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玲 任容英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是要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 理念 探究 学习 实施 挖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已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一、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是:通读课文——专题调研——确立课题——探究学习——成果展示——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一)通读课文
这是实施该模式的首要环节,它影响着以后探究学习时能不能选择主题和选一个什么样的主题。通读课文时可依据体裁采用不同的通读法。如,诗歌可采用吟诵的形式,散文可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戏剧可采用表演的形式,小说可采用电影、幻灯的形式等等。总之,首先要把文本留在学生的“心”上。
(二)专题调研
在通读全文时,学生会对一些字词读音、解释搞不清楚,对有些句子的意思弄不懂,甚至会对文中有些地方提出质疑。这就要求采用专题研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翻阅、询问把自己心中的疑问研究清楚。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而且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只有经过专题调研,学生才能理解文本的深邃内涵,才能为下一步确定研究专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确立课题
这是实施探究学习的重要阶段,影响着探究学习成果的水平、价值、境界。从确立课题的角度来说,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甚至同一文本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但每一个问题的研究价值却并不是一样的。这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取决于学生占有资料的多少,取决于学生选取的视角,取决于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如小说,我们可以扣住人物形象、环境、语言、主题作研究,通过发掘作品的典型性来理解作品,从而磨砺文学鉴赏能力。再如议论文,我们可以扣住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作专题研究,把论点的时代意义、现实意义发掘出来,把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统一关系凸现出来,把议论文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侧重于某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确立学习课题。
(四)探究学习
这一环节是该模式的实质性阶段,它要求学生以个人研究或合作研究的方式就自己的课题进行探究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制定出一个学习方案,即制定出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及方法途径。这时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有效地搜集相关信息,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一些工具书或查找范围。教师要和学生商量,最终的学习成果是以文学评论、考察报告、调研报告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提纲、课件、卡片的形式出现,以便学生对研究的目标、内容、方式、进程等有一个充分的理解。接着,每个学生进行个体的自主学习,或观察、调查,或阅读、查询,或归纳、整理,尽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感性认识。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研究其诗歌及文史资料引用的同学,可以去查阅相关诗词选集或作家研究集;研究荔枝本身结构的同学,可以去查阅生物学书,还可以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将荔枝介绍给全体学生。这一环节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共同研讨,具有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作用。
(五)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是学生实现自身的探究价值,实现探究成果共享的过程。它具有强化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再研究的作用。在展示中,反对的、赞成的都会拿出自己的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由此,学生的资源得以共享,各种语文能力得到培养。展示的方式有小组会晤、班级交流等,目的是提供一次思想大碰撞、资源大交换的机会,从而共同提高。
(六)总结评价
这是进一步对本次研究成果的肯定,把学生个体的成果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零星的所得整理成具有逻辑性的成果。
(七)课后延伸
这有两个作用:一是课内没能完成任务的同学继续研究学习;二是提高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欲望,使语文学习更为深入。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探究学习资源
在实施语文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好课后习题中的一些探究性题目、讨论题目的价值外,还应该注重从教材中挖掘探究资源,以充分发挥和开拓教材的资源价值和研究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一)在学科知识的交叉处挖掘探究资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指出,“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如《神奇的极光》中涉及到的光学、电磁学等物理知识;《这个世界的音乐》中所涉及的动物学知识,等等。教学课文的这些“交叉知识”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并以此拟定选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知其所以然,就能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二)在与课文匹配的相关内容比较处挖掘探究资源
教学一篇课文时,可寻找一些与之相配对的阅读内容,可以是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开展探究。如教学《守财奴》时,可将《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不灭掉一根灯芯不断气的相关章节作为相匹配的内容阅读,让学生将其与葛朗台临死前想抓神甫的镀金十字架进行比较,并开展探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与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的异曲同工之处。
(三)在学者、学生观点的争论分歧处挖掘探究资源
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众所周知,越是优秀作品其内涵就越丰富,就越耐人咀嚼,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理解上的分歧。在教学中若能将这些分歧意见列为课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探究,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对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有创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阅读品味无疑是有帮助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对文中大量使用的比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般人认为这些比喻自然优美,有表现力;也有人认为比喻取材狭窄、阴柔、浮泛,过于直露,缺少想象力。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可要求学生展开讨论或作深入探究,并得出自己的观点。
(四)在知识点的异同辨析处挖掘探究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某些知识的相似、相异之处,教学时若能适时将其列为研究课题,让学生进行比较、辨析,则会收到互补强化、相得益彰之功效。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思维跳出狭隘的课文圈子,笔者尝试进行横向拓展,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和焦刘爱情悲剧极为相似的陆(游)唐(琬)却没有走上自杀殉情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然后组织学生以“焦刘悲剧与陆唐悲剧之比较”为题,收集资料,开展探究,寻找分析他们的异同点,进行讨论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并写出小论文。
参考文献:
顾之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玉环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