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邹元强
案例教学是以社会性、教育性的事实为依托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对于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特色;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更好的发挥作为学习促进者是作用,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矛盾,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扮演的是中心的角色。但是,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方法、程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突出的是学生自学、自研、自教,强调训练的是学生独立、自治与自创精神,而不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应发挥以下一些作用:
采编和信息库的作用。教师首先应该在教育教学目的的指导下,根据教学难点和重点等教学任务的要求及学生的身心特点等,阅读收集和整理有关材料,选择或者编写出文字性案例,甚至是小品表演类案例,使这些案例具有时代性、思想性、趣味性,以及充满矛盾冲突的情景,为课堂学生的主动学习埋下激发思维的催化剂。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效引起学生在未来课堂上的讨论,教师还应该掌握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料,包括同类的案例及与案例有关的补充材料,分析该案例的不同观点及理论依据等等。教师有了更多的信息资料,才能站得高,看得清,以便在课堂上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提示讨论方向,把讨论引向深入。
导演作用。案例教学虽然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讨论问题,但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放任自由。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作用犹如导演一样,通过组织阅读、启发问题、引导讨论、点拨主题、评论结果等各种巧妙的手段,使讨论发言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
媒介作用。学生在集体讨论中陈述自己的意见,评论他人的观点,展开争论以至形成共识,教师在其中应当起着思想沟通的媒介作用,鼓励创见,支持不同意见交锋,促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案例教学的程序
理论准备。案例分析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的分析,只能以事论事,不可能提出有说服力的科学结论。因此,在案例分析前,必须进行必要的理论。理论准备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可以规定教材中有关章节让学生自学;也可以介绍有关文章让学生阅读参考。有些涉及政策法规的案例,还要介绍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自学是案例教学还需要老师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老师有两项基本任务:第一,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老师应置身于学生之中巡回检查,个别辅导,进行“微观调控”,正确引导学生自学。第二,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视角,指导学生把握主题,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经过认真的自学,就为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或核心环节。讨论案例时,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地深入案例,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当然整个讨论过程教师的起主导作用。
具体操作方法:
1、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不同的案例有不同的要求,但教师应提出一般要求。如学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言时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要冷静听取和思考别人的意见;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当别人的意见是正确时,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等。
2、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氛围。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对于社会现实问题,教师不应回避,在原则问题上要立场坚定,理直气壮地坚持真理。但教师应注意以理服人,力戒片面性和绝对化。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教师也不应该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错误的实质以及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免重蹈覆辙。
3、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少数学生包场或老师与学生针锋相对是讨论之大忌。教学讨论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启发学生讨论,忌发号施令和批语指责。对于学生部份不爱发言或很少发言,教师要和颜悦色地启发开导他们,由浅入深地沟通他们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思路,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
4、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许多教师往往热衷于“一讲到底”,总是责怪学生启而不发,很少组织学生讨论。也有存在许多学生“不爱说,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因此,训练和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技能应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一环。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善于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如以事实为依据,言之有理,语言准确,条理清晰;训练学生善于与别人争辩,注意倾听他人意见,从中清晰认识自己观点的合理之处与不足,并使其结论更趋完善。
讨论的方式。从组织形式看,可以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人少可以充分发表意见,人人发言;全班讨论人数较多,气氛热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有利于提高水平。
从讨论的内容看,可分为专题式讨论和漫谈式讨论。专题式讨论就是大家共同围绕一个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使问题的分析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漫谈或讨论从某一问题的限制,可以自己围绕案例所提供的事实提出问题或选择不同的侧面,讲认识,谈体会。这样的讨论比较自由,内容比较广泛,容易展开,但难以深入评价。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评论,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对学生有独立见解的同学应给予表扬,而同时应指出不足。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给予正确评论,要给学生有豁达开朗的感觉,使他们从中受到启示,提高其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