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岁月我做主

2009-07-02 08:36旭等
新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馄饨子女身体

红 旭等

《礼记》中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讲的是子女对待父母,要顺从他们的意愿。可是也有些子女顺过了头,把老年人看做不懂事的孩子,事事不让他们参与,过度保护。使一些老年人恃“老”而娇,乐意像孩子那样由着别人安排。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和心态,会让活力退化,加速衰老。

“娇惯”自己要不得

■红旭

以目前的人平均寿命约80岁而言,人在退休后约有20余年的时间可以自由自在地挥洒。这是一段可以为自己活的岁月,可以决定为自己的生命图像绘上哪些缤纷的色彩。

许多人常埋怨自己的人生都是为别人而活,但当生命还给自己做主时,却像一个一直被领着手行走的孩子,反而不知自己该怎么办。

每个人退休后该怎样生活,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有心理准备的人确实比较能适应顿失以往工作轨迹的新生活。但光为退休后生活找到重心、找到投入的兴趣并不够,还需要用智慧和毅力坚持下去,对自己“狠”一点。

首先要适当认同自己的衰老。随着身体条件变化,凡事不要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要正视身体出现的问题,也要纠正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病”,及时医治,让疾病随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即使身体有恙,也可以“老”得很健康,而不因放任身体退化,而降低晚年的生活质量。

其实有一点疾病并不妨碍你拥有积极明朗的心态。如果因退休而过度休息,那么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热情,还可能会失去健康。也许你会说,不过是懒得做饭,懒得打扮,家里装修懒得张罗;或者最近情绪不高懒得说话,走远路脚痛,懒得出去旅游而已。殊不知,娇惯自己的身体,也会惯傻了自己的头脑。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当你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的时候,也就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权。

如退休后,能事事心甘情愿地全力以赴,自然不会有“我老了,还这么累干吗”的空虚感和“我老了,真没用”的沮丧感。

我们怎样做儿女

■朱凌

你对我说,想要和邻居们一起外出跳舞,而我却笑着说:“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跳什么跳呢,在家呆着多好。”你不吱声了,拎着环保袋出去了,我知道,你是给全家买早点,顺便将菜给拎回来。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这个做子女的并没有考虑你心里怎么想。只是觉得,老年人就该呆在家里享福。往外跑,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再说了,早上去跳舞,谁帮我送儿子去幼儿园呢。

自私的我总是想将你留在身边。也只有你在身边,我才能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不用操心一家几口的伙食,才不用担心出去逛街没人替我管孩子。

而你,却是那样听我的,我说不行,你便不再多说,哪怕是再不乐意也不再会在我面前提起。我以为你早已将这件事情淡忘了,可我却错了。有一天,我见你一清早便在阳台上压腿,然后,一个人站在阳台上轻舞。见我进来了,你笑着说:“锻炼一下,身子便会舒服些。”可我却认为你太不当心,便对你说:“别在阳台上跳了,没事的时候你就多睡会儿,扭了腰崴了脚,又折腾全家不安生了。”

你不言语,可眼神一下子暗淡下来。在那一瞬间,我似乎觉得不该这样对你。以前,你就什么都听我的,现在,你更是对我言听计从。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你到底想要什么。

过了几天,我对你说:“从明天开始,你出去跳舞吧。妈,我错了,不该让你什么都听我的,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吧,孝顺你,就该什么都听你的。”

你将我的手拉得很紧,然后对我说:“我只跳一会就回来,不误事。”

“你想跳多久,就跳多久,没事。”说完,我鼻子居然有点发酸。

不想父亲像个孩子

■王吴军

突然间,62岁的父亲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时不知道抬腿,脚蹭着地,声音很响。天凉了,他总是忘记添加衣服。进家门他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就到处找,一定要把母亲叫回家。

有一段时间,父亲经常到外面的小店买馄饨吃。有一天,父亲很委屈地在我面前告母亲的状:“我每次一出去吃馄饨,你妈就嫌我多花钱了。”我觉得好笑,就从口袋里掏出50块钱给他,让他专门用来吃馄饨。第二天,我听见父亲向母亲悄悄炫耀说:“我儿子给我50块钱,让我买馄饨吃,还是儿子对我好!”

一次,我到外地出差,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说,你爸明天要给家里进行大扫除,我说了句“别扫了”,结果你爸认为不让他打扫,是对他不信任,生气不吃饭了。我说:“妈,甭跟我爸一般见识,他现在就是一个孩子。”

父亲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像个孩子,我跟他说话,他总是一个劲地点头。父亲和我一起看电视节目,父亲看不懂,问我都讲了什么,我不耐烦地说了句“说了你也不懂”,他还是咧着嘴冲我傻笑……

父亲像个孩子,这种感觉让我莫名心酸。这一刻,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给他买最好的玩具,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可是我特别希望父亲能管好自己,按时吃药,按时睡觉,不要喝了酒跟家人闹气。父亲,能别再像个孩子似的对待生活吗?

多点支持少约束

■强子

在幼儿教育中有一句名言:“爱他,就别惯着他。”讲的是对孩子不要过度保护。如今,身边很多朋友把自己年迈的父母当成孩子一样看护,这虽然尽了孝道,但是也伤了老人的自尊心。我们提倡跟孩子交朋友,为什么不能再转换一下角度跟自己的父母交朋友?是否可以用向朋友讨教的方式跟父母谈论工作上、生活上的问题?要知道,以朋友方式跟父母交谈,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的鼓励,不亚于在单位得到领导的表扬。这样做,会让他们情绪振奋、心态年轻,也更容易沟通。

我们有些做儿孙的总认为,只要老人衣食无忧就行了,对他们的态度,就好像对待孩子一样,什么事也不让做,哪里也不让去。其实子女支持和鼓励年迈的父母尝试新事物,能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安享晚年,也能让家庭生活幸福和美。子女要鼓励父母退休后广交朋友;鼓励他们学习电脑、编织等等动手动脑的新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健身、旅游;鼓励孤寡老人找老伴、再婚。

也许有人说,某些老人判断力下降,还能积极鼓励吗?我要说,人老了,自尊心更强,也有不同的生活理念和追求。即使纯粹出于爱护老人的目的,也不要把老年人当孩子,应采取温和的方式。就算是有的老人执意要和身份、年龄悬殊的女子相恋结婚,儿女们先要耐心劝说,如劝说无效,也只有顺其再婚,如真面临被卷财遭遗弃,做儿女的再出面把老人接回家赡养,这才是真正的“孝”与“顺”。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馄饨子女身体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悲伤的时候,吃一碗热馄饨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