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进
[摘 要] 目前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存在着诸如观念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不科学等问题。走出困境的对策是转变观念,明确具体培养目标,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探索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严格的考核体制。
[关键词] 通识教育;观念;困境;对策
所谓通识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的模式或理念,泛指对大学生进行的非职业性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通识教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有时也译为“自由教育”、“文雅教育”)。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但是直到20世纪初通识教育才开始得到普遍关注。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贯穿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又是高等教育实践的一部分,与专业教育相对应,一起解决学生“何以为生”“以何为生”的问题;另外它还是一种综合的、自醒的、开放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前瞻性和民主性,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合格的公民,他们会因为通识教育而具有探索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自身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在我国被正式提上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议事日程,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选择。伴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开展,“通识教育”的理念也同时引起越来越多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且种种通识教育的尝试也已经在许多院校开展起来。但客观而言,迄今为止,通识教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
1、观念的局限
首先,大学领导没有真正把育人作为大学工作的第一要务、在教育理念上明晰培养目标,而在管理体制上则把统一的“育人”工作分割为教学和思想政治与学生工作,分别由不同部门领导管理,且缺乏统筹协调,以致学校很少能从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高度,完整地去规划和领导教育的全过程。
2、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实行通识教育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大学中引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或者俗称“学校通选课”的一套新学分;另一种方式是第一学年不分专业院系,大二开始分。由于没有改变大学专业教育的性质,不少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往往采取把通识课程“嵌入”原有教学体系的办法。这样,由于缺少了理念的约束,缺乏整体规划,我国大学的通识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体现不出通识教学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基本性、主体性、多元性和整合性的特点,更体现不出通识教育追求知识的内在价值的特点。还有的学校不了解通识教育的真正内涵,以为通识教育就是开设更多的选修课,过于贪大求全,而且相互重复较多,结果造成资源浪费,既增加了学生负担,也违背了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
3、师资问题
学校能不能按照理想的通识课程设计开设足够多的课程,达到预期的质量,决定于教师,教师的专业分布、学养和对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理解。教师要上好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下很大功夫,如自己准备资料备课,新开的课程还要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但是,教师的声望都来自专业,专业才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对教师来说,通识教育对于他们的晋升和获得终身教职起着负面作用。因为教师从事自己的专业领域以外的通识教育工作,就会占用他们很多本可用来研究课题、发表论文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师的晋升。而教师的学术地位和经济收入又与科研成果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大多对通识教学没有兴趣。
4、实用主义的学习目的
学生的实用主义至上的观念使他们对通识教育的课程不感兴趣。由于大多数学生求学的目的是将来能够从事较好的职业,因此,他们对那些能增加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筹码的、即时“有用”的知识和本领更感兴趣。如果学校规定必须修满一定的通识分才能毕业,他们则通常会选修与职业有关的课程,而回避那些与职业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课程,这也与通识教育着眼于在非专业领域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宗旨相悖了。
二、解决的途径
1、明确具体培养目标
通识教育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其次是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中,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文字书写精确而流畅的能力;口语表达沟通的能力;逻辑和批判思考的能力;数理统计分析的能力;综合理性推论的能力。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专门成立高等教育委员会,并在“民主社会的高等教育”报告中列出了11项通识教育目标:能展现出具有民主理念和伦理原则的行为;能积极参与所属团体或社区的活动,以其知识和能力而有所贡献;能表达人际相互尊重的认识和行为,以促进了解与和平;能了解和运用自然的环境,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自己的生活,助益人类的生活;能了解别人的观点,能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掌握自己的情绪,能维护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掌握自己的健康和体能;能了解和欣赏文学、音乐、美术,并参与艺术活动;能与家人美满相处,具有家庭的知识和伦理;能有适合自己兴趣才能的工作职业,在工作中展现才能和愉快;能有批判性的能力和习惯,具有建设性的思想。[2]由此可见,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不仅非常具体明确,而且含有典型的美国社会色彩。这是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必须学习并明确的。
2、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的通识课程主要包含三大部分:一是公共基础课,主要有外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二是公共选修课;三是各种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等隐性课程。从表面上看,我国大学的通识课程可谓门类齐全、数量众多、途径多样,但实际上,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具体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各门通识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各类通识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衡,通识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等。
3、探索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严格的考核体制
目前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普遍做法是“由文、理工等科互选一定学分的课程”,部分通识课程按照专业课程的要求传授,不能很好地反映通识教育的精髓,而部分课程又太浅显,言之无物,特别是公共选修课中概论型、常识型、实用型、技能型、休闲型的课程居多,综合、贯通跨学科课程偏少,课程深度有待拓展。这种做法“只是较低层次意义上的渗透和融合,只是教学内容上的量的增加,其作用也仅止于认识本学科以外其他一些学科零碎的皮毛知识而已。”[3]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大多采取课堂讲述、小组讨论、研习发表和独立研究等多种形式,并且任课教师都由教学效果考核为优良的著名教授和高级讲师担任。其中,最有特色的教学形式是经典阅读和小组讨论。由于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因此,其课程内容的跨度大,覆盖面较广,通识课教师必须要有团队精神,采用课堂讲述、小组讨论、研习发表、独立研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博耶曾强调说:“最好的大学教育意味着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训练有素的探究,使学生具有推理、思考能力,高质量的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所有教师都应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理想的大学是一个以智慧为支撑、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机构——一个通过创造性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场所。”因此,平庸、学究的教学方式是不受欢迎的,必须打破学科界限,拓宽专业口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庞燕.运用“流程”培养模式打造物流专业人才.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6):179-181.
[2] 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台北:台湾师范大学书苑有限公司,1995.
[3] 周光讯.大学教育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