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枕后位120例临床分析

2009-07-02 05:29顾欣欣胡金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4期
关键词:分娩剖宫产

顾欣欣 胡金菊

【摘要】 目的 提高临床识别及处理持续性枕后位的能力,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分娩的产妇共3 606例,其中发生持续性枕后位的12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产妇中,自然分娩8例(6.67%),产钳助产16例(13.33%),剖宫产96例(80%),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8例(15%),无未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10例(8.33%)。结论 持续性枕后位应早期识别,积极处理,避免过度试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关键词】 持续性枕后位;分娩;剖宫产

持续性枕后位是指临产后凡胎头以枕后位衔接,经充分试产,胎头枕部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不能转向前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1],是产科常见的难产头位,若处理不当对母体及围生儿均有较大危害,本研究对本院120例持续性枕后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加深对持续性枕后位的认识,提高临床识别及处理能力,减少母婴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分娩的产妇共3 606例,其中发生持续性枕后位120例,发生率为3.33%,初产妇96例,经产妇24例,年龄22~33岁,平均27.5岁,孕周36~41+5周,120例中自然分娩8例(6.67%),产钳助产16例(13.33%),剖宫产96例(80%)。

1.2 方法 诊断标准以曹泽毅等[1]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为标准

1.3 与持续性枕后位形成的相关因素 骨盆异常:多见于阴道检查发现的坐骨棘突出或耻骨弓过低导致中骨盆狭窄,使胎头内旋转受阻。骨盆畸形:120例中有1例为轻度偏斜骨盆,使胎头以枕后位衔接。胎儿较大:胎头较大导致相对性头盆不称,影响胎头俯屈及内旋转。子宫收缩乏力:原发性宫缩乏力难以促使胎头下降及内旋转,同时持续性枕后位也可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1.4 持续性枕后位产时异常表现 潜伏期异常(>8 h)28例(23.33%),活跃期异常85例(70.83%),继发性宫缩乏力36例(30%),过早用腹压61例(50.83%),胎头下降延缓33例(27.5%)。

1.5 持续性枕后位对母儿的影响 产后出血18例(15%),产褥感染9例(7.5%),软产道损伤10例(8.33%),胎儿窘迫38例(31.67%),新生儿窒息10例(8.33%),新生儿颅内出血2(1.67%)。

1.6 剖宫产指征 头盆不称,胎儿窘迫,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延长。

2 讨论

2.1 持续性枕后位的预防 本研究资料提示巨大儿者较多,这和胎儿较大,造成相对性头盆不称,妨碍胎头内旋转有关,故孕期应加强对孕妇的饮食指导,提倡合理平衡膳食,鼓励适当运动,预防胎儿过大,产前估计胎儿体质量>3 500 g者,应通过腹部触诊,肛查及B超检查观察是否为枕后位,临产后密切观察,发现胎儿以枕后位衔接者,应详细检查骨盆情况,排除头盆不称,嘱取胎背对侧方向侧卧,以促进胎头俯屈,下降及向前旋转[2]。

2.2 持续性枕后位的处理 持续性枕后位患者争取产程早期发现,这样才能及时处理,避免产程延长发生难产,潜伏期延长往往是难产的信号,临床上往往由于忽视对潜伏期的严密观察常常把原发性宫缩乏力误认为假临产而盲目等待以致潜伏期延长[3],防止潜伏期延长的关键在于重视潜伏期的观察,及时识别,若10~15 min一次宫缩,持续5 h产程无进展,应于派替啶100 mg肌内注射或地西泮10 mg静脉推注镇静,以排除假临产,产程仍不进展者,除外头盆不称,行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加强产力可纠正轻度的胎头位置异常,并使产程进展顺利[4]。对活跃期进展缓慢(宫口扩张初产妇<1.2 cm/h,经产妇<1.5 cm/h)或胎头下降延缓(宫颈扩张减速期及第二产程时儿头下降初产妇<1 cm/h,经产妇<2 cm/h)应及时进行人工破膜、阴道检查确定胎方位,确定为枕后位,颅缝重叠不明显者可徒手旋转儿头至枕前位,观察1 h左右,如果产程进展和儿头下降仍无明显改善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者,应行剖宫产。若旋转抬头失败,颅缝重叠明显者也应行剖宫产,先露接近+3者可行产钳术助娩。

3 结论

持续性枕后位时,由于胎头俯屈不良,胎头以枕额径通过骨产道,径线增大。导致胎头下降困难,是常见的头位异常,如果第一产程没有积极处理,进入第二产程的处理比较棘手,此时宫口已开全,胎头位置低,宫缩较强,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致母婴并发症增加,所以持续性枕后位分娩时,若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可试产,但要适度,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减少母婴并发症。

参 考 文 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0.

[2]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1.

[3] 凌萝达,顾美礼. 难产.重庆出版社,2002:290321.

[4] 冷波,王丽霞,宋朝辉. 持续性枕后位180例临产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4):239.

猜你喜欢
分娩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