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芹
作文启蒙教学奠定作文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无疑很重要。怎样做,才能真正起到启蒙作用呢?下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一、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提起写文章,不如变婆娘。”这句俗话道出了多少年来人们学写文章的艰难。八、九岁的孩子初学写文章,更是觉得难了,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产生了畏难情绪,那他就不想干,当然也就干不好。写文章也是如此。所以,对于初学写文章的孩子,教师首先应该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
在上第一节作文课时,我对学生这样说:在坐的每位同学都会说话,是不是?老师相信每位同学也都能学会作文,因为作文就是把你想要说的话写出来告诉别人。我们不是常常有许多话要说吗?把它写出来就成了文章。怎么写呢?你打算对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写,跟说话一样,只不过是用笔来代替嘴罢了。当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写出来就都成了文章。学生消除了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一个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当学生懂得什么叫作文,不害怕作文了,教师就要想方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为,当一个人对某件事产生浓厚兴趣时,他的思维就处于活跃状态,各个器官就能发挥最佳作用,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如名人所言“兴趣是伟大的导师。”
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此,在作文起步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春天来了,我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寻找春天。学生从路边的小草发现了春天;从道旁的杨柳看到了春天;从小河的流水,归来的燕子找到春天;从花园里、果园里、田野里感受到了春天。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就会有感而发。这样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鼓励学生写日记,使学生尝到作文的甜头
八九岁的孩子,别以为他们年幼无知,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跟成人一样,也是相当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写日记,使他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吐到日记里。有的孩子往往把对家长保密的内容,写在日记里。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抓住批阅日记的机会和孩子交流思想感情。这样,既起到练笔作用,又进行了思想教育,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学生体会到写日记的甜头,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对作文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写自己熟悉的人、事、物,避免瞎编捏造,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的真正意义
教师要学生描写的人、事、物,必须是学生所熟悉的,或亲眼看到,或亲耳闻到,或亲身感受到的,这样才能写得真切,譬如在指导写人的文章时,我让学生写《我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我,要求学生必须仔细观察我的外貌、衣着,观察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看谁写得最真最像,看谁把我写成了别的老师。这样一限制,学生既不能胡编乱造,也不敢抄袭应付,只有动脑子了,再譬如写小物件。我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小物件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再互相说说,然后写下来,最后读给大家听听。让大家评论谁写的形象,谁写的生动。这样做不但克服了学生不动脑子、东拼西凑的毛病,而且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又如,鲜嫩的黄瓜上市了,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吃,这时我就布置写观察短文《黄瓜》,并作习作提示:一、外形(包括长短、粗细、颜色、表面等)。二、内质(肉汁和心)。三、味道。四、食用方法。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观察黄瓜,因而就都有话可说,就有可能写得具体、生动。例如,在一次习作中,有位学生这样描写黄瓜的外形:……黄瓜那翠绿翠绿的皮上,布满了小米点儿大的小刺,(不过这刺并不扎手)。这些小刺的顶端还有小小的白点儿。刚刚摘来的黄血,头上还戴着一朵黄灿灿的小花,好看极了。我想:黄瓜是翠绿色的,可它不叫“绿瓜”,而叫“黄瓜”,是因为结果前开的花是黄色的?还是因为它头顶戴着这朵漂亮的小黄花呢?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描写熟悉的人、事、物,那就等于帮学生开发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源泉,避免了瞎编捏造、抄袭拼凑。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的真正意义。
四、不要急于求成,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八九岁的孩子,初涉世事,初学作文,教师切记,不可急躁,不能要求过高。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知识面很窄,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很肤浅,在作文中往往出现用词不当,表达不清,想象不合理等毛病,甚至会闹出一些笑话,这是常有的事儿,也是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板着面孔进行训斥,指出这儿不通顺,那儿不具体,什么开头不新颖,结尾不精彩等,似乎通篇文章都不理想。这样做,只能加重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使学生丧失作文的自信心。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呢?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想到自己面对的不是成人而是八九岁的孩子,要努力发现文章中的优点。或是文章写出了真实感受,或是选材新颖,或是语言优美,哪怕是一个词语用得恰当,一句话描述得形象,都应及时准确地给予鼓励。即使在提出缺点时,也要考虑让学生容易接受,便于改正。假如文章空洞无物,可以这样指出不足:如果你能观察更仔细些,写得更详细点,文章就会具体生动。假如发现文章有照抄现象,可以这样提出缺点:如果这儿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就会更感人。总之,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要用童心去理解孩子,去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发现孩子内心世界的美,逐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事物,学会用正确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五、让学生学会修改,参与评改,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大家都深有体会,批改文章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为了精批那一篇篇起步学作的文章,我们往往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真可谓呕心沥血。然而八九岁的孩子,往往不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作文本发下来,学生们感兴趣的只是分数,至于老师为什么这样改,这样改后有什么好处,学生则很少去想。鉴于这种情况,让学生学会修改,参与评改很有必要。
此外,多开展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积累素材,都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是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个人素质的具体表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放眼于未来,着眼于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引领学生作文起步走得稳,走得正,走得直,当一个真正的作文启蒙老师,做孩子人生的启蒙导师,无愧于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无愧于“跨世纪工程师”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