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健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影响,揭示了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策略,为今后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相互统一。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个性化发展影响
1.前言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生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等。它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我们目前实行的中学体育,内容是一样的,方法是一样的,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也是一样的,很少有学校能按照每个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个别培养,因而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千人一面的,很少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果体育教师能够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进行体育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搞好学校的体育教学,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成了体育教学的难题。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体育教学应日益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个人特点和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由同一目标的被动学习,转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发展其个性和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完善的能力,体验运动中的乐趣,培养自信、进取、竞赛、拼搏等时代要求的素质和意识。
2.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
2.1个性化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21世纪初,中国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核心是什么。很多专家学者对此类问题的观点存在诸多分歧。有的学者认为素质教育即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发展;还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即是通过科学的有效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素质水平;另有一些学者认为,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 尽管众多学者对素质教育的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即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研究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个性化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需条件。个性化体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个性培养的形式以多样性、多选择性结合为主。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就是把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择其所好,行其所能,展其所长,补其所短,从而收到理想效果。
2.3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国际体育教育大势所趋
目前,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心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思想后,都不同程度地把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学生个性列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如:日本的学校体育提出“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德国强调“健康和个性的发展”;芬兰把发展个性和培养身心健康统成一体;美国等国也都十分重视个性的培养。
3.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3.1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有兴趣,才可能有坚持的自觉性。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技巧很多,如融洽的师生情感、体育教师的师德、课堂语言等。仅此还不够,从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视角去审视体育中的乐趣,还应从学生的充分的运动感、放大的空间感、人际交流的自由感等去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而又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材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加大练习密度,使锻炼效果得到提高;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需要选择游戏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游戏;改变课的组织教法,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这种展现又推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3.2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随着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将有助于克服和消除自卑、畏惧、胆怯、自信心不足等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技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这个课程标准来进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3.3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影响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关键。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学评价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组织的意识,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教学组织,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4善于识别学生的个性
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首先要善于发现、辨认学生的体育个性。学生的体育个性经常是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我们应该善于从体育活动中,识别出学生个人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体育行为、思想等,只有识别他们的不同的体育个性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如果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做不到合理化,就会造成前者“吃不饱”后者“吃不消”的情况,结果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5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对学生体育个性的培养更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良好的体育氛围。例如学校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场地设计和布置等等。良好的体育氛围可以从各个方面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熏陶、感化养成学生健康向上的体育个性;良好的体育氛围不仅对学生的性格、意志、情感等心理特征和观察、判断、思维等智力都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对学生体育个性的调整,促其向正常、健康、完美的方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就不利于学生体育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涛.个性化教学问题的探讨[D].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02:8.12.
[2]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131.146.
[3]李晶晶.李颖斌.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M].体育世界,2008.12
[4]何欢.中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积极性探究[M].凯里学院学报。20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