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华
在农村中学工作了数年,针对北方农村中学生的性格特点,逐渐认识到传统的美术课过于注重于美术专业性质,偏重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了美术文化的滋润,更谈不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割裂了美术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人类现实社会中各种文化的有机联系。农村学校条件相对差,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学习美术很被动,感到枯燥,没有兴趣,美术课也就很不重要,许多农村学校也就变为自习课了。我在美术课改实践过程当中,始终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能愉快、有效地接受美术教育,让学生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熏陶教育。把学生素质的发展作为适应新实际需要的培养目标和根本所在,从而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美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动起来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的启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师生互动,以交流对话互动平等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分析,不能轻易的进行否定,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准备工作一定要到位,给与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准备一桶水甚至更多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节教学所倡导的“教会学生自学,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学生从生疑到释疑,从质疑到解疑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要创境激趣,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的良好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愿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各类问题予以充分的肯定因为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动力源。学生的自学探究可采用个人自学、小组合作、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形式。
如:我在设计七年级《我们爱卡通》一课时,就事先让学生在课外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去搜集一些有关卡通的资料。有的同学在字典里找到关于卡通的名词解释;有的学生在课外书中了解到许多卡通明星;有的学生穿了有卡通图案的衣服;还有的学生从网络上下载了许多有关卡通的图片介绍。通过他们的自学、查找与搜集的过程,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知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一个基本了解,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学生自学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把学生的理解和体会逐步引向深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帮扶释难,不仅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学能力,还帮助学生有了一个知识和情感的基础交流,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实践证明,把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释疑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会”和“会学”的好办法。
三、让学生自学探究、引导发现
针对中学生独立追求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中常常会留给学生充分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和鼓励学生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并发现其中的特点、规律等。如在七年级《自画像》一课中,我先让每位同学说说自己的外号、形态、梦想,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冲动,进而引导他们说出自画像的表现方法和关键之处,学生会发现夸张自己的特点,形态,很容易就能把自己表现在画中。
四、创设愉悦课堂氛围,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始终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学环境中,在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敢于质疑,敢于发言,敢于冒险。学生的潜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在对教学内容认真分析、研究理解教材的目的任务,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将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情感融人到教材的讲授中,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如八年级《戏剧美术》一课中,让学生扮演戏剧中的角色,分析戏剧人物的造型特点,懂得了生旦净丑行当类型的划分,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教师要大胆尝试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非常强烈,但到了高年级,表现欲望至少减半,农村的学生表现欲望更少。什么原因呢?据我了解,许多学生都因为他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几乎被完全占据,这样一来,他们哪还有激情,哪还有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游戏、比赛、表演、编故事,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相结合,自己动手与同学帮忙相结合,自己动手与教师参与相结合,让多变的学习方式,来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七年级欣赏课《几何图形联想》,学生分组竞技比赛,看那一组通过几何图形联想的多,评选优胜小组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用临摹教学代替技能培训课
以前总是有一些人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上一挂,让学生临摹就行了。于是有些人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临摹:即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而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不是单纯的机械制作和图示过程。美术作品带有画者独特的感情色彩和对物象的客观的感性认识。它不仅需要表现技巧、更需要学生具备表现的欲望,热情和敏锐的感受能力。但由于长期的“重视临摹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导致在美术教学中不少的教师把美术教学的范画当作和其它学科的挂图一样的直观教具使用,范画和作画步骤图代替了实物,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弱化对学生进行基础绘画技能技巧的培养,如造型的用线,着色的技巧,构图造型技巧,特别是中国画教学中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的示范等,完全依赖范画样本的技能培训课被上成了纯临摹课。这样的教学忽视了“视觉直观性”的教学训练,忽视了美术就是视觉艺术的特点。长期如此,还会使学生逐渐淡忘先前掌握的基础性的绘画技巧。如果让学生长期这样不动脑筋的照抄照搬,比着葫芦画瓢的临摹,将会使学生绘画的激情,表现的欲望,理性的表现荡然无存。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他们都具有美术这种天赋,关键在于日后的教育过程。在同一片蓝天下,农村的孩子也应该享受美术教育的权利,得到美术教育的熏陶,使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竭力去开发我们身边的美术资源,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材料、手段进行造型表现,使每位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有所成,打破农村学生不懂美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