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浅谈

2009-07-02 03:55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领悟身材孔乙己

丁 翔

语感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说话、写文章才能流畅、有文采,才能说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大量阅读,扩大内存

在说话、作文时,那些思维活跃、用词精当、文采飞扬、表达清晰、一气呵成的同学,大都有较强的语感、丰富的想象,这与他们读了很多书,涉猎非常广泛,并且能做到兼收并蓄,化为我用有很大的关系,应该说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如教学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学生诵读全文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写月的句子,有的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它写出了明月不能常有的遗憾;有的说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它写出了月不能常圆,人不能常聚的遗憾;有的说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写出了月常圆人常聚的良好愿望。这些,大多数学生都能说的出来,但如果要求学生说出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那只有把写月的诗句放在一起,结合课文,在比较、体会中得出应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如果由本文所写之月要求学生说出更多的写月的诗词,那些阅读面广、有丰厚积淀的同学就可能写出很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碧海青天夜夜心; 海上明月共潮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明月千里寄相思; 我寄愁心于明月……这些对文本的深刻理解,缘于较强的语感;而对古诗词的丰富积累,应该说归功于有广泛的阅读。可以说,因有了广泛的阅读而有了较强的语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因此,在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文本精读的前提下,一定要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去培养语感。新课标推荐的读物,如《成语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外神话传说》《格林童话精选》《安徒生童话精选》《伊索寓言精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要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去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摘抄佳词妙句,写下读后心得,经典的古诗词、散文名句名段等,还要熟记成诵,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在大量的文化积淀中,语感能力自然慢慢就会得到提高。

另外,要提倡多渠道阅读,电视、网络、报刊、广播,都可以作为阅读渠道,以提高信息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二、反复诵读,琢磨体味

语文课不能没有读书声,少了朗朗书声的课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学生在大声的读书中,能凭借字面意思,深入的去领会在语句中所赋予的内涵,而这也正是语感的培养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因此,在学生对问题“思而弗得”的时候,引导他们反复诵读文本,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对“他身材很高大;青百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一肖像描写,表现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时,学生的分析,往往停留在遭遇悲惨、饱受凌辱、好逸恶劳等方面,应该说,能体会出这一些,说明学生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是有所认识的,但仅到此为止,那么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和不全面的,还没有认识到鲁迅先生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实质。在这时,可让学生去诵读,当学生反复读到“他身材很高大”时,可能会联想到: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他身材很高大”?“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了什么?自然的,学生体会到:“他身材很高大”说明孔乙己有能力,哪怕靠卖苦力也能养活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这样,孔乙己的遭遇悲惨、饱受凌辱、好逸恶劳、穷困潦倒,所引起学生的就不仅仅是同情、可怜,还有可气也包含其中了,这真是所谓的“怒其不争”了!就这样,运用反复诵读,学生通过感官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便促成了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比较全面的认识。因此说,多读、熟读、反复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

三、比较阅读,咬文嚼字

语感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字面的理解,它应该是在理性思维的参与下,借助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依靠学生的悟性,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如教学《孔乙己》一文中的动作描写时,对“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和“他从破衣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该如何理解?两者可不可以互换?如果单从这两句话来看,“排”和“摸”都可以理解为是付钱时的一个动作,意思差不多,换过来也未尝不可,但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看,却换不得。为什么?仅从字面上分析,可能过于理性,学生虽能接受,却不一定理解,怎么办?那就让学生去比较阅读,去咬文嚼字,去认真领悟。“领悟”就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体的“神”与客体的“形”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因此,在学生反复阅读上下文的基础上,就让他们把两个词换过来,然后再反复读几遍,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这样,在反复的比较阅读、分析、琢磨、体会中,学生应该能得出这样的认识:“排”表现了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心理,“摸”则写出了孔乙己穷困潦倒的情形,表现被打折腿后的悲惨遭遇,两者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是不能互换的。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理解词语在语境中具体含义,提高了对语言的敏感性,语感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样的,但有一点要把握住,那就是能力的培养来自于课内,要实践于课外,在不断地反复实践中去巩固、强化,以养成迅速、敏锐、深刻、独特的语感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中学

猜你喜欢
领悟身材孔乙己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多么痛的领悟
小身材 大艺术
“枣核形身材”是怎么形成的
孔乙己(下)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3步曲之身材恢复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