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锋 朱兴正
摘要介绍了勐海县普洱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了当前普洱茶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以期为今后勐海县茶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茶产业;发展现状;应对措施;云南勐海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155-01
1勐海县茶产业发展机遇
茶叶作为第2批40个农产品之一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共设置首席科学家1名、功能研究室6个、综合试验站22个。勐海县被列为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云南西双版纳综合试验站示范县,综合试验站已对当前勐海县茶产业的技术需求进行了调研,并上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可及时得到体系提供的技术支持,及时解决勐海县茶叶生产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这给勐海县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勐海县茶叶发展现状
勐海县是全国产茶大县,近年来,勐海县茶产业在政府的重视和科技支持下取得了可喜发展,尤其是2007年上半年的市场拉动,勐海县茶产业(主要是普洱茶)获得了“大丰收”。据统计,2007年,勐海县普洱茶总产量达到1.7万吨,约占全省普洱茶总产量的2成;工业总产值达到15.4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5%;销售产值达到11.47亿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1/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575元,其中茶叶收入约占1/3。可见普洱茶在勐海县经济发展中起着支柱作用,是勐海县农民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大丰收”的背后也暗藏了诸多问题,如普洱茶市场运作不理性方面、技术支撑薄弱、品牌培育意识不够等,致使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一落千丈,整个云南茶产业至今仍处于低谷,勐海县作为普洱茶主产区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部分茶园甚至出现不再采摘的现象。
3勐海县茶产业发展应对措施
3.1适制普洱茶专用品种的推广示范
云南是普洱茶的发祥地,而勐海县是其核心区,普洱茶是勐海县茶产业的龙头,对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红茶、绿茶、乌龙茶均有相应的适制品种,但却没有普洱茶适制品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普洱茶的原料品种较混杂,导致了普洱茶品质不够稳定,品牌效应不强。因此,勐海作为示范县应率先做好普洱茶专用品种的推广示范,一方面可提升勐海县普洱茶产业;另一方面可带动全省普洱茶专用品种的推广,从而促进全省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3.2普洱茶生产关键技术推广示范
勐海县具有悠久的普洱茶生产历史,一些较大的厂家虽在多年生产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但关键技术控制点还不够明确,普洱茶的品质形成机理和保健机理尚需进一步探明,这些对普洱茶生产都至关重要。
随着生产和消费要求的提高,普洱茶规范化、清洁化加工关键技术急需研发并推广,速溶普洱茶和普洱茶膏增香提质技术等将拓宽普洱茶健康发展之路。勐海县要主动加强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沟通,及时反馈茶产业技术需求,协调做好勐海企业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关系,积极推广示范新技术,规范普洱茶生产,提高普洱茶品质,打造强势品牌,促进勐海县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3.3古茶树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集成技术推广示范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古(老)茶树资源丰富,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州、市均有大面积分布,勐海县有古(老)茶园逾3 066.7hm2。近年来,由于广大消费者对古(老)茶的片面追捧,古(老)茶价格一路攀升,一部分人只注重当前利益,对古(老)茶树资源进行了掠夺式采伐,古(老)茶资源受到了极大威协。当地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制止掠夺式采摘;同时,技术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支持,研究推广古(老)茶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技术。这样,既能使古(老)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同时又使古(老)茶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从而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4茶园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推广示范
目前,勐海县政府正在筹划勐海县无公害茶整体认证,需要配套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如蚧壳虫、苔藓、地衣等的无害化防治)的支持。因此,应加大茶园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
综上所述,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全面启动,无疑将给勐海县茶叶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勐海县应充分利用好作为体系示范县这个契机,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为勐海县茶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4参考文献
[1] 郭义军.桂东县茶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茶叶通讯,2009(1):28-30.
[2] 陈学林,黄阳,葛晋纲.论江苏茶业品牌建设中的产学合作[J].农产品加工,2009(2):52-54.
[3] 刘艳南.挖掘资源潜力 打造茶叶强乡[J].蚕桑茶叶通讯,2009(1):27-28.
[4] 王少武.霍山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探讨[J].茶业通报,2009(1):47-48.
[5] 伍晓明,关桂峰.普洱茶能否借“标准”健康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2009(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