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趣味化生活化生命化的数学课堂的尝试与思考

2009-06-25 11:07丁士元
科教导刊 2009年29期
关键词:数学课趣味生活化

丁士元

摘要新课改的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应该融入到生命化的光环之中。倾心打造趣味化、生活化、生命化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趣味化生活化生命化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数学课不仅仅学习知识,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如何打造出趣味化、生活化、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本人有以下几点尝试性做法与思考:

1 打造趣味化的数学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的孩子,理性思维较好,数学素养较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式的学习。

(1)课前演讲,数学课妙趣横生。把数学方面的名家趣事带进课堂,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也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习数学课先让学生了解伟大的数学家,每节课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引领学生走入数学的王国去遨游,常常使孩子们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2)课堂上人人参与,大面积点燃思维的火花。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我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四面全是黑板,每节课学生全员参与,大面积训练,让学生自己讲,自己练,这种形式的教学,解放了学生的手,解放了学生的口,增强了学生的持久记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获得了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习兴趣。

(3)幽默诙谐,焕发数学课的生机活力。一般来说,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就课讲课,课堂往往变得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感,甚至昏昏欲睡,对于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数学课更是如此,要打破这一局面,教师可以运用一点幽默艺术,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生动形象化处理,使教学语言富有情趣,使枯燥的知识讲得津津乐道。

2 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1)生活实例融入数学。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课本,走到现实生活中,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以及商家打折销售等都可以成为数学的生活素材,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要恰到好处的到生活中去挖掘,真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

(2)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创设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大增加。比如在讲到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关于规则几何图形面积问题,正赶上学校校园绿化,我先把学生带到操场,新建校绿地很多,我选择一块长方形绿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量得这块矩形绿地长16米,宽12米,学校想在这块绿地中间修两条宽度相同且互相垂直的甬道,所占面积为原绿地面积的一半,请大家为设计者出主意,你将怎样设计甬道的宽度呢?现场设计问题,学生现场讨论,热情高涨,问题迎刃而解。

3 打造生命化的数学课堂

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生命化课堂以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把学生作为生命的整体来看待,注重开发每一个生命蕴藏的潜能,让课堂上的每一个生命都焕发出活力,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在提升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教师也因自己的生命实践而不断确认工作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从而获得生命本身的丰富感和成就感。在和谐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在和谐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享用者和开发者,师生的和谐互动为课堂的生命化增添了羽翼。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应该融入到生命化的光环之中。只有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生活化的课堂文化,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数学课趣味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午睡的趣味
“网红”数学课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