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田 王 鹏 代连弟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作为教学改革主体的教员、学员在教学改革活动中陷于被动、应付、被迫等状态,影响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文章分析了教学改革中师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发挥师生主体性的对策。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学改革主体性缺失
军队院校的教学改革中,教员与学员都是不可缺少的主体,他们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作为教学改革主体的教员、学员在教学改革活动中陷于被动、应付、被迫等状态,主体性缺失,不能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影响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值得警惕。
一、教学改革中师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员主体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是价值导向偏离教学。目前许多军队院校在任期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奖励、聘任学术岗位、聘任导师等方面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取向,造成教员热心于搞课题、写论文、拿项目,对教学则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不求有功,但求元过”,缺乏进行教学改革的信心。
二是机制不畅难有动力。由于教学管理机制存在重行政管理、轻学术管理的倾向,教学改革活动受到来自多方面的行政权力制约,责、权、利不统一,教员在建设内容选择、经费使用等方面非常被动,缺乏应有的自主权,极大地挫伤了教员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是地位倒挂挫伤热情。由于受社会“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以及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专家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的理念在许多院校难以实现。本应在院校中最受尊重的教员队伍,反而成了院校生态系统中的弱势群体。
(二)学员主体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员在学习上均表现为被动应付,得过且过,“身在曹营心在汉”,至于教员的上课内容怎样,方法是否得当,根本不关心
二是学生人文理念缺乏,学术水平和道德情操达不到和谐统一。人文,实际上更多地是讲人文精神和做人的道理。军校学生是否能把握做人的道理,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将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功,关系到他今后的命运。
三是功利主义严重。部分学员注意短期利益,而不作长远打算。一些教学内容因学员认为“无用”,而备受冷落。由于学习动机不纯,学员便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根本提不起兴趣,对教学改革更是漠不关心,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主体性的发挥。
四是课程建设滞后。课程内容陈旧,造成学员觉得没有意思,学了没用,因而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一些课程存在教学方法研究不深、运用不当等问题,造成师生关系淡漠,双方难以沟通,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这必然影响学员的学习热情,进而导致教学中学员主体性的缺失。
二、教学改革中发挥师生主体性的对策
(一)把握价值导向,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首先,要把教学改革与教员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让教员感受到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承认和回报。也就是说,可以从政策上、管理上以及利益分配上,引导和鼓励教员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其次,建立完善的教员授课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对每个教员所授课程进行评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从制度上保证全体教员都关心教学,积极探索课程
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为教员创造良好的学术与教学环境
对教员进行管理与教育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为教员创造良好的学术与教学环境,让教员能自由地进行学术与教学研究,尊重教员的个性与人格,相信教员的知识与能力,处处维护教员的利益与尊严。只有在一个宽松自由又有一定压力的学术与教学环境中,教员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把课程改革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
应把教风、学风建设纳入教学改革的规划之中。一是强化教员的责任感。要求教员本着对学员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唤起学员对学习的兴趣。教员应随时了解学员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并从学员的需要与兴趣人手,结合各课程的特点,激发学员的求知欲,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员主动参与到课程的改革中来。
(四)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确立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员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员交往,尊重学员,良性互动,让学员对教学改革的目的、方案及对自身的要求有明确的了解,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在教员的引导下,学员的能动性、创造性会大大地被激发,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就大大增强,从而学员的主体性也将得到很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广艳辉.试论教员教学观念转变[J].中国军事教育。2004,(5).
[2]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