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对象有失公平性的博弈分析

2009-07-01 02:42师元梅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6期
关键词:公平性住房

师元梅

摘要:落脚于我国现有住房保障对象缺失的实际,对住房保障对象的不公平性进行博弈论分析,提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高综合国力;把城市“夹心层”、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对象;构建农村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尽快制定住房保障法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住房;保障对象;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189-03

一、住房保障对象的分析

(一)现有的住房保障对象

1.城镇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

《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经济适用住房是指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为供应对象,对离退休职工、教师家庭住房困难户应优先安排经济适用住房。

2.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对象

《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第二条,城镇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

不难看出,我国目前的住房保障针对的是城镇弱势群体,依然没有跳出我国社会保障的城市偏向性,有失住房保障的公平性。

(二)缺失的住房保障对象

1.“夹心层”

“夹心层”是指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困难,又不符合进入政府廉租住房条件的城镇居民群体,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其比例约占城镇居民的60%左右,虽然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群体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仍不失为城镇居民的主体。

2.农民工群体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体制,农民工没有城镇户口,身份受限,难以享受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也就不符合享有城镇福利与救济的有关“规则”。他们与城镇职工在住房条件或补贴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游离于住房保障大门之外。

3.农村弱势群体

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使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远远滞后于城镇,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是影响我国今后稳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论是住房的居住环境,还是住房的基础配套设施,都是无法和城镇居民相比的,直至目前有的农村中还存在茅草房、危房、烂房、人畜共居等居住现象。

4.未就业和就业不稳定的大学毕业生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对他们而言,谈不上以自己能力购房,而廉租住房又把他们排除在外,很多城中村成为大学毕业生租住房的无奈之先。

二、博弈住房保障对象的不公平性

(一)公共政策供给的博弈

博弈论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对于公共政策分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我国各级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共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局限。

当政策主体向社会提供公共政策时,针对这一行为的博弈论涵义,田大山认为,是通过改变参与人的效用函数或参与人的行动空间来“调整”社会活动的均衡点,使社会的运行向着有利于实现某个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城乡差异的二元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住房保障出台时,政策主体依然没有脱离“二元”体制的局限,只把城镇部分弱势群体纳入住房保障的范围,整个住房保障的运行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发展。

其次,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博弈过程。政策主体可能不只一个,政策的形成是不同的政策主体通过博弈达成的一种均衡解。

(二)政府的利益博弈

政府利益是指政府组织及其雇员所追求的依赖政府行为而获得的有别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利益。由于利益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属性,不同的主体对相同的客体的价值判断往往并不一致,因而不同类型的政府利益在彼此渗透的同时也相互对立。政府利益的实现依赖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策取向如何、是否制定、执行以及执行效果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取决于政府利益间博弈的结果。住房保障对象的缺失,笔者认为,主要是政府和各级政府及部门利益博弈的结果。

从政府整体利益角度,我国经济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但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时,仍然要考虑各方面经济因素,在经济有限的前提下,必然不能把所有人都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住房保障也如此。“夹心层”虽然住房条件差,但按中国人观念,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阶层;农民工与农村弱势群体很多时候是融为一体的,自古以来,农民有宅基地,农民的房子农民建,何谈保障;而一直就没考虑过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问题。

从各级政府及部门利益来看,经济适用住房和城镇廉租住房的出台,在建房用地的划拨与地方财政的发展上,已经存在利益不均衡,俨然成为住房保障发展的“瓶颈”,更何谈“夹心层”、大量的农民工与农村弱势群体、大学毕业生的进入将是何等庞大的保障群体。

从国家与各级政府及部门利益来看,社会保障需要大笔的保障基金,除了国家的财政拨款外,地方财政必须给予支持,在城镇弱势群体住房没有解决的前提下,财政支出的“二元”倾向同样不会眷顾到“夹心层”、大量的农民工与农村弱势群体、大学毕业生。

三、解决措施

(一)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高综合国力

社会保障资金不足,财力支持不够是我国社会保障缺失的重要原因。近几年,国家集中精力与财力加强城镇社会保障改革与建设,以确保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保障工作将从城镇扩大到广大农村,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统一。

(二)把城市“夹心层”和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对象

1.城市“夹心层”的住房保障

“夹心层”的住房保障,应强化社区的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城市“夹心层”信息,根据各社区的实际,逐步把城市“夹心层”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内,且应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这就要求政府:

(1)为“夹心层”创造更多的致富途径,提高“夹心层”收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只有为“夹心层”创造更多的致富途径,如致富信息供给、职业技能培训、税收减免等措施,提高“夹心层”收入,改善经济条件,才能使他们有可能有能力购买经济使用住房。在政府的扶持下,使城镇“夹心层”主动的享受成为住房保障的对象,享受权利。

(2)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尽可能的降低建房成本,稳定房价

政府要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加大经济适用住房的投入力度,在保证开发商的利益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建房成本,使“夹心层”有能力接受经济适用住房。

2.农民工的住房保障

农民工保障问题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高度相关,农民工保障的缺位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必然产物。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去向问题存在:纳入到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民工实行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工纳入到一种“低门槛、开放式与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新计划”中、将农民工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争议。

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应将农民工纳入其中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但鉴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多元化要求只能适时地分层分类将农民工纳入。而且经济适用房对农民工来说不现实,廉租住房的住房保障应成为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首选,对此,政府应做到:

(1)彻底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局面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户籍制度不但加深了农民与城镇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方面的隔阂,也使农民工没有城镇居民的身份,失去了在城镇就业的机会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农民成为被计划体制彻底抛弃的“局外人”,成为被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所排斥的对象。

(2)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资金问题是农民工社会保障迟迟没有提上日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受到资金限制时,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必然要面临更为严重的资金困难,农民工群体被排除在住房保障之外也是必然的。

(三)构建农村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匮乏的现状,政府间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使之相互博弈,最终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供给陷入困境。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变迁过程。农村社会的各种保障制度不管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按照其社会化的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家庭私人保障(子女养老、土地保障等形式)、村庄自发的合作保障(邻里共济互助等形式)、政府促进下的村庄集体保障(由农民个人支付保险费用为主,自愿参加,地方政府负责这一保障基金的运作)、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四个层次。

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虽然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滞后于环节,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尚未真正起步。只有建立起我国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才能走出住房保障政策“城乡分治”的二元困境。

对农村弱势群体而言,当前最紧迫的是借鉴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吸取国外先进农村住房保障思想,构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农村发展的农村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

(四)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一定住房保障

大学毕业不应再成为家庭的负担,应把他们纳入城镇住房保障的范畴,采取租住房的形式,但应给予他们统一相对集中的租住房源,而不是以廉租住房的形式,不妨以公寓的形式提供给大学毕业生。

(五)尽快制定住房保障法

在社会转型与中国城乡二元保障体制的影响下,我国的法制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立法的空白点,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迫切需要我国社会保障的健全和完善,以体现二次分配的公平性。从社会保障和关注民生两个角度看,住房权都应该作为人民生存权的一部分,应该以立法形式来保障,尽快建立起我国的住房保障法。

四、总结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是个渐进和复杂的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住房保障也将真正成为致富于广大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公平性住房
老年教育信息化实践途径中公平性问题的研究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核心素养视阈下中小学课堂评价的公平性研究
住房保障实践探索
云环境下能耗感知的公平性提升资源调度策略
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分析
论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现状及解决办法
辽宁公租廉租房并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