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梅
摘要本文将结合笔者两年多的职业院校政治教学工作的实践,从政治案例教学法的提出、意义和内涵,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政治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案例政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18-01
而今算来,自己从事政治教学工作已然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实践工作中,自己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很多,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两种模式。案例教学法即属于后者。
一、政治案例教学法的提出和内涵
(一)提出及意义
案例教学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流传于欧美和其他国家。它最先用于法学和医学教育,其后运用于管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愈来愈受到重视,1998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提出在教育硕士培养中要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勤于总结的习惯,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促进政治课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内涵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应特别注意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而对于什么是“案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和明确的概念界定。但通过分析前人提出的概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案例应该有一个本质特征,那就是它要蕴含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最好也能启示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除此之外,一个质量高的案例还应当具备典型性、新颖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当然,案例的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故事,一组图片,一幅漫画,也可以是相关的背景材料和社会热点话题,或者有关的名人名言,名片名段欣赏等。
二、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总结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广泛寻找,精心选择
案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成败。笔者认为好的案例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1.相关性——选择案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案例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蕴含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再好的案例,如果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也只能弃之不用。
2.实践性——案例的选择要因学生而异,要根据学生的阅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选择那些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便于他们理解的案例。同时,“学以致用”,选择实践性强的案例也有助于启发学生以后将所学的知识回归实践,指导实践。
3.综合性——案例教学法不同于讲授法中的举例说明,后者要求通俗易懂,能例证相关原理即可。而案例教学法要求选编的案例具备一定得深度和层次,能启迪学生的多向度思维,最好能包含某些教育两难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恰当呈现,提出问题
案例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影视、图片、漫画等可以制成多媒体课件;故事、社会热点话题等可以由教师口头讲述;而内容较多的背景材料最好印发给学生。恰当的案例呈现方式能够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
1.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
2.问题要由浅入深,要有层次性。
3.问题要明确,不能漫无边际,过于发散;也不能过于具体,限制学生的思维。
(三)思考讨论,共同解决
首先要求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案例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讨论(事先分好组),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作好记录,特别是要记下经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最后是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各组的讨论成果及困难(未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向发言者提问,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此环节,教师应参与讨论,引导发言,但不要急于表态,不要轻率否定学生的观点,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尽量找出他们发言中的合理性,并给予肯定。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挫伤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四)评价总结,获得智慧
在已对相关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各小组的理论成果及其他方面的表现作总结评价。一方面,是进行知识方面的概括、总结,把集思广益的讨论成果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形成完整准确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其他课堂表现总结评价,主要通过表扬各方面的“先进者”的方式引导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比如,对参与性强、合作程度高的小组和同学提出表扬,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对一些新颖的观点和思路给予特别的点评,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进行发散性思考;对某些取得进步的小组和个人要给与肯定。这些方面的评价也可以列入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中,既可以做到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合理,又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三、政治案例教学法的不足
(一)缺乏好的案例
如上所述,笔者认为一个理想的案例应该具备相关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在实际教学中,符合这些条件的现成案例很难寻到,这就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搜集材料,并进行选择、修改、整合和重新编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工作强度,需要教师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意识。
(二)对教师要求高
运用案例法教学,笔者最大的体会就是“累”。除却先前选编案例的准备工作,实施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掌控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拥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厚积薄发,随时成功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袭击”。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可能遇到诸如学生情绪低迷、不愿思考,设计问题太难或太易导致教学环节中断等障碍,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恰当处理。这些困难对于像笔者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需要我们一方面要广泛涉猎,充实自己;另一方面要多多总结积累课堂教学经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学生难以适应
作为民办职业院校的学生,也许他们并不笨,但长久不良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普遍懒于动脑,惰于思维,喜欢依赖老师,被动地听讲。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冷场”,“启而不发”等情况,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要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
当然,教育发展无止境,教育者学习亦无止境。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