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汴旅游一体化经济分析

2009-07-02 05:29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20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

贾 蕊

摘要:在郑汴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郑汴旅游一体化对推进两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郑汴一体化的政策保障、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性和交通的便利性、旅游资源丰富且互补性强为两地旅游一体化提供了条件。通过加大两地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突出两地旅游特色、切实增加旅游年票销售量和开设郑州东西郊直通开封的快速通道等措施来推动郑汴旅游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郑汴一体化;旅游一体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7902お

随着郑开大道的开通,郑州与开封两地旅游迅速融和在一起,许多郑州游客自驾车或乘郑汴公交前去开封旅游。因此,在郑汴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两地旅游一体化,是推进两地旅游业的重要途径,对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郑汴旅游一体化的现状

(1)两市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两市旅游局于2006年12月26日在郑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双方签订了《郑州市旅游局部封市旅游局“郑汴一体化”旅游业发展合作协议》,规定了两市旅游合作的指导思想、合作原则、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组织领导等,为下一步的具体合作奠定了基础。2007年4月9日,郑州市旅游局和开封市旅游局就郑汴旅游合作事宜达成共识,两市将在旅游市场开发,旅游行业管理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合作范围包括:共同编制《郑汴一体化导游图》,双方旅游网站互连,郑汴旅游精品线路的编排。推介郑州市三星级优秀饭店,开封市旅游局安排有关人员进行观摩学习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员工培训,相互参加对方组织的导游人员培训,为导游人员“一导到底”打下基础。

(2)两市旅游局于2007年4月21日成功实现了旅游合作网络对接。浏览者只需在主页上点击图标,便可进入对方的旅游网站进行查询。

(3)在2007年召开的中博会上,郑汴两市成功组织了首次旅游联合推介。两市共同设计制作了宣传展板,提出了“郑汴融城、旅游一体、共促发展”的宣传口号,设置了咨询台,共同组织了资料发放,回答了各界人士提出的各种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4)为体现两市人民相同待遇的旅游合作思想,开封在郑州市成功发行了开封市旅游年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郑汴旅游融城”。目前,开封旅游年票已扩大发行至全省。

(5)联合推出了郑汴一体化旅游精品线路。经过旅游专家设计,郑汴两市成功推出了郑汴一体化“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和“四日游”旅游精品线路,并在召开的中博会上进行了联合推介。两市旅游局还将组织广东、山东、江苏、河北等地的旅行商对线路进行实地考察。

(6)郑汴一体化导游图面世。根据两市旅游局确定的近期旅游合作目标,两市于2007年2月份开始协商制作郑汴一体化导游图。2007年10月,两地实质合作的郑汴一体化旅游观光图正式面世,游客持有该图,可以详细了解两地的旅游景区、宾馆酒店等旅游信息。

2郑汴旅游一体化的必要性

(1)旅游业区域合作是区域竞争的必然结局。

中国旅游业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旅游的竞争策略已经由过去单纯的价格竞争,当前的质量竞争向未来的文化竞争转化;旅游的竞争方式也从单一的技巧竞争向战略竞争和形象竞争转化。构筑地域大文化,谋求区域大联合成为当今时代竞争的根本性策略。地域联合不但可以避免无谓的牺牲和自相残杀,而且可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并可谋求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区域的整体形象而非单一的产品信息,因此合作是树立旅游整体形象、吸引旅游者的必然选择。国际上加勒比海地区、东南亚地区鲜明的旅游形象的树立与区域合作的战略实施是分不开的。

(2)旅游业区域合作由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所决定。

旅游的本质决定了旅游合作的重要性。旅游业的本质,可以说是以促进人的流动为基础而发展起来、兴旺起来的产业。这个本质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就是合作促进发展。旅游线路是跨区域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发展旅游。过去有些地方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对外地旅行社进行封锁,对外地车辆和导游重重限制,激发了类似的报复行为,结果两败俱伤。更有甚者,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以行政区域代替客观上的旅游区域,从规划之初就分割旅游精品线路,造成地方割据,景区近距离重复建设,公路等基础设施难以互惠互利和共享,违背了空间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需要。

通过旅游产业集群优势效应,大量旅游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柔性集聚,有利于降低群内企业产品成本、信息成本和外部经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有利于群内技术创新,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有利于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区域营销优势。

3郑汴旅游一体化的可行性

(1)郑汴一体化的政策保障。

郑汴旅游一体化是在郑汴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逐步推进的。郑汴一体化的概念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被提出,2005 年河南日报 “中原崛起构想 ”提出了以郑汴一体化作为切入点,逐步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一体化建设。2005 年 8 月,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在郑汴调研时指出:“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构想不能动摇,必须强力向前推进。从郑州和开封的发展规划来看,最容易实施的是郑州、开封一体化。”2005 年 11 月中共河南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着力发展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2005 年 12 月,郑州至开封城际快速通道工程开工,郑汴一体化由概念走向了现实。

(2)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性和交通的便利性。

郑州和开封具有地理上的接近性和交通上的便利性。郑州地处中原,承东接西,贯南通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内外旅游客源集散地。开封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座中心城市之一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郑州的向东发展和开封的西进战略,使两个城市在空间距离上越来越近。郑东新区建成后,两市之间边界的距离仅有30公里,设计中的快速通适二期工程还将修建郑州至开封的轻轨。届时,郑州南环高速公路也将延伸到开封,拓宽郑汴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加上现有的陇海铁路,将形成史无前例的高规格的郑汁“城际快速通道”,在空间上实现郑州与开封的一体化结合。

(3)旅游资源丰富且互补性强。

郑州和开封都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封是古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两地旅游资源的品位度高,郑州少林寺和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游景区,河南博物院、清明上河园是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旅游资源,适于培育成国内具有较大知名度的旅游精品。两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郑州和开封具有历史文化渊源上的接近性、旅游资源上的互补性,区域内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密切。郑州以人文旅游资源见长,主要集中在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宗教建筑、古墓、陵寝、古都遗址等类型,景点、景观的无形性大于有形性。虽然旅游资源的价值较高,但缺少直观的视觉形象,不易吸引游客。而且,自然旅游资源相对较少,类型单调,组合不佳。

4推进郑汴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1)加大两地旅游资源整合力度。

充分利用资本和市场手段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一起打造精品景区和线路。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各行业的垄断,加快区域内、区域间的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无障碍旅游区。加强区域合作宣传促销,统一规划设计旅游线路,树立郑汴旅游的整体形象。强化旅游信息网络服务功能,开展网上旅游、网上查询、网上预订等多项服务。整合郑汴旅行社资源,实现两地旅行社的网络化经营。整合科研、教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商品联合体系、旅游人才队伍联合培养体系和文化精品工程联合开发体系。

(2)突出两地旅游特色。

充分发挥两地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和潜在优势,顺应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先进的策划和创意,合理定位和创造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大力开发景区及旅游市场。郑州是以商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代表,因此郑州叫商城,开封是以宋文化为代表,所以开封叫宋城。郑州有雄厚的文化酱,开封有较为丰富的期待,郑州在将来会更多扮演文化消费者的角色,开封更多扮演文化生产者的角色。因此,应该树立整体一盘棋思想,两地应该确定自己的文化定位,加快市场细分的步伐,避免同质化,如开封清明上河园有一个特色表演“包拯迎宾”,但少林寺也搞了一个“方丈迎宾”,形式内容都很接近。在旅游线路组合方面,郑州的旅行社可以把开封景点纳入其一日游线路,在旅游产业结构组合方面,郑州着力发展交通、住宿和购物业,而开封则可以强力开发景点,做大饮食业、娱乐业。

(3)切实增加旅游年票销售量。

通过旅游年票来降低旅游成本,进而达到吸引外地游客的目的。2007年,开封在郑州首次发行了旅游年票,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和销售渠道不畅,开封旅游年票的发行量远远低于预期,目前,持有旅游年票到景区旅游的郑州人还是少数。为此,通过媒体加强旅游年票的宣传力度,设立更多的便于市民购买的年票销售网店,同时,把更多的旅游景区纳入年票体系,增加年票的吸引力和销售量。

(4)开设郑州东西郊直通开封的快速通道。

郑开大道为两地旅游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目前游客经常反映郑开大道对车辆限速可能有改进的余地,如果车速能再快点,游客开车来往两地会更方便。此外,郑汴公交在郑州的发车站点主要位于郑州的东郊,部分市民反映从郑州市区西郊到东郊,经过市区如果遇上堵车就得一个小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郑州市民去开封旅游。因此,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规划建设郑州东西郊快速通道,可极大促进郑州市民前去开封旅游。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
清水道教音乐文化在旅游资源中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