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香艳
摘要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突出思维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吃透教材、大纲,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这要求当今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创新性人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下面笔者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以权威的形象教育学生,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就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遏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搞好创新教育,师生间要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关系。在这个环境里,不是你听我讲的单向交流关系,而是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允许学生与老师对话,对某些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师生间相互交流,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消除上课时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了知识的可辩性,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手段和策略,为知识的迁移奠定了基础。
2 突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当今的化学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都存在着一种通病“轻重倒置”,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很不利,一般在教学中表现以下三个问题。
(1)在教学活动中“轻过程,重结果”,教师在处理一引起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时,往往注意的只是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合理,却常常忽视考查学生在做出答案或结论之前的思维过程。其实,学生思考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比他得到的结果更为重要,没有正确的、严密的思维过程,如何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
(2)在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一种问题“轻实践,重理论”。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些化学中的现象、结论、定律等都是通过实验手段得出的。理论上的思考虽然属于思维的训练,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远不如亲自实验一番取得的效果好。化学实验要真正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绝不能停留于“实验的理论”、“黑板实验”、“口头实验”等。
(3)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历史和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大部分化学教师仍然把化学作为单一的学科进行思维训练,很少将化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生产技术、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等交叉结合进行思维训练。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仅依靠单一学科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而知识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在创新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吃透教材、大纲,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这个创新过程的核心所在。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迁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思维,冲破过去“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笔者在讲解碱的化学性质一节内容时,课前要求学生们自备一只铝制易拉罐,以备上课实验使用。当讲述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们依照自己课前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案,收集满一易拉罐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向里边倒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胶条立即封住瓶口,来回振荡几次,让同学们观察并分析实验中看到的现象。通过观察,同学们都发现原来圆形的易拉罐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变瘪,而且都能分析出变瘪的原因——氢氧化钠消耗了二氧化碳,使里边的气压变小而导致的。从加入物质的角度考虑,这是学生的思维定势。但学生们对变瘪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的现象无法解释。然后,笔者引导同学们思考,用胶条封住罐口,这意味着与外界断绝物质的交换,所以变瘪的原因只能是加入的氢氧化钠与铝制的易拉罐的“内部问题”,所以部分同学立即意识到这是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生成一种气体——氢气的缘故。这样,对教材进行处理,既在把握教材大纲的基础上,又使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了升华,使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有了一定培养。
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施以正确的引导或启发。创新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所以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观念,坚持以崭新的视角,指导学生探索知识、研究课题,这样在学生探索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意识,使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自主研究,增强学生科学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对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