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退休养老金上动刀,不可行!等

2009-06-29 05:25平等
师道 2009年5期
关键词:大调公务员劳动者

左 平等

在教师退休养老金上动刀,不可行!

针对国家人保部提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率先改革,与企业退休人员看齐,并在山西、上海、广东、浙江、重庆5个省市进行试点的情况,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77名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暂时停止在教师队伍中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根据《教师法》,教师收入应当不低于公务员,这应该包括退休收入不低于公务员,故教师退休养老制度改革应与公务员退休养老制度改革同步进行。而另一种声音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吴一坚认为,养老金标准不应因劳动者身份而改变,不管是企业员工、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是公务员,都是国家的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公民,都是辛辛苦苦为国为家劳作,在退休之后,不能因为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出现养老金相差甚远的不公平现象。

对此,作者左平认同上述政协委员的观点:率先在事业单位尤其是教师的养老金上动刀,不可行!因为这有损于“尊师重教”的优良社会风气,有伤于“和谐之邦”的建设。(见新浪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社会分工和职业分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过去“工农商学兵干(部)”要细化和复杂得多。但从宏观角度来考察,现行的职业分类还是如此:行政人员(公务员占大头)、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低层级公务员)、服务人员、生产人员、军人、技术操作人员等。我国在退休养老保险的对象上,至少包含四大阶层:公务员、教师和医生、企业员工、农村人口。若按吴一坚先生的“公民论”,就还必须考虑农村失地失业的农民,城镇失业甚至一辈子无业的居民,他们也是公民;若按吴一坚先生的“劳动者论”,就不必有体力劳动者与非体力劳动者之分,技术型、半技术型与非技术型劳动者之分,高级工、中级工与低级工、普工之别,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留学生之分……他们都是“劳动者”;若按吴一坚先生的“辛苦论”,则不管劳动者的职业、工种、岗位以及工作难度、工作强度、工作效益等,通通应一视同仁。其实不然。

学校是事业单位最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按我国现行职业分类制度,学校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科级以下的公务员是办事员。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于办事员,重在“专业”与“技术”:获得教师“专业”须“投资”学习至少十五年甚至二十多年,工作期间还必须培训提高;教师“技术”含特定的职业技能、文化教育技术领域的行业技能、现代人通用的核心技能等;胜任教师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素养比干好公务员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要高得多。若保持公务员不动,而率先在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进行养老制度改革,改革的重点又是“与企业看齐”,这不仅不是“实现社会公平”,更是要制造新的不公平!

思品课教师,你怎么看?

每当上思想品德课,我所在的班级会有一半同学昏昏欲睡,另一半则做其他科作业。这并非同学们不热爱“学习”,不勤奋刻苦,只因为思想品德课多是说教,与实际脱轨。福建闽清的怀谷(初中生)说,(见《南方周末》)老师都教了些什么呢?比如:青少年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神州遍开文明花”;为什么人生需要理想……课本还给理想下了定义: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而生命,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九年级某册《思想品德》第126页)。理想、生命可以这样定义?

设立思想品德课的目的,该是让学生有完整的人格,高尚的心灵,而实际情况却与此背道而驰。看看如下的题目:“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可以使他们(A.恐惧不前;B.精神不振;C.无所事事;D.抖擞精神,发奋努力)。”这就好比让学生在三个土豆间找汉堡!除了这类题目,还有就是专门刁难人的、挠破头皮也不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的东西。问题的答案都要去书本里找,完完整整抄书本(开卷)。

我实在不明白这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有什么用处。反而是,学生完全不信教科书,根本不在乎什么爱护集体、热爱祖国,考完就忘。我在想,这样的教科书与教育方式,很可能塑造了一代人的语言方式和思维方式。大家明白了,原来可以考试一套,生活一套;上课时一套,行动时另一套。这是让学生“高尚”呢,还是教他们“虚伪”呢?

责任编辑邹韵文

音乐:畅快身心的良

音乐对人的情绪、新陈代谢、能量、血压、呼吸及脉搏的影响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人体细胞总是处于在不停地微微振动的状态,健康的人全身的细胞微振都很和谐,就像许多歌者在一起欢快地大合唱。而音乐则是一种声波振动,这种振动如果和细胞同时产生共振,那就像声波在轻轻地按摩着细胞,人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快感。同理,如果人体机能失调,体内微振不正常,我们不妨有目的地去选择音乐,借音乐的力量调动细胞的微振,使人在这种辅助治疗下恢复健康。

舒曼的《幻想曲》能催眠

舒曼的《幻想曲》、马斯涅的《泰伊丝冥想曲》都是世界催眠音乐中的经典作品。

睡眠不好是都市人的普遍现象,有的是入睡难,有的是早醒、易惊醒,有的是长期失眠。音乐在帮助人睡眠方面显现出“特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睡眠中心对18名失眠的中年人进行音乐治疗4周,每晚临睡前听45分钟轻松音乐和解郁音乐,结果失眠减轻,每晚熟睡时间平均增加24分钟,从梦中惊醒的次数减少2%。

《天鹅》和《船歌》可减压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圣桑的《天鹅》、德彪西的《月光》、柴可夫斯基的《船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都是降压、减压的一剂良方。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承受着各种重压,而音乐却是对抗精神压力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可以使人身心松弛。在德国和日本,不少患者聆听治疗性古典音乐时,其血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会降低,这表明音乐有助减压。

《如歌的行板》宣泄抑郁

当人的情绪低落,表现得郁郁寡欢的时候,可以先听曲调比较哀愁的音乐,然后再逐渐过渡听比较欢快的音乐。比如先听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贝多芬的《降B大调选乐四重奏第五乐章》,以愁引愁,引起共鸣而宣泄郁闷,再逐渐选听欢快的乐曲,比如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马利的《金婚曲》,广东音乐《娱乐升平》。

莫扎特乐曲益智防痴呆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发现,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之后,学生的智力测验得分增高。后来,科学家们陆续发现莫扎特的其他音乐如《D大调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K385》也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心理能力和感情、智能的发育。

相关链接

音乐处方因“病”而异

高血压:德彪西《明月之光》,圣桑《天鹅》,柴可夫斯基《船歌》,肖邦《降E大调夜曲》,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舒伯特《圣母颂》。

冠心病:格里拉《晨景》,马斯涅《泰伊丝冥想曲》,海顿《小夜曲》,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威廉斯《绿袖的幻想曲》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约斯特劳斯《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福莱《西西里舞曲》,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帕森贝尔《D大调卡农》,博凯里尼《小步舞曲》,莫扎特《D大调第七号小夜曲“哈卡纳”第五乐章》

听音乐也有禁忌

1. 不要空着肚子听进行曲

人在空腹时,饥饿感觉很强烈,而进行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加上铜管齐奏的效果,听到后受步步向前的驱使,会加剧饥饿感。

2. 不要吃饭时听打击乐

打击乐一般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量很大,吃饭时欣赏,会导致心跳加快、情绪不安,从而影响食欲,有碍食物消化。

3. 不要生气时听摇滚乐

人生气时,情绪易冲动,常有失态之举,若在怒气未消时听到疯狂而富有刺激性的摇滚乐,无疑会火上浇油,助长怒气。

4. 不要睡前听交响乐

交响乐气势宏大、起伏跌宕。睡前听此类音乐,会令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难以入睡。

猜你喜欢
大调公务员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G大调随想曲
致敬最美劳动者
“跑调”了怎么办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