际互联网上“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宣传主页就达几千个。
5 解决对策及建议
(1)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网络规范化意识。当前学生上网主要是了解社会信息、查询专业学术资料以及网上交友聊天,但也有一少部分出于好奇或某种心理状态失衡的学生,在网上传播黄色暴力信息,盗用他人密码,偷看他人信件,散布网络病毒,窃取篡改国家企业机密等,虽然这类事件在校园内只是偶尔发生,但为防患于未然,要不失时机对学生开展形势多样的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规范化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网络规范化的观念,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德育教育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大学从1999年开始,就已在“思想品德”课中增加“加强网上德育教育,做文明守法网民”,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加强网上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等相关内容。
(2)适时调控,确保网络信息质量。首先,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使网络在活跃校园文化艺术的同时,不失规范和督导,“堵”“导”结合,以“导”为主,从而保持校园网络的健康有序。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络运行的过程管理,组建一支质量过硬的由专职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信息员队伍,通过他们来反馈信息,对一些消极信息进行平衡,对有害的政治类信息及时清除、过滤,从而确保网络信息的质量。
(3)建章立制,严格管理。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网络建设的日新月异,必然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网民的网上行为,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网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法律问题,网络法律也应运而生,如日本制定了《互联网络事业者管理准则》;德国制定了《多媒体法》。校园网络的发展,学生网上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一些制度和条例规范学生网上行为,以保证校园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如中南大学在维护校园网络方面制定了《中南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和《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这些制度和条例有力地维护了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
建立校园信息网是高等院校向信息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的同时,也对校园信息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