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艳红
(陕县第一职业高中,河南 三门峡 472100)
中图分类号:F2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85-01
有效性教学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我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定的情景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情景能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当急于解决问题的想法从学生心底油然而生时,探求知识的欲望就萌发了,于是再引导他们逐步学习去解决问题。通过设疑、启发,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作好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例如:在讲解《筹集资金的核算》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假如你准备创业,要开办一个工厂,那么就需要有大量的钱、要有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这些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可是你个人的钱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在会计中又该怎样处理呢?这样提出问题之后,首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引入课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练习,学会应用
著名教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教做合一”,乃是职业教学的内在要求。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因此我在讲解理论的时候,联系大量的具体的经济业务,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一些理论知识。
《基础会计》的关键是做会计分录,为了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每学一个账户,我的脑子里都有相关的经济业务,我会随口出一个业务题,让学生作会计分录,通过做题,让学生很好的体会该账户的用法。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账户,总结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不同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区分它们的不同。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做账,首先进行分类练习,主要分下列几类:筹集资金、生产加工、销售过程、利润及分配过程、所有者权益,每一类都让学生做大量的题目。特别是损益类,学生必须熟记这12 个账户:“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这4 个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这8个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本年利润的余额要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将利润分配个明细账的余额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再给学生某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带领学生做一遍,然后给学生另外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做。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基础会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把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的问题,每个大问题又分解成许许多多的小问题,小问题里面又含有许多更小的问题。在整个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提问学生,促进他们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从解决小问题出发,达到独立完成整节课的所有内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材的智力价值能否充分发掘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生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