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报道应在“三贴近”中实现以人为本

2009-07-03 04:24
新闻爱好者 2009年9期
关键词:三贴近党报百姓

陈 立

近些年,地方党委机关报坚持和发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等领域越来越多地关注百姓的声音,关注读者的意见,在以人为本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与都市类报纸竞争的过程中,重新赢回了相当一部分读者和市场。但在集中反映党和政府工作、宣传党和政府主张的政务报道领域,“三贴近”原则贯彻得并不彻底,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这固然与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和宣传部门的工作方式有关,但就党报本身而言,也有着相当大的改善空间。

在坚持“三贴近”中实现以人为本,即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过程中以被贴近的一方为“本”,舍“末”逐“本”,才能让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真正做到“三贴近”。具体而言,是否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了问题、是否真正服务了百姓、是否有助于百姓理解相关政务的含义,是政务报道是否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归根到底,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引导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高高在上、官派十足的“引导”达不到目的。读者不爱读,引导更是无从谈起。报道手段只有更加贴合读者的想法、群众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达到宣传的目的。

以下试论新时期党报政务报道在以人为本方面可以加强的领域:

改进我们的报道主体,从“对人”向“对事”转变

这里的“人”指的是以往我们政务报道的主要对象——各级党政领导,“事”指的是政务新闻的核心——各类政务活动。虽然远离了领导这个“人”,但是与群众这个“人”的关系拉近了,更能体现以人为本。记者紧跟领导,报道围绕领导,表面上看领导的意图被传达得很充分,但事实上宣传效果非常有限,报纸和读者无法沟通,领导与群众拉开了距离,形成了领导和报纸“双输”的局面。

在各类新兴媒体日益发达,草根声音日益洪亮的当今社会,应赋予“喉舌论”新的诠释。沟通成为“喉舌”的第一要务,只有建立了有效沟通,所反映的党和政府的工作、所宣传的党和政府的主张才能有效地传播。“喉舌”必须善于沟通、乐于沟通,否则必将流于“自说自话”、“自我封闭”,最终在各个重要领域“失语”。

应全面而客观地衡量一个政务活动的新闻价值,以此价值来主导相关政务报道的报道原则。这里的新闻价值,完全取决于政务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一方百姓的生活。政务是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活动,无论该政务新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的哪一个领域,均与老百姓有着或密切或深远的关系。具体到地方的党委机关报,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政务活动里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可以重点处理,报道新闻本身为主体,简化领导的讲话;政务活动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则给出较小的篇幅处理,领导可一笔带过;新闻价值很小的,如出席画展开幕、出席联谊活动等,可以不予报道。

在这一点上,《广州日报》坚持充分遵循新闻规律的办报原则,不以省市哪位领导的个人意志为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报道思想。如2009年2月7日该报A1版头条“广州贷500亿元治水”、2条“联邦快递亚太中心投产”以及A2版头条“多数案件是来信举报或审计出来的”,3个新闻事件均有广州市的主要领导出席,是典型的政务报道,但从标题上我们看到的是新闻事件的主体,是读者最关心的内容;从内容来看,只看到了事件本身,没看到领导讲话。不仅读者爱看,宣传效果也非常好,有效地传递了政府相关工作的意图。

改进我们的报道语言,从官话套话向百姓语言转变

政务报道由于报道内容以政务为主,其语言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比较书面和艰深难懂的词汇,加之不少领导在讲话中经常充斥官话和套话,无形中拉大了与读者和群众的距离。但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众有序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增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白话语言,用百姓听得懂的话来诠释政治。

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折腾”三个字刚落音,人民大会堂观众席随即传来会心的笑声。今年全国“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会议上向起草成员提出,报告要用百姓易于理解,让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写。之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因为语言平实通俗,多用“大白话”,受到了委员代表和各界群众的广泛好评,其中“政策对头”、“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等语句脍炙人口。香港媒体甚至称,一场“白话新风”正在中国政坛兴起。

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尚且用最平易、最贴近百姓的语言来作阐述高度政治性的内容,我们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更应不遗余力地改善我们的媒体语言,更好地贴近群众,以达到最好的新闻宣传效果。八股式的报告语言和“高屋建瓴”的领导讲话,不仅无助于向读者传递政务活动中精髓的内容,更会对我们党报媒体权威性的树立起到负面的作用。在党报的实际运作中,我们必须摒弃党八股文字,尤其在处理标题的时候,更应该多用老百姓的语言。

与此同时,以中央领导人为代表的中国官员形象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视频直播与网友进行了22分钟的在线交流。2009年2月28日下午3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中国政府网考察工作,并与网友在线交流。正是这些网友,亲切地称呼总书记为“涛哥”,称呼总理为“宝宝”。一大批地方政府官员以亲民形象示人,如广东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在该市门户网站对外开通“华哥信箱”,自称“华哥”。类似的称呼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如今伴随着民主政治文明的大踏步向前发展,却从网络媒体(包括新华网、人民网)悄然开始,逐渐影响着传统媒体。

这一变化,也促使我们地方党委机关报改变我们对待党政领导的报道角度,从过去的从下往上仰视,改为平等的视角。不刻意拔高领导的形象,相反还应当通过适当的处理,“帮助”领导树立平等亲民的理念。

改进我们的报道方法,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出击转变

政务新闻有区别于他类别新闻的性质,即必须是围绕政务活动而发生的新闻。这一性质限制了政务报道的范围,报纸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政府部门的不少工作无法体现在政务活动中,相关政策的意图也无法向民众传递,形成了一些新闻死角。党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进行主动的策划,化被动为主动,掌握政务新闻报道题材的自主权。

一类是机动性的政务报道策划。《深圳特区报》的“直通车”栏目就是典型的例子。该栏目由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市纪委、监察局、信访办联合主办,每周固定一期邀请一位市、区负责人或部门一把手,通过现场接访,直接了解民情、为民解难、接受监督。除此之外,还不定期进行大接访活动,由多位领导同时“登车”。“直通车”专版创立3年多来,不仅成为深圳的一项“民心工程”,也成为深圳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成功扮演了“沟通上下”的功能,既给百姓提供了平等、公开且高效的反映民意的渠道,也给政府工作开辟了展示党政工作成效的舞台,更提升了媒体的社会地位,可谓一举多得。在实际操作中,报纸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话题,也可以围绕政府开展的重点工作来进行,充分掌握了主动权。

另一类是相对固定的政务报道策划。《深圳特区报》在今年深圳市“两会”期间,开辟了“两会直通车”栏目,每天在网上开通聊天室、热线,接受网友和读者就某一方面如教育、公交、医疗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咨询,然后在“两会”召开间隙,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网友和读者的提问进行解答,问题新鲜热辣、引人注目,回答专业详尽、切中要害。这些策划,近年来被报纸媒体广泛使用,使党报在舆论引导和思想宣传中占据主导地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者单位:深圳特区报社)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三贴近党报百姓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百姓看家“风”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德育工作中的那些事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