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存在滞后性,忽视量变因素等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本文首先对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探讨了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依据,最后,提出全面预算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 全面预算管理 预警指标
作者简介:王建(1974-),男,江苏南京,南京立信永华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实务、内部控制。
古语说“天有不测风云”,在这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市场环境的变化往往很难预测,加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管理者素质及决策能力因素的影响,使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卓有成效的风险防范和预警系统、及时警示企业经营和财务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企业必将在未来陷入各种风险中,最终面临破产的局面。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利用财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各种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所利用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会计报表,没有反映危机变量的过程及其产生危机的直接因素,即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中人们只注重研究企业的经营结果,只关注质变问题,而忽视了量变问题的研究。
此外由于传统的财务预警方法主要依赖会计报表数据,而会计报表一般在当期结束以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才能公布,时间上比较滞后。对于风险预警而言,时间是第一位的。显然,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时效性较差,一旦发生危机,预警晚矣。为此,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能动态的、及时反应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能使管理者关注危机的根源,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全面预算管理功能的角度
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三部分。业务预算是对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业务编制的预算;财务预算是根据业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所涉及的企业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编制的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是对企业规模扩大、生产资源更新或改善等涉及长期发展的重大投资性决策活动的预算。
由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全部经营活动与整个企业组织,实质上是对企业流程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包括日常的营运资金管理、中长期筹资和资本结构管理、成本和费用监控、投资预算和投资资金监管、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等有效监控。如果财务预算与实际状况发生偏差的范围在一定区间内,这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断修正的预算结果长期与实际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差异,即预算的偏离度过高,则可能预示企业将发生财务危机,财务预警信号产生。
(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战略目标角度
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能够创造价值,根据价值驱动因素理论,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是改善经营和转换财务政策。其中,改善经营的价值目标是谋求增长率,转换财务政策的价值目标是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可见,创造价值是企业的战略总目标,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其具体子目标是按照公司功能和业务结构对经营和财务目标进行展开后所形成的具体业务目标。公司的各个层次的目标,都需要以预算形式体现出来,这些目标和预算就成为控制标准的主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从不同角度实现对企业的全方位监控,提升企业内聚力。
三、构建思路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应该是多方位和全系统的。一般情况下,企业最关注的是现金流量状况,现金至尊,现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现金的缺乏将直接导致企业经营失败。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指标是最敏感和最直接的,但企业大量潜在的财务风险指标同样重要,如果只关注现金,而不注重导致现金变化的各种因素,一旦现金失控,就会使企业束手无策。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设计不仅仅是静态的截面分析,而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企业的经营趋势。这就要求预警系统把企业的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把企业的经营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过程预警。全面预算管理恰恰可以满足以上要求。
(一)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企业一定时期现金状况的预警指标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中最敏感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危机的状况和程度。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来确认一定时期的利润,其结果往往与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状况相去甚远,有时企业的利润状况从表面上看很好,但其现金流可能已经明显恶化,所以我们应对企业的现金状况予以高度重视。西方学者提出“现金至尊”,充分体现了现金在整个企业风险预警中的重要地位,一个没有利润的企业或许还可以生存,但一个没有现金流入的企业是无法立足的。
2.流动比率预警指标
流动比率用来说明企业一定时期各类资产的变现能力和短缺偿债能力,是仅次于现金状况的财务预警指标。由于企业的财务危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短期负债危机,所以企业一定时期各类流动比率显得特别重要。一般地,如果这些指标持续恶化,或在短期内没有好转的可能,那么企业可能随时面临破产的危机。
3.债务状况预警指标
企业债务状况的优劣是直接导致企业财务危机出现的根源,如果企业负债比率长期高居不下,并且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通常情况下,该企业往往被认为极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此外,企业一定时期的资本结构也是判断企业出现重大财务危机的重要依据。企业近期的支付风险来源于短期负债,但长期负债亦是构成企业长期财务危机的来源,是企业未来的风险。
4.经营状况预警指标
企业长期以来的经营状况的好坏与否是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根源,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企业长期经营状况不良甚至逐年恶化,那么它出现财务危机只是时间问题。企业经营状况预警指标包括很多方面,如企业销售收入的稳定性和增长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能力、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等。
5.信用状况预警指标
企业的信用状况说明社会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客户对本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评价,往往也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标志。如果与企业有长期贷款关系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开始不愿意向本企业提供各类贷款资金,也不再同意企业延长和拖欠有关的借款本息,原有的银行授信额度也在近期被取消,同时,大部分金融机构和相关客户都不再愿意为本企业提供各种担保和承兑业务,企业原有的客户也不再同意给企业提供信用赊销,并要求马上清算各类欠款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基本可以认定企业已经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
6.周转状况预警指标
企业周转状况主要包括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等。这些周转率水平的变化直接说明了企业资金的利用水平、企业资产的运作能力、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企业运作的从本质上讲就是资金的运作,当企业资金运作能力下降,其周转水平明显迟缓,就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已不具备增值能力了,而且持续的资金周转缓慢又会造成企业资金的积压和周转的失控,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和财务危机的出现。
7.投资状况预警指标
投资状况主要包括企业一定时期的投资规模、投资资金的来源及投资回报水平,它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具有潜在的影响。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正确的投资往往可以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企业更健康的发展。但盲目的扩张和不切实际的投资膨胀,往往是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所以重大项目投资的失败,都成为导致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根源。特别当企业需要投资较大金额资金而占用了正常生产经营资金,或大幅度进行外借资金而导致财务费用急速上升,都可能给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留下隐患。另外,如果企业长期投资回报水平低下,则说明企业的投资没有达到预期的盈利目的,这对按期收回投资款、及时偿还投入资金、确保企业相关项目的正常运行,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8.成本费用状况预警指标
企业一定时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往往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如果与同行业相比较,企业的成本费用长期居高不下,就表明企业的产品已不具备应有的竞争力。企业成本费用的失控,在市场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将直接导致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从本质上看,企业成本费用的浪费,实际就是资金的浪费,最终导致企业效率低下,资金被蚕食,长此以往,企业必然在同行业中处于劣势,最终面临财务危机的境地。
9.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企业盈利状况并不直接反映企业财务危机程度,但如果企业长期盈利能力很差,始终处于亏损状态,那么企业必然不可能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长期亏损的企业最终必然会出现财务危机的原因。
10.环境状况预警指标
企业一定时期经营和财务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巨大,或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就可能直接导致财务危机的出现。企业环境的变化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时看似对本企业没有直接影响,但一段时期后就可能显现出来。如本企业的产品受到国际反倾销的投诉、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内外新颁布的标准、国际或国内对本企业产品征收更高的税款、相关法律制度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活动制定了更严格的规定、重大关联企业的失败或破产、投资地区出现重大政治风险、国际汇率的波动和国家外汇政策的重大改变、国家利率和税率的重大调整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可能将一个看似稳定的企业瞬间推向财务风险的边缘,甚至直接面临重大财务危机。
(二)如何嵌入到全面预算管理
从组织体系看,全面预算需要整个企业的协调配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风险管理部门的参与,只有企业高层保持风险意识,各部门齐心协力,才可能编制出实现企业资源最优配置的预算方案。
从预算指标体系上看,需要加入上述一系列预警指标。由于全面预算需要满足各预算表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这样就可能降低预算的随意性。企业实行全面预算,在做预算时对下期可能出现的资产负债状况也有科学合理的预计,那么,预算和实绩的差异分析,尤其是对于预警指标的动态分析,就会给管理控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从预算监控与调整制度看,只有对调整范围、调整程序、调整权限进行严格规范,才能在出现新情况时,使预算调整有序进行。这样调整才不会削弱预算控制的力度,促使各责任中心认真的编制预算,努力探求预算编制项目的合理定额以及变化规律。预算监控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监控预算与实际的偏离度,其二是一旦预算偏离实际过大或长期偏离实际,则发出预警信号。
从预算报告制度看,可结合预警指标加入对风险的预警分析,及早发现问题。同时,要明确预算报告编报日期,定期进行报告,从而及时发现问题。
从预算考评与激励制度看,可以通过对业绩评价方法的创新,鼓励员工反映真实情况,除了对完成预算的相关部门进行激励外,更要给予发现企业潜在危机的分析人员一定激励,使全体员工树立风险意识。
四、结语
任何危机管理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有效的预防,而不是等危机到来时才去应对。从一定意义上讲,预防是预警的前一道屏障,预防手段的合理和有效,将会大大减轻预警的压力。要确保企业有效的预防其财务危机的发生,可以建立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这样,可以使预警系统保持全面性、连续性、动态性,从而在量变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峰,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财会通讯(综合),2009,5
[2]栾智程,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韩莹,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商场现代化,2007,11月(中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